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 本報特約記者 張書暢
“在全球市場一路下滑的形勢下,香港的一位投資者卻堅信中國將是從全球危機中第一個復蘇的國家,持這種觀點的不止他一個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3日這樣報道。文章稱,中國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60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以及控制型經濟體系都刺激了人們的樂觀情緒,那就是中國正走在迅速恢復的快車道上。13日,在一系列利好消息刺激下,滬指一舉站上2500點,創下8個月來新高。
13日收盤時,上證綜指上漲了69.48點達2513.70點,漲幅2.8%。美國彭博社評論說,在上個月新的貸款和貨幣供應都創下紀錄、溫家寶總理說中國經濟第一季度的表現比預想要好后,中國的股市達到了幾乎8個月來的最高點。上證綜指今年以來增長了38%,使其成為彭博資訊在全球跟蹤的88家主要股市中表現第二好。文章稱,“股市的上漲增加了人們的樂觀情緒,那就是政府4萬億人民幣的刺激計劃以及創紀錄的新增貸款將刺激這個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在全球衰退中率先復蘇。”中國基金行業咨詢機構Z-BEN Advisors的負責人彼得·亞歷山大在接受彭博社的電視采訪時說:“所有人都在第一季度后展望下半年。我們預測,下半年市場會更堅固。”
法新社13日報道說,中國工業增加值3月份增長了8.3%,這說明中國的刺激措施正在顯現成效。分別顯示基礎設施支出和消費能力的固定資產投資和零售業的數據也在第一季度迅速增長,所有這些都證明,由于中國采取了適當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措施,中國經濟表現得“比預想得要好”。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3日以“刺激計劃見效,中國經濟好轉”為題報道說,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政府高達585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似乎正開始發揮作用,從而加大了這個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走出經濟低谷的幾率。報道援引世界銀行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尼赫魯的話說,“中國不同尋常的地方在于她擁有動員一切機構力量的難以置信的能力。這意味著其經濟刺激措施發揮作用比許多人最初預期的要快。現在人們對刺激計劃正在產生效果越來越有信心。”文章評論說,雖然單單中國狀況的好轉還不足以扭轉全球經濟下滑的勢頭,但考慮到中國是為數不多幾個經濟仍在增長的大國之一,這仍然是個可喜的消息。
但也有分析對“中國經濟已經復蘇”持保留態度。蘇格蘭皇家銀行的經濟學家貝哲民認為,說中國經濟已經觸底并不為過,但觸底并不等于復蘇。英國廣播公司13日報道說,中國的制造業占經濟的40%,由于西方國家受金融危機影響導致需求下降,所以使得中國的制造業受到嚴重打擊。中國的刺激計劃還有大量工作要做,新公布的數據也顯示中國出口行業在繼續萎縮。中國3月份貿易順差185.6億美元,雖然遠遠高于2月份的數字,但不到去年年底時水平的一半。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目標是8%,但許多分析家認為這個數字也就是5%左右。該報道稱,“事實上,溫總理關于中國經濟增長比預想的要好的言論并沒有得到一些分析家的認可,他們認為,在全球經濟持續衰退的情況下,中國也仍將苦苦掙扎。”▲
環球時報2009-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