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久龍 劉曉云
在分享類視頻網站紛紛身陷囹圄,而開始摒棄“分享模式”之后,作為圖片類分享模式網站,網絡相冊也前途堪憂。
記者獲悉,因公司戰略轉型和長期未能實現收支平衡,深圳一家名為“拍拍樂”的網絡相冊網站開始“待價而沽”。
“我們確實準備將拍拍樂業務出售,目前正和多家買方在談。”2月13日,拍拍樂的運營商深圳復興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瑋對記者證實了上述消息。
事實上,除了獨立的網絡相冊網站外,包括網易相冊和QQ相冊等門戶運營商,也并未探尋到其網絡相冊業務的獨立盈利模式。
蔡瑋對記者坦言,相比較美國較為成功的分享類網絡相冊Flickr,中國的網絡相冊模式尚不成熟:“拍拍樂遇到的問題,是中國網絡相冊行業當前的一個縮影。”
出售
“我們是在去年年底,最終決定將拍拍樂業務整體全部出售。”蔡瑋告訴記者,剝離拍拍樂網絡相冊業務后,復興科技及其投資方萬興軟件將專注于擅長的數碼影像處理軟件業務。
2005年3月,雅虎以超過4000萬美元的代價收購風靡美國的圖片分享網站Flickr,大大的刺激了中國互聯網掘金圖片分享模式。在此背景下,長期專注于數碼影像產業的萬興軟件在當年上馬了自己的互聯網平臺。
“我們當初考慮面向的市場用戶,是所有的圖片存儲、展示、共享需求的用戶,致力于構建新型的數碼影像生態系統。”蔡瑋向記者回憶了當初擬定的“三步走”藍圖——首先,搭建一個基于互聯網的圖片存儲平臺,集聚有圖片存儲需求的用戶;其次,在圖片存儲的基礎上,提供圖片加工制作、外鏈服務等展示及共享增值功能;最后,當平臺足夠大時,便擁有了這個產業鏈的話語權,從而整合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相關廠商,例如,提供圖片的版權交易平臺。
拍拍樂對用戶注冊均為免費,截至目前其注冊用戶數已達到180萬,活躍用戶數有60萬。在近三年的盈利模式探索中,拍拍樂僅對Flash電子相冊制作、外鏈服務等少數業務實現收費,其中包括對淘寶網等電子商務網站的商家,提供商品圖片展示等外鏈服務,占據了拍拍樂營收的大頭。
但據記者了解,相比較龐大的帶寬服務器成本支出,上述收入依然顯得杯水車薪。蔡瑋透露,三年來萬興軟件在拍拍樂上的投資已過千萬,但盈利依舊遙遙無期。
最終,在公司戰略轉型和盈利的雙重壓力之下,萬興軟件未能按照當初設定的計劃,讓拍拍樂走到“第三步”,便毅然“壯士斷臂”,決意將其出售。
困境
“我們當初高估了中國互聯網的成熟程度。”蔡瑋并不諱言拍拍樂的上線,在時機上并不成熟。艾瑞咨詢分析師丁利則認為,相比較Flickr的注冊付費模式,“在中國的互聯網環境下,對基礎用戶注冊收費不太現實。”
目前國內的網絡相冊主要分為兩種模式,除了專門的相冊,便是門戶網站的網絡相冊,例如網易相冊、騰訊的QQ相冊。丁利表示,憑借門戶網站龐大的流量和注冊用戶資源,目前門戶網絡相冊的用戶,占據了該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
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1月份,僅網易相冊和QQ相冊的總用戶數,就超過了該市場的70%。盡管人氣頗高,門戶網站的網絡相冊業務依舊面臨盈利瓶頸。
網易CEO丁磊2月1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網易相冊僅提供網上照片沖洗等少有營收服務,每張相片的沖洗微利也就幾分錢,基本對公司不構成利潤貢獻。”
騰訊的QQ相冊部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亦表示:“QQ相冊是公司級基礎儲存平臺,沒有基于相冊服務的盈利需求。”
對于以又拍、巴巴變、拍拍樂等為代表的社區類網絡相冊,除存儲及簡單的展示功能之外,還通過標簽形式給照片分類,提供群交流以及收費的外鏈服務。該模式與Flickr頗為類似,當圖片社區吸引足夠的“拍客”參與其中的同時,廣告便有了投放的可能。
然而,又拍網首席運營官張鋼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盡管與Flickr模式趨同,但中國互聯網‘拍客群體規模遠不及前者,導致平臺的廣告價值很有限。”
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Flickr等外國圖片分享類網站,其圖片內容大多為用戶原創拍攝上傳。相比之下,中國網絡相冊的內容大多為網絡轉載圖片。
蔡瑋告訴記者,與視頻內容相比,圖片內容在互聯網的傳播更為迅捷,其需求量更大。據此模式,美國的Dotphoto很早就開發了,基于圖片版權交易的C2C平臺。
“但因為(國內網絡相冊)圖片內容缺乏原創性,導致基于版權的盈利模式難以開發。”蔡瑋說。
結合
與分享類視頻紛紛摒棄分享而轉入點播模式異曲同工,分享類圖片網站也開始突破單一的圖片分享模式,而轉入與線下的傳統產業相結合。
事實上,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拍拍樂早有嘗試。“我們推出的拍拍秀,即付費模式的Hash電子相冊制作功能,已經突破了既有的互聯網盈利模式,轉向傳統的圖片加工服務。”蔡瑋對記者介紹,用戶可以通過PC、手機等任何終端,上傳圖片至拍拍樂平臺,拍拍秀的Hash模板功能將自動生產用戶選定的Flash相冊。截至目前,拍拍秀的注冊用戶已達23萬。
而記者了解,不止是拍拍樂,受困于盈利壓力,國內的獨立網絡相冊紛紛將市場轉入下游的相冊制作等增值領域。
張鋼對記者表示,又拍也推出了在線的電子相冊制作功能,即用戶通過互聯網上傳相片至又拍,在通過網絡的第三方支付完成付款后,又拍便將制作完成的光盤通過線下郵政快遞傳遞到目標客戶,“目前基于電子相冊的禮品制作,已經超過了我們營收半數以上。”
即便如此,受限于普通個人用戶黏性需求不足,拍拍樂、又拍網均表示:“電子相冊制作盡管能夠帶來收入,但對于整個網站的盈收,依舊難以做到收支平衡”。
在此背景下,部分網絡相冊開始轉戰更具用戶黏性需求的小眾市場。成立于2007年10月的酷秀網,從一開始就定位為電子相冊的制作網站,而非圖片分享類網站。
醋秀網CEO黃鼎科告訴記者,目前酷秀將目標客戶鎖定在全國各大婚紗影樓,專為影樓客戶提供線上的電子相冊制作的外包服務,甚至采用傳統的代理商制,為其拓展市場。通過互聯網,其遍及全國的合作影樓已超過百家。“市場盡管小眾,但是需求剛性較強。”黃鼎科透露,酷秀網在去年全年,已經實現了20萬左右的微利。
但在艾瑞咨詢分析師丁利看來,線上的電子相冊制作銷售模式,事實上已將互聯網淪為了一個展示和招商的平臺通道,而非單純的利用互聯網功能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