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波 史文強
近年來,河南社旗縣根據人口計生信訪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特點、新問題,不斷創新工作機制,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做好信訪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有力推動了人口計生整體工作持續健康發展,使計生信訪工作真正成了一個了解社會民意、捕捉社會矛盾、明察工作問題的“窗口”,起到了應有的預警作用。
一、創建目標管理機制
從2005年起,社旗縣委、縣政府就把計劃生育信訪工作作為“一票否決”列入對全縣15個鄉鎮的目標考核范圍,通過層層簽訂信訪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嚴格考核,兌現獎懲。該縣規定:凡所屬鄉鎮被國家、省、市通報的進京、赴省上訪老戶,一年內問題不能妥善解決的,對該鄉鎮當年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實行“一票否決”,直接納入重點管理鄉鎮,同時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
此外,該縣還實行了信訪工作領導責任制。一是實行信訪工作例會制。每月召開一次信訪例會,縣人口計生主管部門主要領導親自主持會議、親自問案查詢、親自督查落實。二是實行領導輪流接待制。每月1號、5號、10號、15號、20號、25號、30號,計生委黨組成員接待上訪群眾,為群眾釋疑解惑。三是實行領導包案制。對上級立案和日常較重大的信訪案件,由計生委黨組成員實行“四定一包”,即定領導、定人員、定任務、定時間,一包到底,直至問題解決。四是實行領導閱批群眾來信制。對群眾的上訪信和有關部門轉來的上訪信,計生委主要領導都做到認真閱批,定期督辦,確保件件有結果。五是堅持領導干部下訪服務制,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改進工作。
二、創建源頭控制機制
創建源頭控制機制,重點是抓好“四個結合”。
一是計劃生育信訪工作與政務公開相結合。為了從源頭上減少信訪案件的發生,該縣統一制作了政務公開版面,將有關涉農政策、收費標準、生育證發放等政務公開內容,在全縣15個鄉鎮244個行政村全部進行了公開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從源頭上減少了信訪量。
二是計劃生育信訪工作與黨員干部的清理清查相結合。從2006年開始,該縣連續3年開展了黨員干部違紀超生專項治理活動,并把治理的對象延伸到了全縣村組黨員干部。據統計,3年來該縣共清理清查違紀黨員干部270多人,全部進行了黨、政紀處理,大大減少了計生信訪案件的發生。
三是與治理亂收費、亂罰款等違紀行為相結合。亂收費、亂罰款是導致群眾越級上訪的根源。為剎住這一歪風,該縣加大了對亂收費、亂罰款的治理力度,清查出違規收費罰款事件65件,涉及金額22850元,已全部退還給群眾。
四是履行職能與服務民生相結合。近年來,該縣以關注民生、改善民生、服務民生為切入點,大力開展上門隨訪、下村康檢、婦科病普查診治、學齡前兒童體檢等服務,拉近了干群距離,化解了干群矛盾,消除了上訪隱患。
三、創建超前防范機制
近年來,該縣堅持預防為主,根據不同時期可能發生的信訪問題和不安定因素,及早排查,及時解決,防患于未然,力爭把矛盾和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有效遏止了信訪量上升。
一是實行信訪信息報告制度。全縣244個行政村配齊了信訪信息員,隨時把信訪信息報告給鄉鎮,各鄉鎮及時上報信訪苗頭及不安定因素排查處理情況。
二是建立主動排查制度。要求鄉鎮一周一排查,一周一上報;縣級一月一匯總,一月一督辦,并根據排查工作“縱到底、橫到邊”的要求,對計劃生育政策的落實、獎勵措施的兌現、免費項目的落實等熱點、難點問題,逐村、逐人、逐項排查,確保重大信訪苗頭和不安定因素的及時超前化解,實現了信訪工作關口前移。
四、創建快速處理機制
對信訪案件的快速處理和及時辦結,是整個計生信訪工作的核心。為了減少群眾重訪和越級上訪,該縣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立案、誰負責”的原則,要求承辦人員在立案的當天,就要制訂處理方案,及時進行調查了解,并在15個工作日內向上訪群眾反饋處理意見。凡工作拖拉,延誤最佳時機造成重訪或越級上訪的,對承辦人進行責任追究,從而大大加快了信訪案件的辦結進度。
五、創建部門聯動機制
在系統內,充分發揮各科室優勢,積極參與職責范圍內重大疑難信訪事項的調查研究和處理工作,并把信訪工作任務完成好壞作為年終評先的重要依據;在系統外,全縣15個鄉鎮均建立了高規格、高標準的綜合治理服務中心,對那些群眾反映強烈,牽涉干部職工超生或干部違紀“亂收費、亂罰款”的要案,一律由縣人口計生委和縣紀檢委、審計局、人事勞動局等部門聯合辦案,一經查實,迅速作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