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實質就是完成各種身體練習的過程。而在日常體育活動中常有一部分幼兒出現不樂意參加活動,拒絕參加競賽性體育游戲等對體育活動興趣缺失的表現,如果不及時鼓勵幼兒積極參加活動,不僅直接影響幼兒的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體能的協調發展,減弱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同時也直接影響幼兒良好個性和道德品質的形成。久而久之,將導致這部分幼兒對體育活動有心理障礙,形成孤僻的不良性格,并影響他們今后的成長發展。
他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呢?究其原因:
1 活動形式的單一和重復。
2 貧乏的活動器械使幼兒對體育活動缺乏興趣。
3 適宜于幼兒特點的活動內容未得到充分的開發。
鑒于此,我們結合本園的實際情況,充分挖掘體育活動的內涵,使其符合幼兒的發展特性,激發了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一、創設多變豐富的體育環境
1 提供幼兒喜愛的活動新內容
借鑒設計教學的原則和框架,在孩子們感興趣的內容上不斷產生新活動、不斷深化就舊活動。這一階段的體育活動的內容由孩子們自由選擇,讓孩子們把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內容大膽表述出來,征求大家意見,讓孩子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
2 為幼兒提供適宜、豐富的生活器械
孩子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他們對周圍世界充滿著驚奇。一件在成人看來并不起眼的小玩具,在他們手里可以饒有興趣地擺弄不停。貧乏的活動器械和單調的體育活動內容會使幼兒對體育活動缺乏興趣。好的活動器械對于幼兒來說就是心愛的玩具,愛不釋手,當然活動器械的提供要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性別差異,多方位考慮幼兒的興趣需求和發展需求。
體育活動不是呆板的身體鍛煉,尤其是幼兒體育活動,它更應該是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中,教學內容新穎,難度、深度安排適當與否是培養和激發體育活動興趣的關鍵。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的好奇心不完全決定于物體的物理特性,而要看他和主體的過去經驗的關系如何,太熟悉的,因為司空見慣,不為人注意;完全陌生的,因為和主體已有的經驗聯系不上,也無法使人感興趣。體育教學中幼兒對新穎適度、能和已有經驗聯系的知識、技能最感興趣,因而教學內容安排的適宜是培養體育活動興趣的重要方面。
我們曾安排過這樣兩組活動。在練習平衡活動中,我們將幼兒分為兩組:A組提供的活動器材是獨木橋一座;B組提供的活動器材則豐富多樣;各種形狀的大型積木塊、拉直的皮筋、獨木橋、輪胎等等。A、B兩組幼兒一開始就對活動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A組表現為平淡,B組表現為活躍,充滿好奇心,呈現出躍躍欲試的狀態。
3 創設多變的體育活動環境,吸引幼兒主動參加體育活動
良好活動環境的創設,它直接影響到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以及活動的質量。如寬敞且富有變化的場地上,五顏六色的輪胎和彎彎曲曲的小路是幼兒練習平衡能力的絕好器材:小土坡和樓梯可以練習協調:攀登架、山洞、繩索橋可以練習協調地爬……。豐富而又多變的體育活動環境,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它們猶如一股無形的力量在鼓勵著幼兒去嘗試、去探索。
二、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和探索
孩子們根據自己最初的好奇心和興趣選擇了活動內容。那么怎樣玩?用一種還是多種方式玩?這又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從孩子的年齡、心理特征出發,我們應該鼓勵幼兒通過嘗試,去探索多種玩法,從而激發幼兒對活動更深層次的興趣。例如,在體育活動“玩魔棒”中,幼兒通過嘗試、探索,找到了多種有趣的玩法:如幾個人合作跳跳,兩人合作擊劍,三人合作玩抬花橋等等。小小的一根紙棒玩出了這么多花樣,難怪幼兒愛不釋手。幼兒對于“玩魔棒”這一活動的興趣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
還有,當孩子們沒有掌握活動方法時,對活動的本身就會感到疏遠和懼怕,這就需要教師正確的指導,要讓孩子學會從基本的動作入手去嘗試、去探索。例如,在一次體育活動“套花瓶”中,許多小朋友都從老師的示范中學會了游戲的基本動作,玩得很起勁,我發現邊上有兩組小朋友(每組三人)站在一旁不參加活動,我覺得很奇怪,這么有趣的活動,別人都很樂意參加,他們為什么不參加呢?我過去了解情況,才知道他們不會玩,于是我重新講解示范了一次,手把手教他們“套花瓶”的基本動作,在我的鼓勵下,他們三人一組也開始嘗試玩游戲了,慢慢地他們的動作也熟練了,我表揚了他們,他們玩得更起勁了。他們因此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孩子的運動機能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日趨發育成熟的。因此,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內容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讓幼兒在體育活動中得到與自己能力相適應的鍛煉,通過自身的嘗試、努力,可以獲得成功的體驗。嘗試一次成功,他們會肯定”自我”一次,向前邁出一步。經常這樣就會產生肯定的“自我”感,敢于嘗試,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三、給予幼兒正確適宜的支持和引導
1 幼兒的體育興趣易受自身干擾,要注重發揮幼兒學習的自主性。
幼兒的生機與活力就在于促進幼兒個性的健康發展。教師是幼兒成長的引導者,是幼兒發展的領路人,而幼兒本人才是成長的主人、發展的主體。體育活動中要讓幼兒自主自愿地參加自己喜愛的體育活動,讓他們通過自身的實踐,去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意義,培養愛好和興趣。
2 重視教師的作用,更新教師的體育觀念。
受幼兒年齡特征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無疑會對幼兒各方面發展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教師不僅是一個“言傳育人者”,更應是一個“身教育人者”。要培養幼兒對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首先教師要對體育活動產生興趣,用自己對體育活動的熱情去鼓舞孩子,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除了這一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言傳身教”也不可忽視。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中,幼兒學會了基本動作技能,如跨跳、手膝著地爬、鉆等等。有了這些動作技能,幼兒才能順利地參加體育活動。
3 要不斷延續、保持幼兒的體育活動興趣。
在活動的基礎上,隨著幼兒對知識對象的認識而激發起來的興趣,引發良好的學習情緒,保持、延續幼兒的這種心理狀態,增強幼兒興趣的穩定性和強度,提高學生的興趣水平,轉被動接受為主動渴求,是幼兒自身持久、主動、積極參與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