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這一詞匯,使這個冬天更添了些許涼意。
相比之下,在北京打工提前返鄉的農民工武學新很是幸運,他沒有被裁員。“走之前老板還打來電話,讓我正月十五前一定要趕回來上班。”這讓來自山東農村有電工手藝的他心里熱乎乎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農民工都像武學新這么幸運,不利經濟形勢下企業裁員仍然不可避免。大多數被裁的農民工并不清楚企業裁員時自己的權益是什么,被裁后應當如何維護自身的權益。
在北京一家汽車公司當維修工的農民工謝彥冬與另外幾名伙伴被公司解雇了。
然而這個“解雇”卻大有文章。本來說是要補簽勞動合同,公司拿出的卻是一份與一家勞務派遣公司的合同讓他們簽,而且部分條款明顯侵犯了他們的權益。在他們拒簽后不久,就收到了公司認定他們不愿再續簽勞動合同的通知。
而發生這一切的背景是這家單位馬上就要轉讓。“單位這樣做是想讓我們自動辭職,這樣單位就不用再支付我們經濟補償金了。”已在這家單位當了三年維修工的謝彥冬說。
“從沒遇到過這種事,一開始也不清楚自己有什么權益,聽說一家電視臺的法制欄目有個咨詢熱線,我們就咨詢了他們。”在了解到自己都能請求哪些項目的賠償之后,他們隨即向北京市豐臺區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并同時到北京市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請求援助。
謝彥冬請求的項目主要包括: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加班費、社會保險費等。
2008年12月18日,仲裁開庭,并約定2009年1月6日由豐臺區仲裁委、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公司和謝彥冬他們四方進行調解,隨后仲裁委下發了調解書。在調解中,謝彥冬放棄了加班費的請求和大部分的社會保險費等。最后他共拿到21000元。
“之前還覺得單位沒給簽勞動合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就不能要了呢,后來咨詢了律師后才知道可以要。”
對此。北京市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解釋說:“如果不是勞動者主動不再續簽,而是單位不想續簽的,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也要支付經濟補償金。而且無論單位有沒有與勞動者簽勞動合同,只要不是勞動者的原因,在合法解除勞動關系時都必須支付給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如果是違法解除,就要支付賠償金,而賠償金的數額是經濟補償金的兩倍。”
“需要提醒農民工的是,如果與用人單位沒簽勞動合同應當注意收集在該單位打工的證據,如出工證明、工資條、工作服、工友證言等,這樣在之后打官司的時候就會相對容易一些。”
裁員應優先留用弱勢群體
據介紹,除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時勞動者要記得索要經濟賠償外,農民工還應當知道企業裁員時另外幾種可能會侵犯自己權益的情況。
“法律規定企業在裁員時應該優先留用以下人員: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家中沒有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需要撫養的未成年人的農民工。”
另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以“企業破產”或者“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為由與以下5類農民工解除勞動合同: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痛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行期內的;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如果單位屬于違法解除勞動關系,一般情況下,勞動者可以尋求工會幫助,用人單位違法的,工會有權要求用人單位糾正。勞動者還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或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同時還可以尋求當地法律援助中心的幫助,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用人單位依法裁員后在6個月內重新招工,應當通知被裁的農民工,井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另外,如果企業倒閉了,資產清算時,也應優先給付農民工工資和經濟補償金。”
知識鏈接:
農民工被裁員后主要請求賠償項目的計算方法
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按農民工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農民工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農民工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農民工在勞動合同解除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向農民工支付賠償金。
沒簽勞動合同需支付的雙倍工資: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農民工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農民工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
加班費:工作日安排農民工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單位應繳納的那部分養老保險費:一般規定養老保險金由單位每月按上一年度職工月最低工資的20%繳納,個人按上一年度職工月最低工資的8%從勞動者工資中代扣代繳。如果單位沒有為農民工繳納養老保險,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每月應當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由單位直接支付給農民工。由于各地規定不完全一致,農民工可向當地的社會保險支付中心咨詢或申請核定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