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愷蘭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成長,作為一種新媒體形式,博客粉墨登場。博客的迅猛發展,是基于博客賦予平民百姓平等、自由的話語權和獨立自主的主體角色。博客迎合了人類原始的傳播需求,讓博客能自由發布信息,及時跟他人進行深度交流、溝通,共同分享所感所悟,這正是博客精神的價值所在。現實中,這一具有巨大意義的精神正在遭受沖擊,因此,在如此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如何理性地看待這一精神與其外部環境的互動,讓它能健康地發展顯得異常必要。
博客成了草根力量(普通網民)獲得話語權的最佳方式。只要注冊了博客,人人都可以在博客上說話,人人都有說話的自由。當博客(blogger)想抒發個人觀點時,不必在乎是否要經過別人的允許。當博客們(bloggers)博客(blog)的時候,他們可以自由自在地敲打鍵盤,說話的權利正在被他們掌控。個人話語權的實現歸根到底是因為把關人的缺失,把關人的缺失使博客擁有了暢所欲言的自由。
另外,從“使用與滿足”理論來看,博客精神中的自由體現在博客滿足了人類天性中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需求。在這里,博客精神與人類這種精神需求在某種程度上不謀而合。“使用與滿足”研究把受眾成員看做是有著特定“需求”的個人,把他們的媒介接觸活動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動機來“使用”媒介,從而使這些需求得到“滿足”的過程。
博客發展之所以能夠如此迅猛,歸根到底是因為博客滿足了網民們的自由表達的需求。博客的誕生,讓所有草根都擁有了說話的權利,擁有了自己編輯、自己出版的個人傳播自由。
博客在傳播技術快速進步的熱潮中誕生,這時,博客精神也就在人類追求自由的漫漫道路上衍生。但博客精神能否得到很好地發展,關鍵還是看博客使用者是否已經意識到自己已經擁有自我做主的話語權,博客們是否把博客當作抒發自己觀點的有力武器和陣地。
在眾多的博客中,或多或少也能看出博客們的個人觀點,微弱地顯示著這類博客掌握話語權后的自由。新聞博客卻能較強烈地顯示著話語權自由。新聞博客是指博客內容以新聞信息為主的博客。這些新聞信息可以是博客對傳統媒體新聞信息的組合,也可以是博客自己采訪、自己編輯發布的不嚴格新聞。尤其是博客對自己采訪、編輯的不嚴格新聞的發布,最能體現博客對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言論發表自由。但若新聞博客只掌握在少數人手里,也不能突現“人人”,而只有“平民”才能突現“人人”。因此,當下,只有平民新聞博客最能體現話語權自由,最能體現博客精神的精髓。
新聞博客使以往絕大多數情況下只能聆聽他人編輯過的聲音的受眾變成了擁有采訪權、編輯權和發布權的自由主體,從而使博客(blog)變成了個人傳播媒體(自媒體)。只有博客變成了大多數人的個人傳播媒體,博客精神(理念)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