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他其實并不很熟,只是為了一點事要去找他,就托了朋友帶我去他家。
他是個事業(yè)有成的人,想象中他應該是住花園別墅的,卻不料,去時才知道,他住在老街區(qū)那種老式的筒子樓里,很簡陋的房子,略略還顯得有點狹小和擁擠。
談妥事情之后,他留我和朋友吃飯,說好了是去外面的酒店吃的,可臨到去吃飯的時間,他的妻兒和他的母親卻在那里推讓,原因是,要留一個人看家。推讓著的三個人都讓別人去酒店吃飯,表示自己愿意留下來,一番爭執(zhí)之后,大家還是拗不過他那年邁的母親,同執(zhí)的母親一個人留在了家中。
這讓我很不解,也很歉疚。我們去吃飯時,怎么能將老太太一個人撇在家里呢?家里一定得留個人看家嗎?
席間,為這事我再三向他致歉,他笑笑,說:“沒什么,這是二十多年的習慣了,不管什么時候,家里總要有一個人留守。”
“為什么?怕有小偷光臨?”我這一問,他那8歲的兒子就大聲搶著回答:“才不是呢,是在等人!我奶奶在等我姑姑!”
我還是有點不大明白,現(xiàn)在的電話方便,打個電話告訴對方一聲就行了,干嘛非得在家里等?他便給我講了事情的原由。
他有個妹妹,妹妹9歲的那一年,有一天去上學后就再也沒回來,家里人到學校去找人,老師和同學都說她今天沒來上學,他們只得報了案,然后四處尋找,卻一直沒有妹妹的消息,大家懷疑,妹妹是被人販子拐走了。
從妹妹失蹤的那一天開始,家里人就開始了漫長的尋找過程,他的父親幾乎跑遍了臨近兩個省的所有地方,就連父親去世的前夕,嘴里念叨著的還是妹妹的名字。無論家人去哪里尋找妹妹,但家里,一定得留個人守著。因為妹妹知道家里的電話號碼,也知道家所在的地方。他們想,妹妹要真是被人販子拐走了,說不定能瞅個空往家里打個電話,或者,乘人販子不備逃回來。家里得留個人守電話,留個人等待妹妹回家。
這一等待就是二十多年,這么多年來,他家的電話號碼從沒更換過,無論怎么忙,家里總會有一個人留守,守著那個電話。后來,當?shù)氐碾娫捥柎a升級了,由6位數(shù)升級到7位數(shù),為這事,他母親急得哭了,生怕妹妹再打原來那個號碼,打不通家里的電話。她到電信部門吵過,鬧過,哀求過,要保留自己的6位數(shù)號碼,但電話號碼升級,是全市統(tǒng)一的,電信部門也無能為力,他只得安慰母親,妹妹如果撥打原來的號碼,電話里有語音提示,會指導妹妹撥打升級后的號碼。母親試著撥打原來的號碼,電話里確實有提示,她這才安靜下來。但他知道,這種語音提示保留不了多長時間,以后就不會提示了。
漸漸的,他事業(yè)成功,有了自己的公司,有了小車,在老街區(qū)的筒子樓找不到停車位,總要將車停在離家很遠的地方。這樣不方便,他就想到搬家。但母親死活不肯離開筒子樓,她擔心女兒回來找不到她。她讓他們搬,說她一個人仍要住在老家里。他哪里能讓母親一個人住在這里,而搬家的心情又迫切,他知道,這么長時間過去了,妹妹是不可能回來了,只得請了公司的一個女職員來冒充妹妹,騙母親。他以為,這么長時間了,母親已經忘了妹妹的長相。女職員往家里打了電話,與母親見了面,管母親叫媽,母親也將她當女兒看,但仍是不肯搬家。他這才知道,無論時間多么久遠,都抹不去子女在母親心中的記憶,母親怎么會不認識自己的女兒呢?
女職員就這樣成了他的妻子,然后結婚生子,但搬家的事,誰也沒再提過。他們家就一直住在筒子樓里,誰也沒嫌過房子簡陋。妹妹失蹤至今,已二十多年,如果妹妹健在,也該有三十多歲了。這二十多年來,家里一直有人,無論多么忙,無論有多么重要的活動,家里總會有一個人留守,等待妹妹的電話,等待妹妹的突然回家。
他和妻子都知道,妹妹是不可能回來了,但他們一直遵循著母親那家中要留人的規(guī)矩,他們知道,只有這樣做,才可以讓母親那顆受傷的心有些許的安慰。
聽著他的講述,我既心酸又感動。一次不幸的事件,徹底改變了一個家庭的生活習慣。家里時時刻刻有人守著,等待著一個不可能回家的人。我猜想,他的妹妹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不然,二十多年來怎么會一直沒有消息。但,這話我不敢說出口。那二十多年的等待,是愛的守候。誰能忍心傷害這種執(zhí)著而偉大的愛呢!
無望而望,無守而守。長長的二十多年的歲月呀,母親的愛,執(zhí)著而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