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韜
1月12日下午,昆明市南壩路人力資源市場內,一群大包小裹的農民工正在休息區等待申請就業援助。有的農民工兄弟干脆把包一放,翻看著從就業援助窗口旁的“圖書借閱處”借來的書刊;有的則和同伴海聊著外鄉打工的經歷、今后的打算……
市場內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昨天、今天的人明顯減少了,好多人登記完后就趕著回家過年去了。”
近期,為幫助返鄉農民工解決再就業的實際困難,昆明市勞動就業服務局在南壩人力資源市場舉辦了“返鄉農民工再就業援助月”活動,雖將活動定于去年11月26日至12月26日,但有關部門決定把活動持續到春節前,因為很多農民工返鄉可能會晚一些。援助活動的內容包括舉辦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專場招聘會、電腦培訓和法律培訓等,信息咨詢、職位介紹和培訓服務全是免費提供的。
據培訓窗口負責人鄂東林介紹,1月11日之前,窗口每天有很多人來咨詢,大概每天有三四十人報名培訓計算機,最近兩天才少了下來。計算機培訓的內容包括簡單的文檔處理、表格處理和互聯網的使用等,都比較適用。老師都是云南大學計算機專業的本科學生,他們都是志愿者,為返鄉農民工提供無償服務。參加培訓的農民工兄弟在完成全部課程后,可獲得由微軟(中國)有限公司、法國沛豐協會北京代表處、云南大學經濟學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以及昆明市勞動就業服務局共同授予的證書,而且還將獲得南壩人力資源市場三次免費介紹工作的優惠。
就業援助窗口前,一名返鄉農民工正仔細填寫“求職人員登記表”,填完表后他將領到一張就業援助卡。“每一張就業援助卡上都有一個編號,我們會根據申請就業援助者的個人信息與用工方建立對接聯系,這樣就比較方便。而且領到卡的農民工是可以免費獲得信息的,有了崗位我們會立刻通知他。”就業援助窗口負責人李萌剛對返鄉農民工的再就業顯得樂觀一些,“其實,就這幾天的情況來看,我們應該對返鄉農民工的再就業抱有信心,因為他們中很多人有技術優勢。”家在云南丘北的劉春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在東莞一家公司里面長期從事電力維修工作,一定的專業技能讓他的再就業明顯容易了很多。在申請就業援助后沒幾天,劉春良就被昆明市翠湖建業酒家有限公司相中了,目前雙方正進一步接洽。臨走,李萌剛滿臉笑容地從抽屜里拿出一沓表格,這是他幾天來的“戰果”,表上登記在冊的農民工已經悉數有了“新東家”。
窗口外,家住昭通水富的小趙還在招聘信息欄前徘徊。他之前一直在廣東佛山一家工廠打工,開了兩年的貨車,手上也算有門技術。提及來年的打算,小趙顯得有些靦腆:“想換個行當,不想開車了,已經在這里報名計算機培訓。就業援助卡也是剛剛拿到,反正先回家過年,過完年就回來,路子嘛,肯定是會有的。”說完,小趙扛起行囊匆匆道別,他還得去趕回家的長途客車。
對于我們情系心連的農民工兄弟,“回城不回鄉”、“家門口就業”的相關政策正在備部門的協同運作下得到具體落實。農民工兄弟只要樹立信心、積極面對,回鄉的路并不遙遠,再就業的路也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