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初遭遇嚴重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情況下,通過生產自救,我國柑橘生產得到恢復,產量穩定增長。據農業部農情調度,預計2008年全國柑橘面積206.7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2萬公頃;產量2200萬噸左右,比上年增加150萬噸。然而,去年10月早熟蜜橘集中上市時,一條關于四川廣元市部分地區柑橘發生大實蠅蟲害的短信卻令全國柑橘銷售壓力劇增:四川成都駟馬橋水果批發市場溫州蜜柑銷量同比下降20%-30%:江西南豐縣蜜橘外銷量由每天100-150萬千克驟降至50萬千克,農民出售價也較之前每千克下降0.6-0.8元;湖北宜昌柑橘市場價由事件前的每千克2.2元下降至1.2元。
面對這一突發情況,農業部于去年10月31日召集四川等9個柑橘主產省份農業部門和有關行業協會、批發市場、物流企業負責人召開了柑橘產銷工作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柑橘增產、大實蠅事件影響和出口減少被認為是導致柑橘滯銷價跌的主要原因,而早熟柑橘滯銷。將給中晚熟品種銷售和來年柑橘生產帶來不利影響。為了恢復市場信心,打開柑橘銷路,農業部制訂了促銷方案。提出了工作要求。各主產省紛紛加大了對柑橘的宣傳推介力度: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和四川省副省長張作哈在四川成都街頭帶頭吃橘子。四川28個柑橘主產縣同時啟動“萬人免費品嘗柑橘”活動;湖北秭歸縣將臍橙節辦到了銷地批發市場;江西安排800萬元專項資金補助贛南臍橙和南豐蜜橘在中央主要媒體投放廣告;廣西通過“廣西水果出口東盟產銷對接會”。確保水果出口合同兌現;廣東則利用去年12月初開通的廣東農產品交易網收集發布柑橘產銷供求信息,為各地客商穿針引線。此外,柑橘主產地市也紛紛進入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舉行推介會和展銷展示會。自去年11月份以來,江西新余蜜橘、湖北秭歸臍橙、江西贛南臍橙、湖南麻陽冰糖橙……依次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設銷售專區。
一系列應急促銷工作效果顯著。根據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對7個主產省柑橘產銷情況的監測結果.截至2008年12月底,廣東、四川、江西、湖北銷量與2007年大體持平.廣西銷量略有下降,福建和湖南銷售進度緩慢。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各主要柑橘品種在價格和銷量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幅度相差很大。其中,柚類、橙類、砂糖橘和溫州蜜柑等主要品種價格下降幅度在10%-30%。銷售量達到50%-80%.有些地方已經售完;椪柑、蘆柑等寬皮柑橘及福橘價格下降幅度較大。福建省的蘆柑價格下降了70%、福橘下降了60%,湖南椪柑的價格下降了近一半,四川和湖北目前未銷完的品種也主要是椪柑;檸檬銷售價格比2007年大幅提高,四川檸檬每千克售價由2.4元上升至5-6元,所產10萬噸檸檬已經銷售一空。
農業部領導通過各種柑橘促銷會議和活動,要求各地加強技術指導。在服務產銷對接的同時,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重點對中晚熟品種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通過留樹保鮮。延遲采摘期來緩解上市壓力;對已采收的柑橘搞好貯藏,延長保鮮期。我國柑橘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鄧秀新建議,10-12月正好是我國柑橘上市高峰和價格低谷,柑橘主產區要“瞄準上市時間差”,有條件的地區適當增加晚熟品種比例來錯開上市高峰。
(據《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