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 濟
預防疾病,除重視養生保健外,還要經常根據一些生理特征來預測自己是否患了疾病,以便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把疾病消滅在萌芽之中。
1.眼睛有神
所謂眼睛有神,是指目光明亮、視物清楚、轉動靈活。眼睛有神,說明人體視覺器官與大腦皮質的生理功能良好。中醫認為:“神藏于心,外候在目”,眼睛與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皆有關,眼睛是臟腑精氣匯集之地,臟腑虛衰,必影響于眼;眼睛有病,也反映了臟腑病變。
2.面色紅潤
面色是人體五臟氣血的外榮。氣血旺盛,則面色榮潤;氣血衰減,則色澤枯槁。如面呈青色,主風、寒;面呈黃色,主濕;面呈白色,主虛等。
3.呼吸微徐
所謂呼吸微徐,是指人的呼吸要從容不迫。《難經》認為:“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边@說明呼吸與人體的五臟六腑功能密切相關,是健康的重要標志。
4.聲音洪亮
肺主氣,而聲由氣發,故聲音洪亮。若語聲低微、氣短,說明肺氣不足;若發不出音來,稱為“失音”。
5.情緒穩定
通過和喜怒、去憂悲、節思慮、防驚恐等方法,排除各種雜念,消除或減少不良情緒對心理和生理產生的影響。
6.腰腿靈便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未老腰先病。腰腿靈便,步履從容,則證明筋肉經絡、四肢關節皆很強壯。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若腎氣充足,則筋骨健壯、腰腿靈便、活動自如;若腎虛,則腰酸腿痛、步履艱難,嚴重者可致彎腰駝背。
7.二便正常
俗話說:“前門松,后門緊”。前門松,是指小便正常而通暢,說明泌尿系統正常無?。缓箝T緊,是指肛門括約肌緊張度良好,腸道無疾病。
8.牙齒堅固
齒為骨之余,而腎主骨,所以牙齒堅固,反映腎氣、腎精充足。若腎精虛衰,則牙齒脫落或枯槁不榮。
9.不胖不瘦
中醫學認為,胖人多氣虛,多痰濕,易患中風、消渴??;而瘦人多火,易患陰虛之病?,F代醫學認為,過胖可增加機體額外負擔,大量的脂肪組織在腹腔內沉積,使橫膈抬高,心臟和肺臟的活動范圍均受到限制;過瘦的人可能是營養不良,或是某些疾病帶來的后果,如糖尿病等。
10.脈象緩勻
緩,即和緩;勻,即均勻。脈象正常與否,能夠反映氣血的運行。
11.頭發潤澤
中醫學認為,“發為血之余”,而肝藏血,所以頭發是否潤澤,反映肝的藏血功能。同時,頭發的好壞,又賴腎的精氣盛衰。因此,頭發的生長、脫落、黑白、潤澤,又反映了腎氣的情況。
12.雙耳聰敏
耳主管聽覺,人體各部發生病變時,皆能通過經絡反映于耳部。
13.記憶力好
髓海充盈,則精力充沛,記憶力好。反之,腎氣虛弱,髓海不足,則記憶力減退,分析判斷力差,是衰老之象。
14.食欲正常
由于“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所以飲食的多少直接關系到脾胃的盛衰,食欲正常,則是健康的反映。若食欲減退,新病多為傷食,或者外感發熱,久病多屬脾胃虛弱,或腎陽不足;若食欲亢進,多屬胃火亢盛;饑而不食,多為胃陰不足;病中能食,是胃氣未傷,預后較好。
以上十四條是一個身體健康的人必須具備的。有病還是無病,可根據這十四條標準來衡量,若有一條或是幾條不好,則應及時進行調理,調理無效,應找醫生及時診治,不要延誤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