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鄉建設一體化是新一輪創業的要求,是黨中央讓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戰略決策的有效實現形式之一。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闡述和部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務時明確提出,要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這是黨中央對統籌城鄉發展提出的新方針和新要求,是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加快農業和農村發展、促進農民富裕的根本途徑,為推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以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為重點的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實行了以農村稅費改革為核心的國民收入分配關系改革,扭轉了長期以來農民負擔過重的局面;實行以促進農村上層建筑變革為核心的農村綜合改革,著力解決農村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深層次問題;推進城鄉戶籍、就業、財稅、金融、社保等方面改革,探索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加快形成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政策體系和惠及農民工的城鄉公共服務體制;推進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在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的基礎上,在有條件的地方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推進城鄉一體化,經濟發展是基礎。要加速城鄉之間的經濟聯系由流通領域擴大到生產領域,形成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堅持區域集中、產業聚集、開發集約、要素集合的原則,推動工業向園區集中、項目向產業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
推進城鄉一體化,規劃是龍頭。要堅持用統籌城鄉發展的理念指導規劃編制,立足區域一體化,打破行政區劃,編制和實施好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生態建設規劃。
城市發展必須以產業發展為支撐,堅持城鎮化與產業協調發展的原則。統籌城鄉發展,要著重統籌城鄉產業發展,將農村產業與城市產業發展統籌考慮,使城鄉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第二、三產業是城市經濟的主體,也是城市建設和功能完善的經濟基礎。在第二產業的發展上,要根據國家的產業政策,多發展新型工業化項目,大力引進對城市產業結構調整能夠起帶動作用、對擴大就業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起帶動作用的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相關項目。扶持產業發展,進一步清除農民進城障礙,降低農民進城門檻,鼓勵農民進城落戶。促進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