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茅
《為了孩子》專家:你好!
我女兒4歲,她老說自己是帥哥、是奧特曼,就連平時穿衣服也要穿男孩子的,這讓我很是頭痛,害怕她長大以后會是男孩子一樣的性格。我怎么才能改掉她的壞習慣呢?
另外,她在家里很活潑,可在幼兒園卻不喜歡說話,見到陌生人更是沉默。我是一個單親媽媽,孩子這樣讓我很擔心,您能幫幫我嗎?
無奈的媽媽:丁潔
丁潔:您好!
首先,對一個4歲女孩的偏好我們盡量不要用“壞習慣”來定義好嗎?好與壞的標準是我們成人世界的界定,有時并不適用于孩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們可能會怎么想?
一、我這樣難道就不是女孩了?!
任何時候,當我們用刻板的方式思考如何對待一個孩子,并期望他作出相符的反應時,就不再把他視為一個獨立個體了,而這種否決就會在情感上傷害他。
切記,應付一個幼兒和應付一個完全長大的成人是完全不同的。一般在成人思維中,男孩會喜歡數學多一點,但目前流行的公文數學早教班中,女孩子并不少見。既然幼兒的智力開發不分性別,那么,為何生活中對性別的界線要如此的敏感呢?
建議:請擺脫性別成見
性別成見一般開始于出生之時,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們的叮囑也越來越具有性別成見,如,“女孩子要斯文一點”、“女孩子身上怎么能那么臟”……
如果我們試著按孩子獨特的個性去對待他,而不要按照我們認為“小女孩應該是什么樣”的去做,或許孩子和媽媽都會感覺輕松一些。比如:女孩未必討厭穿“公主裙”,但褲裝對頑皮的孩子來說更有吸引力。
二、我想變得更有力量!
不知道媽媽是否注意到,在許多童話故事和動畫片中,女性的形象總是偏弱勢一點,像白雪公主、海的女兒、灰姑娘等,就連孩子們喜歡的《巧虎》,它的代表形象也是一只像小男孩的小老虎。
記得一位媽媽告訴我,她5歲的女兒在看了一套國外兒童叢書后,就愛上了書中的一只女性小雞,因為那只小雞擁有神奇的力量。所以,一個4歲的女孩稱自己是“奧特曼”并不奇怪,她未必喜歡做男孩,只是希望自己變得更有力量。
建議:選擇女性代表的故事
如果媽媽理解到孩子的這些渴望,就可以嘗試找一些以女性的智慧、力量為代表的故事,以平衡故事中性別角色的力量對比。慢慢地,你的寶貝就會以自己是個女孩而感到驕傲了。
三、媽媽是我最好的朋友
孩子的情況和單親與否沒有必然的聯系,但不知道在離婚之前,母女關系是否要比父女關系近很多呢?家庭中,孩子和父母的關系越接近于等距離,就越健康。如果媽媽在養育的過程中過于投入,會讓孩子覺得只有在媽媽面前才最安全,最放得開,因為媽媽是我最好的朋友。
建議:請進來,走出去
媽媽可以想辦法為孩子多開拓一些屬于他的小小社交圈,比如:在社區里找些年齡相仿的孩子,或邀請幼兒園的同學到家里來玩,創造各種機會讓他們在女兒熟悉的環境里一起玩。媽媽在孩子們做游戲的過程中,盡可能少地直接介入,而是在旁暗自留心,默默觀察女兒的變化。她會找到自己的鐵桿男友或女友。漸漸地,孩子就可以和某些固定的好朋友走出去了,一起去公園,一起參加某個興趣班,并且在幼兒園的表現也會越來越放松。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咨詢工作室咨詢專家郭茅
地址:中山北路3663號干訓樓12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