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日本、加拿大特約記者 詹德斌 孫秀萍 陶短房 ●本報記者 劉揚 屠麗美●陳一 柳玉鵬
朝鮮宣稱“成功發射衛星”的消息兩天來激起東北亞一連串的震動。盡管美國認定朝鮮發射失敗,但仍發表了措辭強硬的聲明。美國總統奧巴馬堅持稱朝鮮發射的是導彈,并表示朝鮮的行為“必須受到懲罰”。美國的態度也鼓舞了日韓等國。本來因美宣布拒攔朝鮮導彈而備感尷尬的日本帶頭對朝鮮“來真的”,高調宣布將考慮自行追加制裁。韓國總統李明博6日也表示考慮參加一個被認為是針對朝鮮和伊朗的國際條約。有關是否懲罰朝鮮的激烈爭論同時在聯合國安理會進行,但由于中國和俄羅斯的存在,安理會不太可能通過制裁朝鮮的決議。中國官方5日的表態避免對朝鮮發射物是衛星還是導彈的認定,中國也未參與到發射成功還是失敗的爭論,原因之一可能是中國監測別國航天器技術確實沒有美俄等國先進。對西方有人指責中國“縱容”朝鮮發射導彈,中國專家普遍斥之為“瞎說”。在中國互聯網上,這兩天批評朝鮮和批評美日韓的幾乎一樣多。
美韓俄稱朝鮮發射失敗
朝鮮官方4月6日完全蔑視西方有關朝鮮發射“已經失敗”的說法,其黨中央機關報《勞動新聞》6日在頭版頭條刊登消息說,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4月5日來到衛星控制綜合指揮所,觀看了“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衛星發射全過程。報道稱,金正日對科學家依靠自身的智慧成功發射衛星“表示十分滿意”。此前一天,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稱,朝鮮已經成功進行發射,并準確將衛星送入軌道。衛星現在“正向地球播放《金日成將軍之歌》和《金正日將軍之歌》”。
朝鮮火箭發射后,一直緊盯朝鮮發射的美韓等軍方不久就發布各自跟蹤的結果。美國北方司令部與北美防空司令部稱,朝鮮火箭的第一級落入日本海,第二級和第三級墜入了日本以東的太平洋。韓國國防部長官李相熹5日在國會接受質詢時表示,沒有任何物體進入軌道。他稱,朝鮮火箭的二三級推進器墜入日本以東2100多公里地點,距離發射場3100多公里。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6日報道,俄軍方一位高官當天也稱:“我們的空間監測系統沒發現朝鮮衛星,它不在軌道上。”
韓聯社6日稱,朝鮮試圖通過發射火箭證明其洲際導彈技術,但實際上卻以失敗告終,洲際導彈至少要飛行5500公里。而且,朝鮮發射的火箭搭載體重量約30公斤,如果搭載500至1000公斤的彈頭,射程會進一步縮短。尤其令人懷疑的是,該火箭的二三級推進器可能并未分離而一起墜落,這說明朝鮮的彈道導彈和人造衛星發射的核心技術之一———多級火箭分離技術還存在重大缺陷。美國《紐約時報》5日報道稱,發射失敗“削弱了朝鮮試圖成為有能力把彈頭送達半個地球之外的野心國家和成為一個令人畏懼的對手的努力”。報道援引美國專家的話說,從純技術角度看,此次發射失敗是對朝鮮的重大打擊,會嚴重推遲“大浦洞”導彈研制進程。哈佛大學專家麥克多維爾說,“這表明朝鮮導彈近期不會構成任何威脅。”
盡管判斷朝鮮發射失敗,但一些媒體仍認為朝鮮導彈威脅在增加。“美國之音”題為“朝鮮在導彈威脅他國方面獲得進展”的報道稱,“不管朝鮮是否成功發射,朝鮮都在以導彈威脅其他國家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報道引述美國科學家聯合會戰略安全項目副主任厄爾里克的話說,這次發射是一個“很不好的事態發展”,特別是考慮到朝鮮2006年的核試爆,新的發射尤其讓人感到警覺。韓國《朝鮮日報》6日報道稱,“朝鮮衛星發射失敗,但導彈射程延長一倍”。該報當天另一篇文章稱,這次發射進一步提高了朝鮮開發“核導彈”的可能性。“如果朝鮮今后成功將核彈頭重量減輕到1噸以下,同時具備將其發射到9000公里外美國本土的能力,朝鮮問題就將進入新的階段”。
美日韓要求強硬回應
朝鮮發射火箭引起美日韓等國的強烈反應。法新社5日報道,正在捷克參加歐盟-美國峰會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稱朝鮮的舉動是“挑釁行為”, 并要求安理會緊急會議上做出強烈回應。奧巴馬說,朝鮮“發射‘大浦洞2型導彈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違反決議必須受到懲罰。”
韓聯社報道稱,在朝鮮火箭發射后,美國一致忌諱用“人造衛星”一詞。美國國務院和主要媒體一直沒有同意朝鮮發射衛星的說法,奧巴馬在聲明中直指發射的是“大浦洞2”型導彈。報道稱,美國的立場與安理會可能的應對密切相關。如果美國親口證實朝鮮發射的是人造衛星,安理會就很難制定對朝制裁。
環球時報200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