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傅 淶
俄羅斯總理普京6日首次在國家杜馬向議員作政府工作報告,匯報政府在2008年取得的成就和不足以及2009年新的財政預算草案等。普京在報告中稱,受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將是俄羅斯“非常艱難”的一年。普京稱,世界的金融危機“遠未結束”,“ 俄羅斯的經濟形勢與世界經濟趨勢沒有原則性區別”。
據俄羅斯國家電視臺新聞頻道的現場直播,普京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先表示,在2008年俄羅斯勞動生產率上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5.6%,實際工資上升了10.3%,能源經濟下降了5%。談到2009年的發展形勢,普京在報告中稱,2009年是俄羅斯非常艱難的一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的經濟都出現嚴重衰退的現象,無一國家可以幸免。“我們在某些方面的情況要好一些,而某些方面差一些,但總體而言,俄羅斯的經濟形勢與世界經濟趨勢沒有原則性區別”。
普京表示,2009年俄羅斯將撥出3萬億盧布以抵御金融危機,“俄羅斯聯邦政府原計劃撥出1.4萬億盧布落實反危機措施,但考慮到稅收、央行和國家福利基金會等資金來源較少,最后決定斥資共3萬億盧布用于抵御金融危機和恢復經濟發展”。他還表示,“銀行系統崩潰的威脅已經解除,這種威脅此前一度非常嚴重,完全是迫在眉睫”,“獲得國家救助的銀行在危機的5個月中能夠把對實體經濟領域貸款額提高15%以上,額外發放了1萬多億盧布的貸款” ,“盧布得到了穩定,有理由認為,通脹率將會下降。這就意味著,未來幾個月,我們即可期待央行降低利率”,“因此,我想指出,危機時央行領導層沉著冷靜,權衡利弊,采取了很專業的行動”。
作為能源大國,普京在報告中稱, “企圖把俄羅斯從能源領域問題決策過程中排除、忽視俄羅斯的合法利益,這是反建設性的”。 他強調,雖然不是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希望‘北方溪流、‘南方溪流等輸油管道項目得以實施,但是俄羅斯政府相信,“這些項目有經濟論證基礎,也符合嚴格的生態標準,同時還能鞏固全球能源安全”。 普京還表示,俄羅斯不打算改變反危機的戰略計劃路線,他在國家杜馬作政府工作報告將成為新的傳統,也將會加強國內政治體制。
俄羅斯與中國石油貸款合同簽署后,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修建也備受關注。普京在報告中稱,2008年東西伯利亞新油氣田的工業開采已經開始,“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暫時處于逆向運行狀態,數周后,通向中國邊境的管道建設工程將竣工,我們將繼續工作”。
作完報告后,普京接受了眾多議員的當面質詢。在回答養老金和兒童教育等問題時,普京表示,在金融危機下,俄政府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社會福利方面的財政預算;在婦女兒童的資金方面,盡管處于困難時期,俄羅斯政府將繼續增加預算投入。▲
環球時報200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