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衛
去年初,因修過江隧道,部分道路封閉,致使人氣驟降,毗鄰市中心醫院旁的店鋪或慘淡經營,或低價轉租。開了十年超市的雷曉剛敏銳看到,中心醫院是重點醫院,路改對患者及親朋影響有限,人退我進,他一口氣低吸了三間門面,改經營,樹特色,依托醫院這塊福地,開了“原生態餐館”、母嬰房和鮮花水果店,三者呼應,店店紅火。
●“原生態”重聚人氣
眾所周知,當下的醫院主要靠“賣藥”賺錢,另一些利潤來自治療費。即使條件再好的醫院,其伙食也不敢恭維,患者有啥吃啥,這就出現了一些“送飯族”。還有些醫護人員因為加班,也想吃干凈衛生的份飯。諸如此類,潛藏著一個特定的餐飲市場。
雷曉剛順勢開了間“原生態餐館”,利用店前兩塊空場地,圈養了一些土雞、鴿子等,并用能說會道的鸚鵡招徠顧客。除了經常在廚房和餐廳里消毒提高知名度外,由于現宰現弄,店里土罐雞湯、鴿子湯等鮮美可口,營養豐富,廣受歡迎。醫護或顧客點小炒,打訂餐熱線就行。逢患者順利出院,預約后他還精心準備“康福宴”,隨送一些吉利話和小禮品。雷曉剛總結道,與周圍的眾多餐館酒店做法不同的是,“原生態”是店里餐品的賣點,既符合顧客需要滋補和調養的“患情”,合適的價位也免除了親屬送飯之勞煩。
●“母嬰房”適銷對路
與別人開店不同的是,雷曉剛進駐之前,冷靜分析,因地制宜。一般的說,每個醫院都有某個科享有盛名,本地和外地的患者或家屬就是沖名氣而來。市中心醫院尤以婦幼最為有名,不僅有醫術精湛的名醫,而且床位多,收費相對較低,是醫保卡的定點醫院。
有了這個墊底,雷曉剛開了這條街第一家母嬰房,店子的規模近一百平方米。除了不同材料、不同時段的孕婦服和O歲到二歲的嬰兒服外,他還特辟了“靚孕”攝影角,讓那些想把這一非常時期留下美好瞬間的顧客用數碼相機照下來,用電子郵件傳給顧客的親朋好友,分享快樂。另外,他還請中心醫院退休婦產科醫生坐堂,現場接受咨詢,講解孕期要注意的衛生和嬰兒喂養常識,如何當好“準媽媽”。這樣,不管是在懷孕后和生育后,很多顧客樂意在店里接受服務和購買商品,生意十分紅火。
●“鮮果店”相得益彰
按通常的情形,一般看望病人都要帶些禮品。依據品位和關系不同,有的探視者講溫馨浪漫,有的是親戚或知己更看中是否實惠。在這其中,尤以單位看望職工的顧客最為大方慷慨。雷曉剛破了水果或副食分賣的慣例,兩品合一店,用以下面經營特色吸引顧客。
一是實行“店客互動”,根據不同患者入院、治療或出院情況,推薦不同的果品或鮮花,剛入院的,推薦顏色淡雅的鮮花,以安穩患者和家屬急躁的心緒,或買些散裝的水果;
二是在店里設經濟型和豪華型的花籃和果籃,以適應團體和不同經濟能力的顧客選購;
三是在果籃里不摻雜使假,哪怕價格略高些,事先給顧客說明,不壞別人的心境;
四是送祝福語,根據顧客的要求署名,讓患者“睹物思人”,感受親情和友情;
五是出具正規的發票,以便“單位人”報銷;
六是不從醫院回收過期的鮮花或禮品。
三店齊開,形成商圈,求實求變,各掘其金。在別人叫難退卻時,雷曉剛“傍”名醫院,號準了患者和探視者的脈,做足了患者、親朋和醫護人員這三種特定消費群體潛在需求的文章,為因修隧道暫時清淡的商街平添了一道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