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個養蚌人,他想飼養一顆世上最大最美的珍珠。
他去海邊沙灘上挑選沙粒,并且一顆一顆地問那些沙粒,愿不愿意變成珍珠。那些沙粒一顆一顆都搖頭說不愿意,養蚌人從清晨問到黃昏,他都快要絕望了。
就在這時,有一顆沙粒答應了他。旁邊的沙粒都嘲笑那顆沙粒,說它太傻。去蚌殼里住,遠離親人朋友,見不到陽光、雨露、明月、清風,甚至還缺少空氣,只能與黑暗、潮濕、寒冷、孤寂為伍,太不值得了,可那顆沙粒還是無怨無悔地隨著養蚌人去了。
斗轉星移,幾年過去了,那顆沙粒已長成了一顆晶瑩剔透,價值連城的珍珠,而曾經嘲笑它傻的那些伙伴們,卻依然是一堆沙粒,有的已成風化土。
兩個水罐子
從前有兩個水罐,一個完好無缺,一個有一條裂縫。那個好的水罐常常嘲笑那個漏縫的水罐。每天早上,挑水工都會拎著兩個水罐去打水,但到家的時候,有裂縫的水罐通常只剩下一半的水,所以完美的水罐常常嘲笑有裂縫的水罐,而有裂縫的水罐也因此很自卑。
終于有一天,在挑水工打水的時候,有裂縫的水罐難過地哭了。他對挑水工嗚咽道:“真對不起,因為我的裂縫,每天浪費了您很多時間和水。”挑水工聽了安慰說:“不,沒有浪費。不信,你看一下在我回家路上盛開的那些鮮花。”果然,有裂縫的水罐發現,不知何時,自己這邊的小路上開滿了各種鮮花,而好水罐的那邊卻什么都沒有。挑水工邊走邊說:“我在你這邊的路上撒下了花種,正因為你的裂縫,才使它們每天都喝到足夠的水,開出了美麗的鮮花。若不是你,我怎么可能每天都能采到鮮花,裝飾自己的家園呢?”有裂縫的水罐聽到這兒,高興地笑了。

囚鳥的選擇
有只鳥在籠子里生活了很久,它經常會通過籠子的圍欄眺望窗外的草地和樹木,它能看見其他鳥兒在空中自由地飛翔。于是它常常冥想:不知陽光照在背上是否溫暖,不知風兒吹在羽間是否和煦,不知飛上飛下地抓取蚊子是否快樂。
當鳥兒思緒萬千時,它的內心也激動得撲撲直跳。它會坐在棲木的更高處,深深地呼吸,感受想像所帶來的興奮。
有時會有另一只鳥兒落在窗臺上稍事休息,并朝籠中鳥張望。而就在這時候讓籠中鳥感到格外痛苦。它垂著小小的肩膀,一幅無精打采的樣子,喉嚨里仿佛哽咽著個硬塊,胸口也仿佛有個重物壓著。有一天,囚鳥的主人無意中忘了關上籠門。鳥兒透過籠門往外望,它看見外面的鳥兒在上下飛舞,陽光照在它們的背上,風兒吹在它們的羽間。囚鳥的內心一陣激動。當它注意到敞開的窗戶時,心跳得更快了。
它權衡著它的選擇。黃昏時分當它仍在思考著是去還是留時,主人回來了,關上了籠門。囚鳥還是沒有想好它到底飛不飛出去。
地獄和天堂
一個武士向一個老禪師詢問天堂和地獄的區別。
禪師輕蔑地說:“你不過是個武夫,我沒時間跟你論道。”
武士惱羞成怒,拔劍大吼:“老頭無理,看我一劍殺死你!”
禪師緩緩道:“這就是地獄。”
武士恍然大悟,心平氣和納劍入鞘,鞠躬感謝禪師的指點。
禪師說:“這就是天堂。”心中有愛,就是天堂;心中有恨,就是地獄。
一只蜘蛛和三個人

雨后,一只蜘蛛艱難地向墻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于墻壁潮濕,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第一個人看到了,他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只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于是,他日漸消沉。
第二個人看到了,他說:“這只蜘蛛真愚蠢,為什么不從旁邊干燥的地方繞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于是,他變得聰明起來。
第三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于是,他變得堅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