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斌
一些中老年人剛剛做過體檢,血脂、血糖等指標也都正常,過不了多久卻發生腦中風,這是為何?相信在生活中不少人都會碰到這個困惑。為此醫學專家提醒,預防心血管疾病,不妨去做一項“C-反應蛋白”檢查,尤其是對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而言,這個檢查更為重要。
隨著當前醫學知識的普及,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高血壓、肥胖、高膽固醇血癥、吸煙、存在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等是引起腦中風、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可極少有人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一些看似對身體健康無大礙的慢性炎癥,例如牙周炎、咽炎、腸炎等小病,如果引起血管炎癥,也會直接成為腦中風和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誘發因素。所以重視各種慢性炎癥的預防和治療,也是中老年人降低心腦血管病發病幾率的有力措施。
近期醫學研究發現,人體內有一種叫做C-反應蛋白的炎癥因子,雖然在急性反應期可能起到免疫作用,但更多的是對血管的損害并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有關研究證實:炎癥是導致心臟病的風險因素之一,這也是引起關節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罪魁禍首。膽固醇和脂肪堆積物是預示心臟病發作的主要指示劑,而炎癥增加了膽固醇和脂肪堆積物的不穩定性,使血管壁穩定性斑塊變為不穩定性斑塊,從而導致斑塊破裂、出血,堵塞血管,最終引起心臟病發作。臨床醫生也認為,C-反應蛋白是一種表明血管內外存在炎癥的蛋白標志物。目前在門診中,可時常碰到這樣的心血管病患者,一些人明明在體檢中查了血脂、血糖等指標,結果顯示是正常值,但過不了多久這些人就會出現腦中風癥狀。假如對這些患者進行C-反應蛋白檢查,就會發現其明顯升高。
醫學研究和臨床均表明,對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來說,這是個十分值得引起重視的問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主要指以下人群:50歲以上的男性,60歲以上的女性;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者、高膽固醇血癥、吸煙、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專家提醒這些人群除了定期檢查血脂、血糖外,還應去進行C-反應蛋白的檢查。
突然忘事,小心血栓
最近,你是否突然出現愛忘事的情況?或者忘記了已安排好的日程,或者走進屋子卻不記得要拿什么?新加坡研究人員發現,短暫性失憶的原因很多,可能性之一是出現了暫時性腦缺血,而腦缺血則是腦血栓的一個前兆。
新加坡宇暄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對暫時失憶者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部分患者失憶是因為服用了藥物或過量飲酒,還有一些人是因為遭到巨大創傷導致了強烈的心理反應。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一些人在情緒十分激動或壓力太大的情況下,會發生暫時性失憶。研究人員發現,其中一些人是因為供應大腦記憶區的血流量不足,從而影響了記憶。而短暫性腦缺血可能是腦血栓的一個前兆,也是造成腦血栓一個重要的病因。
研究人員提醒,如果一段時期內經常出現忘事的現象,就要考慮去醫院檢查了,“特別是一些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患者,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