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我活潑好動,又很黏人。媽媽走到哪兒,我都尾隨其后,像媽媽的一條“小尾巴”。可是,媽媽總有上班的時候呀,這時,我就會在媽媽抱著我、親我的小臉與我告別的時候使出“殺手锏”——揪頭發。用這辦法來挽留媽媽。是再好不過了。而媽媽痛得齜牙咧嘴。只好千方百計地與我“周旋”。雖然最后我總是首先“投降”的,但這“不二法門”——揪頭發,我卻是屢試不爽。而這情景也成為了我與媽媽腦海深處的一個美好的回憶。直到現在。媽媽還常常說:“雖然當時被你揪得挺疼,但是看見你‘計謀得逞后的得意神情。我真哭笑不得……”
今天是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我可以為媽媽做些什么呢?看著媽媽梳頭時兩鬢忽隱忽現的銀絲。我心中有了主意這次還得“揪頭發”!于是,我對媽媽說:“我要給你一個驚喜。”
“什么驚喜呀?”
“給你‘揪頭發。”
“我不要。太疼了!”
“你就信我一回吧。”
于是,我與媽媽的白頭發展開了搏斗。我先從媽媽的頭頂心把頭發分開,再一叢一叢地尋覓著。突然一根白發映入我的眼簾,我輕而易舉地消滅了它。緊接著,下一叢,足有10來根白頭發,這回戰斗可就沒那么簡單了。于是,我一邊唱著自編的進行曲——“殺啊!沖鋒!一個也不留!攻啊,打啊,統統全活捉!”一邊“絞殺”白頭發,一會兒,它們就全被鏟除了。
之后,又發現不少白發,我一鼓作氣全部拔除了。這回,我“戰功累累”啊!媽媽十分激動,說:“有兒子給拔白頭發。真幸福啊!”
看看被我拔除的媽媽的白發。再看看媽媽一臉幸福的樣子,我思緒萬千。世界上的每一個母親都很傻,為孩子熬出了白發還是一臉的微笑,一臉的幸福。是呀,難怪有人說,歲月的道路是用媽媽的艱辛鋪成的;一帆風順、平安的航線是用母親的心血開辟的。
小時候揪頭發是很不應該的。現在我為媽媽拔白頭發,也算是為媽媽做點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該怎么報答我最敬愛的母親?在這兒。我向為我付出無數勞動與汗水的媽媽致敬!
陳小妹老師:“三八”節為媽媽做事,年年做,但是怎樣做得有新意?寫作的時候怎樣才算是立意新穎?我想,周舜韜做到了。從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中找到文章的立足點,有感而發,使得文章不僅僅是為了記敘一件事情,而是借事抒情——這就是此文的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