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裸露時看起來更好

設計師,電影導演,甚至是全方位的奢侈品密探,不喜歡短西裝的湯姆·福特,曾被影星Rita Wilson稱為“世界上最性感的同性戀男人”,他在 Gucci時,一年就為公司創收4.3 億美金,他被任命為Yves Saint Laurent的繼任者,卻因鋒芒畢露、太有自己的個性而最終自立門戶,創建了現今時裝界最有型的男裝品牌Tom Ford。
這位天才設計師,認為他對時尚的至愛也許是成功的主要原因,他平均每晚只睡2~3個小時,而且還會在床邊放一個記事本,睡覺時一有好點子,就能馬上記錄下來。“我很幸運,品味很大眾化,當我發現一雙好鞋,很快,很多人都會喜歡上它。”
從T臺到大銀幕
絲毫不加夸張的說,沒有湯姆·福特,就沒有今天的Gucci。在1994年他被任命為創意總監之前,Gucci家族已經由于管理不善而陷入困境瀕臨破產。家族成員要么互相仇視敵對,要么就是因為逃稅而被關進了監獄,這些丑聞在1998年的時候達到了極至:Gucci家族的最后一位男繼承人Maurizio Gucci被他的前妻謀殺。
成為創意總監的湯姆·福特,精心打造著Gucci的每一個產品系列,從成衣、手袋、香水、包裝,到廣告和店內裝潢等,都由他悉心策劃,力臻完美。他徹底否定了Gucci原有的市場定位,用頹廢和感性取而代之,以適應這個“談性色變”,對艾滋病極度恐慌的社會,天鵝絨的時髦褲子代表了90年代對性的那種約束和矛盾的道德感。金屬制的皮帶和白色的束身內衣使人們看上去更有個性。作為一個介于商人和創意人士之間的成功人士,福特深知Gucci要賣的不僅僅是服裝,更是一種氛圍,于是他巧妙的運用了廣告戰術:將模特Aurber Valletta和兩個男人放在一起,在照片下面寫上“三口之家”。還有兩個身穿Gucci服裝的女人相互注視,這些都彌漫著一種朦朧的同性氣氛。他還將介紹Gucci服裝的雜志簡單化了,每個季節只使用一到兩幅畫來代表這個季節的Gucci服裝。經過湯姆·福特巧斧神功的雕琢,終令Gucci起死回生,成為引領潮流的品牌,而他也成為時裝神話的創造者。
現年四十歲的湯姆·福特跟一般設計師不一樣,認為設計師應懂得如何去面對人,響應每個人的需要。過去的經歷告訴他,沒有商業基礎支持,創意只會一文不值。他的最終目的,就是為女性創造出她們夢寐以求的美麗事物,塑造出漂亮動人的形象。他并不鼓勵女性把流行的元素堆砌身上,相反地,他最欣賞的是那種擁有自己獨特品味的女性。而他的靈感,可以是身邊的真人真事、一部電影、一本書、一幅畫……
除了服裝設計,湯姆·福特另有一項愛好,他說:“我很有可能自己執導一部影片,當你設計成衣時就會去遐想這件衣服會長成什么樣子,但去拍一部電影,就需要去設計整個世界,所有的情節,甚至是戲中人物的生與死,這也許就是時尚和電影有共鳴的地方。”2008年末,他進軍電影圈的夙愿終于變成現實。他首次執掌導筒,將把克里斯托弗·艾什伍德1964年的小說《單身男子》搬上大銀幕,該片演員陣容包括科林·弗思、朱麗安·摩爾和馬修·古德。這部片子是一部獨立制作電影,由湯姆·福特自己的公司Fade To Black出品,福特同時出任制片人之一,劇本也由福特本人搭檔編劇大衛·希爾斯執筆。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是1962年的洛杉磯,湯姆·福特亦有機會在電影展現自己的設計天賦。有知情人透露,片中角色的服裝和造型將充滿“湯姆·福特味”,“片中還會出現很多1960年的古董車和復古風格的家居設計,真的很酷!”
當男人愛上男人
湯姆·福特愛男人,這已經是娛樂圈人盡皆知的事情,但他不是見一個愛一個,而是鐘情于理查德·巴克利(Richard Buckley)。他跟巴克利一起生活了17年,這在充滿誘惑與背叛的時尚界,真正的夫妻都未必做得到。
他童年大部分時光是在新墨西哥州的圣達菲度過,在那里至今仍擁有一處寓所。
當年作為一個17歲的年輕人,福特急不可待地逃離家鄉,奔向紐約這個花花世界。他先學了一段時間的藝術史,跟著進入紐約的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學習建筑。很快他就發現建筑的厚重不適合他,卻對不斷變化的時尚興趣漸濃。
當他覺得20歲的自己還沒有去過巴黎實在不妥,立即買了張機票,踏上了去巴黎的旅程。他記憶最深刻的是巴黎的美,一種令人窒息的美。他決定轉到巴黎的帕森設計學院,并且放棄了建筑,改學時裝及室內設計。
而福特決定將來要當一名時裝設計師,竟是在前蘇聯列寧格勒度假的某個晚上。“我突然坐起身。我想,怕是入錯了行!我應該搞時裝。”就這樣世界上少了一個平庸的建筑設計師,多了一名出色的時裝設計師。
可是對福特來說紐約這座城市的確意義非凡,他對性、性感、性愛的全部理解都在這里生根、發芽、迎風成長。在紐約求學期間,福特發現了Studio 54俱樂部。上世紀七十年代,自由、開放的Studio 54云集了美國的一代風流。他在這里第一次遇到美國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他們后來成為很好的朋友。與藝術家們笙歌達旦的日子讓福特不再滿足學校的清苦與單調,他憑借佼好的面容和挺拔的身材去應征模特,結果一連拍了12個電視廣告。
Studio 54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福特風流倜儻的性格卻最終定格,后來這些都反映到他的設計中。“我想我設計的每一件作品都包含有性的意味。說老實話,那些開衩不能再深了,那些高跟也不能再尖了。”他的時裝設計屢遭批點,但也備受歡迎。
福特的個性張揚得很,面對記者他甚至會說自己沒穿內褲、見到史黛拉·麥卡特尼(Stella McCartney)想改變性傾向等熱辣話題,可他很少拿他的伴侶巴克利取笑,也不會將兩人的私生活公諸同好。
巴克利作為《男士時尚》(Vogue Hommes)的資深編輯,個人魅力非比尋常。他與福特相遇的時候,福特有男朋友,也有女朋友,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可巴克利一進入他的生活,他就“老實”下來。福特從巴黎學成回到美國曾為Perry Ellis等品牌工作,當時他還沒什么名氣,但是和巴克利相處得十分愉快。然而好景不長,巴克利因為患癌癥,有人建議他們搬離紐約。福特接受了這個建議,當巴克利病情稍微好轉,他倆便搬回歐洲。沒想到這成了福特事業的轉折點,他在米蘭得到Gucci的一個職位。
福特學過建筑,對自己的房子要求很嚴格,但是他很少對外展示自己的房間。“房間只屬于我、理查德和安格。”(安格是他們養的一只獵狐犬。)福特就是這樣保守著他與巴克利之間的隱私。在生活上,福特現在最大的愿望是要一個孩子,但理查德堅持不要。

福特十大時尚法則
1我從來不相信什么所謂的創新裁減,我喜歡經典的裁減,寬闊的肩膀,合身的腰線,修長的腿形。經典永遠不會過時。
2有時候,面對非常性感的異性,人們往往有著很強的自信表現自己的種種特點。換句話就是說,最好的聽眾,往往也正是滿足講話者需求的人。
3說到圖案的混搭和諧?我認為,不用管太多,跟著感覺把它們一股腦扔在一起就好了。
4我很討厭短款的西裝,當一個男人的屁股從西裝下露出來的時候,從后面看上去,就像個空姐一樣!完全不符合我審美的性感要求。
5珠寶,我個人非常喜歡手鐲。但是,漂亮的手鐲,一定要是簡單,細小的。Cary Grant從來都在手表的后面搭配一條金色的細手鐲,那才叫別致時髦呢!
6如果你也想去注射肉毒桿菌?去吧。為什么不用呢?把一點點的肉毒桿菌注射到眉毛中央,會讓你看上去更有親和力。畢竟,誰喜歡老板著臉呢?!
7就像女人要有個習慣高跟鞋的過程一樣,男人同樣也要有個接受并且習慣西裝的過程。我基本上每天都穿著西裝,或者說小禮服,所以,我對穿著西裝和禮服的自己,也相當的習慣。
8當說到男性的美容,我要說的是,首先要清理干凈耳垢,然后,還要保證你的頭發,沒有頭皮屑。做到這兩點就足夠了。然后,我每天早上,都會用冰塊冰敷眼睛,這的確很有效果。
9時間和沉默,是這年頭最奢侈的東西了。
10男人的一生總要放縱至少一次:如果你過于保守,則無法體會到身體所能帶給你的那種自然的快感。當你頓然醒悟的時候,你會變得更加開放,更加自然。而無論從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將和過去的你完全不同。
湯姆·福特在離開GUCCI后心境發生了很大改變,對于漸邁入中年的男性而言,面臨中年危機是必然的人生歷程。他也不諱言在離開GUCCI后,自己所遭遇的中年危機,而這幾年的沈潛與放慢生活步調,讓他有機會替自己的未來人生好好規劃了一番!湯姆·福特關于中年危機歷程曾經說過一段話很棒:
“這是一段必經的歷程。有句話說得好,人到中年好比爬上了梯子頂才發現梯子靠錯了墻。這并不是要改變我外在的生活環境,而是要改變我的內心,讓我能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