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溫 燕 本報特約記者 陳萬新
美國司法部長18日突然對外宣稱,關塔那摩監獄的17名“東突”分子可能會被釋放,并且他們可能會來美國。美司法部長的這一態度與不久前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宣布“東突”分子不能進入美國境內形成鮮明對比。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和美聯社19日報道,美國司法部長霍爾德是在記者招待會上作出這番表態的。當時有記者提問,目前仍被關押在關塔那摩監獄的“東突”分子是否有可能在美國被釋放,霍爾德先是回答,“我不知道,我們正在為他們尋找接收地”,隨后他又補充說,“美國不會將他們送回中國,而他們來美國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要在一年內關閉關塔那摩監獄后,這座監獄中250名犯人的去向成了外界熱議的話題,尤其是其中17名“東突”分子的去留,成了讓美國及其西方盟友頭疼的難題。中國政府多次表示,希望美方盡快將這些“東突”分子交給中方依法進行處理,但美國一些所謂的人權活動者卻以“擔心遣返中國后會遭受酷刑”為理由,鼓動美國及其盟友收留這些“東突”分子。
《華爾街日報》稱,隨著奧巴馬推進與盟友合作以重新安置關塔那摩的囚犯,他們中的一些人可能會在美國本土被釋放。霍爾德稱,美國政府正在對這250名在押犯人進行個案評估,“對于可能被釋放的人,我們有很多種選擇,他們當中有的人可能會在釋放后進入美國”。美國一直在尋找愿意接收“東突”分子的國家,但包括美國盟友澳大利亞在內的多個西方國家已經明確表示,不會接收這些“燙手山芋”。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霍爾德的表態實質意義不是很大,如果美國要釋放這些“東突”囚犯,必須通過一整套的法律程序,不是霍爾德一句話就能改變的。今年2月,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曾裁決不得釋放這些“東突”分子,并且他們沒有進入美國境內的資格。霍爾德無權干預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的決定。
另外,李偉指出,美國對這些人的處理,首要考慮的是國內政治問題。他說:“美國急于關閉關塔那摩監獄,修復和盟友的關系。霍爾德的這一表態,也是在為美國自己找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