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把步行說成是乘11路公交,其實正確地說這公交分男女,不應是“11”路,就男的生理特點來說,可能是“111”路,進一步想象如公交線路系統是很發達的話,可以認為是“10101”路。
與以上齷齪思想不同的是,把11月11日作為“光棍節”,把這無意義的數字,卻生動地賦予了現代人對情感的一種的看法。兩個“1”永遠是平行的,雖并站在一起,但永遠不可結合在一起。我是去年才知道有這種所謂的節日,我想這可能是在網絡出后才有的,因為只有在網上人們的思維才如此的活躍,也算這對“電線桿”的一種的引申。
大家都說自己已當光棍好多年了,也不知在法律上或在人們的固有思維上,從多少歲起就開始算光棍的“工齡”。是24歲后還是25后,或者說十八歲后就可以稱為“光棍”我想這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不然電視上有剛滿二十的MM,就去參加什么“婚姻速配”節目,是愛情的娛樂化,還是結婚的可求化,抑或就是光棍的“低齡化”。
事業有成的光棍可以美其名曰“鉆石王老五”,或冠以“單身貴族”名,能稱此級別的可以想象是修煉到了一定程度;而一切平平的只能說是“大齡青年”,或叫著“電線桿”一根,說不定上面還盡貼滿了治療各種性病的小廣告。
“光棍”一詞本是雄性,不過在現代,有半邊天之稱的女同胞也加入此列,前面加個“女”字以于區分。我不太認同這個詞。現在許多廁所不再是畫男畫女來區別男女廁,而是很有藝術的在男廁畫煙斗,女廁畫口紅。所以在此列的女性們,如貼以“后淑女”之名,雅致而現代,又可以區別“男光棍”與“獨身主義”的女性。
現在類似“婚姻速配”節目不像前幾年樣,神州大地遍地開,而取而代之的是“八分鐘的愛情”,“五千人的約會”,這是戀愛的游戲化,愛情也像現代工業化一樣向速度化,集體化,自動化發展,以后男與女在一起不再是“談戀愛”,而是說一句“我們來生產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