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韜
5月10日下午,驕陽炙烤著大地。連續的暴曬讓春城昆明酷熱不堪。
頂著火辣的太陽,記者在學府路上艱難地尋覓著一家名為“昆明金鼎乙炔發生器廠”的企業。
由于臨近城郊,這里的店鋪大多經營慘淡,店主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或是閑侃,或是打盹,看上去極為慵懶。
接連問了好幾個店主,都不知道“昆明金鼎乙炔發生器廠”的具體地址,大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有這樣一家企業。
但是,值班的江艷萍大姐在電話里說得很具體,“‘昆明金鼎乙炔發生器廠,金鼎科技園正大門旁。”幾通電話,來回繞了幾圈,記者總算走進了“昆明金鼎乙炔發生器廠”簡陋的門市。門市就江大姐一人守著,除去兩張辦公桌和幾把嚴重磨損的木椅,就是幾臺已經隱約見得到銹跡的鍋爐和乙炔發生器。“基本賣不出去,已經在這放了好多年了。”江大姐苦笑著說,語氣中透著幾分無奈。
雖然產品銷路不好,但現在的江大姐已經輕松了許多,因為廠里46位困難職工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接續問題總算得到了圓滿解決,積壓在大家心頭多年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了。“真要感謝五華區總工會,是工會為我們這些‘老骨頭解決了后顧之憂啊!如果不是區總工會盡最大努力爭取,長時間為我們奔走呼吁,我們真不知道怎么面對以后的生活。”江大姐語氣中充滿了感激之情。
昆明金鼎乙炔發生器廠于1970年建成,前身為“昆明新村五金廠”,主要產品為五金沖壓件。上世紀90年代初期,因為產品結構老化,市場銷路受阻,加之廠里缺乏資金開發新產品,昆明新村五金廠在五華區工業公司的決策下與昆明冷作鉚焊廠合并。1994年,該廠參與五華區第一批企業改制試點,成為股份制企業,并更名為“昆明天力鍋爐有限公司”,生產經營管理方式也轉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主要產品則為生產生活用開水爐、乙炔發生器。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環保意識的加強,昆明市政府于1998年發布了《關于在昆明市區禁用燃煤的通知》,廠里的產品銷路受到致命打擊。更為嚴重的是,從2001年起,原本還算理想的云南州市上的銷路也基本斷絕。企業由此徹底陷入了癱瘓,大部分職工只得回家自謀出路。經廠里領導研究決定,留5個人在廠里輪流值班,銷售剩余產品和零配件,并處理一些日常事務。這樣一來,廠里只能靠銷售零配件維持在崗職工的基本生活費及社保費。在市場進一步惡化的過程中,職工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接續也逐漸成了問題。2003年,由于無法償還歷史貸款,五華區法院執行局對昆明金鼎乙炔發生器廠的房產執行拍賣,企業最后一線生機沒有了。在企業一步步走向絕途的過程中,大多數職工因沒有經濟能力而被迫停保。
廠里身患糖尿病多年的職工熊玉堂,一直沒有經濟能力進行基本的醫藥治療,兒子才上小學,來自農村的妻子只能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擔。一天,熊玉堂病情惡化,身體極度虛弱的他已經到了呼吸困難的程度,必須及時就醫,否則就有生命危險。妻子慌忙叫了輛出租車,帶著丈夫直奔昆明市總工會困難職工幫扶中心門診。開出租車的師傅見熊玉堂夫妻二人這種狀況,不忍收取車費,簡單說了句“你們趕緊看病,車錢算了”,就調頭離開了。在門診處,醫生給早已骨瘦如柴的熊玉堂作了初步診斷:由于病情嚴重,中心門診無法處理,建議趕快將病人送至其他條件較好的大醫院,進行長期住院治療。看著一旁有氣無力、面色蠟黃的熊玉堂,妻子淚如泉涌,家里早就為治病一貧如洗了,現在哪里有錢再進大醫院?面對妻子無助的眼神,熊玉堂強撐起斜靠在椅子上的身子,
“回家吧!”
沒過幾天,熊玉堂病死在家里,妻子哭著找到廠工會。同樣面臨窘境的廠工會實在有·心無力,又輾轉找到了五華區總工會,區總工會領導當即表態。
“不能讓死者這樣放在家里,你們先回去安撫好家屬。我們一起來想辦法,一定處理好善后事宜。”隨后,區總工會拿出2000元,金鼎乙炔發生器廠拿出2000元,大家一起幫忙料理了熊玉堂的后事。
熊玉堂的事對廠里其他職工觸動很大,畢竟,人生在世,誰都可能生病,生病就得住院,而住院必須花錢——如果沒有醫保,好多人是花不起這個錢的。由于歷史欠賬過多,大家的醫保早就被迫停止了,而熊玉堂的死,使得大家本就懸著的心一下子又提到了嗓子眼上,情緒上的波動也隨之凸顯出來。隨后,廠里的20多位職工相約來到了五華區總工會反映相關問題,區總工會的領導當即作出答復:
“這個問題我們一直在向有關部門反映,轄區內還有多家集體企業存在類似情況,作為工會,我們一定要為職工說話,請大家放心。”送走來訪職工后,區總工會立即召開了專題會議,專門商討解決這部分職工的醫保接續問題。為此,區總工會草擬了一份情況說明,呈送到區委、區政府。
之后不久,廠里另一位退休職工李景英的病情讓其他職工感到了恐慌。在醫生給出“長期住院治療”的診斷意見后,李景英老人很平靜地提出了回家靜養的要求,子女們不答應,但他還是執意要求回家。其實。他拒絕呆在醫院的原因很簡單,不想子女因為自己的病而負債累累。從初次病發到最后一次入院,家里前后拿出七萬多元,子女們已經從親戚朋友手里借債不少。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頭,并暗下決心,不能成為子女的拖累。在老人的堅持下,子女們含淚將他接回了家。最終,李景英在家里過世。五華區總工會得知消息后,在第一時間將喪葬撫恤金送到了老人家里,并對其家屬進行了慰問。
為盡快解決昆明金鼎乙炔發生器廠職工的醫保接續問題,五華區總工會加緊向區委、區政府反映相關情況,多次強調了解決這一問題的緊迫性。同時,區總工會還積極協調區經濟貿易局、區財政局及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相關職能部門,爭取為這部分困難職工解決后顧之憂。
眼看著熊玉堂和李景英先后離開人世,廠里部分職工情緒上的波動顯得格外突出,他們開始頻繁到市政府、區政府上訪。2008年7月,類似的上訪更加頻繁,在一次針對五華區政府的上訪過程中,大家還產生了過激行為,部分職工與區政府辦公大樓的保安幾乎發生肢體沖突。得知沖突發生,區總工會的工作人員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樓下,及時化解了雙方的矛盾。在與上訪職工的溝通中,區總工會的領導耐心講述了相關法律法規,并詳細介紹了政府職能部門處理這個問題的程序和目前的進度,大家的情緒才緩和下來。
“身邊的人一個個就這么走了,辛苦一輩子,什么沒得到,到頭來還得靠著低保過日子。現在沒有醫保,怎么能不急啊?將來要有個什么病,我們也就成了家里最大的拖累了。”面對這些確乎無以為依的職工,五華區總工會加緊了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協商和溝通。
2008年8月1日,五華區人民政府常務工作會議上。昆明金鼎乙炔發生器廠職工醫保接續問題被列為重要議項,相關職能部門的主要領導初步擬定了解決方案。區總工會的不懈努力總算有了結果。8月25日,經五華區屬困難企業審核組第一次會議審定,昆明金鼎乙炔發生器廠被鑒定為困難企業,可以按照《昆明市市屬國有困難企業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實施辦法》(昆勞社通(2006)45號)4參加五華區基本醫療保險。在《五華區屬困難企業審定表》中,五華區總工會、區經貿局、區財政局及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簽章,為全廠46位困難職工的醫保接續工作奠定了基礎。10月30日,由五華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借款413914.16元,幫助昆明金鼎乙炔發生器廠職工繳納一次性醫療保險調節金和啟動金。
“是工會幫我們解決了后顧之憂,讓我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江大姐說,“現在,大家又都開始為生計奔忙了,我們廠長就在開出租。其實,只要向前看,生活總是有希望的。”提及門口的鍋爐和乙炔發生器,江大姐面露微笑:
“我還得在這里守著,少數幾個州市一直在用這種機器,他們偶爾還需要購買一些配件。門市關了,他們的損失就沒人承擔了。”
走出昆明金鼎乙炔發生器廠簡陋的門市,已是下午六點,街道上行人漸漸多了起來,而此時的春城,已經涼爽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