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 言
牛年初始,越來越多的打工者發出疑問:“明天,我還能上工嗎?”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踏上漫漫返鄉之路。
有的人被“寒風”吹裹,感覺這個冬天格外冷;有的人卻猶如沐浴著冬日暖陽,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鏡頭
——兩名40多歲的夫婦因趕不上
火車,在站臺上大哭起來,他們背著厚重的行李,眼神無助,只會在哭,看著火車遠走,卻追不上。
票是從票販子那高價買來的,但退票的時候只能退回票面的小部分。金錢沒有了,但家還是不能回去,打工一年,就是想著過年要回家去,為的就是一家團圓。離開自己的家,外來謀生,就是想生活過得更好;過年了,存了一年的錢要回家去了,但卻因趕不上火車而不能回家。
——廣州26名農民工幾個月來老板都只發生活費,沒有發一分錢工資,到2009年元月,連生活費也沒有了,本來就很拮據的生活變得更加窘迫。
大家只好把各自僅剩的錢集中起來計劃開支,每天靠買一些白菜和饅頭維持生計,幾名女職工抱在一起互相取暖。
就這樣,26個人整整忍饑挨凍10天,也沒等來老板的一個電話,討要工資的希望破滅了。
——雷水平在廣東打工已經三年了,如今他就要回家了。此前的一年里,他在東莞一家五金廠做窗簾管,好的時候一個月能掙近兩千元,他原本計劃再多干一段時間,攢足夠的錢回家裝修房子,然而2008年9月以后,雷水平的收入卻是每況愈下。
雷水平:“開始時工資是1600、1700元,9月份,工資就低了,然后一個月比一個月低了?,F在只有600、700塊錢。掙不到錢,還是回家算了?!?/p>
同樣,在東莞一家玩具廠工作的吳君也發現,由于來自國外的訂單直線下降,工資開始逐月減少,11月9日,反復斟酌再三,在外打工已經八年的吳君和妻子也坐上了返鄉的列車。
嘆息
回家過年,是多么簡單的一件事,這是許多外來打工者都期望的事。但票就只有這么多,不能滿足潮水般渴求回家的人。為了得到一張回家的車票,許多人為找票打起了持久戰,無論多辛苦。
于是,人們習慣見面問一句話:“訂上票了嗎?”如臨大敵的運輸部門焦頭爛額卻難撫民心;偷偷摸摸的“黃牛黨”無孔不入卻屢禁不止。對于打工者們而言,方寸大小的火車票,讓春節變成了“春劫”。即使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起個大早排隊,但起得再早、趕得再前,也會常常遇到“剛開賣就沒票”的尷尬。
在某些人眼里,農民工們的堅韌和忍耐超乎常人的想象,大不可必擔心他們的冷暖和安危。
可農民工們總是背負著養家糊口的重任,若危及到生存,甚至家庭的存亡,再怎么堅韌也無濟于事。忍饑挨凍10天,苦等老板不見蹤影,就可見老板的精心布局,有心行騙。但是,農民工心底的苦楚,誰又愿意真正俯身傾聽呢?
與往年不同的是,嘆息聲中,有不少都是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金融危機帶給他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企業降薪、裁員。難道,對于打工者們而言,這個冬天就格外寒冷嗎?
希望
——杭州200家企業在該市社會責任建設先進表彰大會上做出承諾,2009年不裁員。這些企業同時還向其他企業發出倡議:要積極承擔和履行社會責任,保持員工就業穩定。
這200家企業涵蓋杭州的工業、交通、商貿旅游等各行業,其中不乏當地的龍頭企業與知名企業。為解決目前開工不足、剩員過多的問題,不少企業一方面采取輪班培訓、帶薪年休假甚至欠班休息(即先休息,今后上班再補工作時間)形式,另一方面合理調整生產節奏,讓職工分享崗位,做到不裁員、不降薪。
甘肅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甘肅省總工會、甘肅省企業聯合會共同召開了“應對金融危機穩定勞動關系”座談會。21家企業承諾并向甘肅全省各類企業倡議:“團結依靠廣大職工,同舟共濟,齊心協力,帶頭‘不裁員、少裁員,不減薪、少減薪,共同抵御金融危機給企業帶來的困難?!?/p>
與會企業表示:“職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我們將履行社會職責,關心關愛員工。我們鄭重向社會作出承諾,無論企業遇到多大困難,我們都始終把職工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最大限度地為職工創造就業和在崗機會,保護好員工的根本利益?!?/p>
——由于受經濟形勢影響,2008年以來浙江省中小企業拖欠工人工資數額上升。針對這種情況,浙江省政府強調,越是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越是要確保職工工資的按時足額發放。浙江省政府已與各地方政府簽訂《防范處置企業拖欠工資工作目標責任書》,確保春節前本轄區勞動者按時足額領取工資,確保年內不發生新的拖欠,確保不因欠薪而引發重大群體性事件。
為了應對欠薪突發事件,浙江省企業繳納的欠薪保證金和政府應急周轉金總額已達到30億元。有了這個“大金山”作依托,他們的“零欠薪”承諾,就有了資金和制度層面的保證。
——武漢市為應對金融危機對就業工作帶來的嚴峻挑戰,在全國率先啟動了服務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春風行動。下一步,還將針對“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等困難就業群體開展就業援助活動,對高校畢業生開展就業幫扶行動。
“對崗位不挑不揀的就業困難人員,要確保其在10個工作日內推薦就業?!蔽錆h市政府強調,市各區一定要把幫扶困難人員就業擺在突出位置,促進困難人員盡快實現就業。
——山西省鼓勵和引導職工與企業依法平等協商,采取多種措施共渡難關。對于經過多方努力仍不得不實行經濟性裁員的困難企業,要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并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
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職工教育經費,對職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對困難企業為保證不裁員或少裁員而組織職工在崗培訓的,可以從就業專項資金中給予適當的培訓補貼。補貼標準不超過現行職業培訓補貼標準,補貼費額度不超過培訓費用的50%。原則上可按參保人員總量的5%左右確定總體培訓規模,制定在崗培訓補貼資金使用計劃。
——廣西自治區政府增加對返鄉農民工技能培訓資金的投入。2009年,自治區政府安排8000萬元,各市、縣也配套安排8000萬元,同時中央轉移支付的就業補助資金中安排8000萬元,用于返鄉農民工的創業培訓、技能提升培訓、企業轉崗技能培訓、勞動預備制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等。
同時,鼓勵支持返鄉農民工創業。為返鄉農民工創業提供小額擔保貸款,對于返鄉農民工從事個體經營自籌資金不足的,可提供小額擔保貸款,貸款最高額度為5萬元,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到期確需延長的可延期1次。對合伙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可根據人數和經營項目擴大貸款規模。對利用貸款從事上述微利項目的,按政策據實全額貼息。落實返鄉農民工創辦企業稅費減免政策。
——中華全國總工會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工會切實做好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工作。要加強對企業裁員行為的監督,企業確需進行經濟性裁員的,必須與工會充分協商,并將裁員方案報勞動保障部門備案。
全總表示,將為農民工提供政策咨詢、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就業指導、就業信息等免費服務,并推動國家給予農民工就業的稅費減免、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等各項扶持政策的落實。
將鼓勵和支持停產半停產困難企業對農民工進行培訓,并盡可能給予人力財力等方面的幫助。
各級工會要高度重視解決農民工工資特別是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繼續推進預防和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長效機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