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輔
龍淵劍相傳是古代最偉大的鑄劍大師歐冶子和另一位鑄劍大師干將聯合打造的絕世神兵。這兩位鐵匠大師聯手,選擇了龍泉的秦溪山下作為據點,在秦溪旁邊鑿了七口井,把溪水引入了井中。他們鑿的七口井,對應著天空中的北斗七星。此井水凈如琉璃,寒如嚴冰,吸取七星之精華,為天下第一寒泉水。隨后歐冶子找來了天下第一的亮石,干將則找來了天下第一的鐵英。兩位大師用了兩年的時間,嘔心瀝血,終于用寒泉、亮石、鐵英這三件寶物鑄成了三把寶劍,一名“龍淵”,二名“泰阿”,三名“工布”。
龍淵排名第一,因七口井的緣故,又稱為“七星龍淵”,如果長久凝望龍淵的劍身,便會產生一種幻覺:好像自己站在了萬丈深淵之前,深淵下面有一條巨大的臥龍正在騰飛。龍淵不但能讓人產生幻覺,而且柔軟無比,能當做褲腰帶系在腰間。臨陣對決之時,便可從腰間抽出。
龍淵劍有這樣的好處,當然天下人人都想要得到。公元前540年,龍淵劍輾轉流落到了楚國。當時的楚國正是楚靈王時代,楚靈王在治國方面沒什么才能,但卻是個“舞林高手”,他最愛干的事情便是把自己打扮成“鳥人”(身上粘滿了五顏六色的鳥的羽毛)在皇宮中翩翩起舞。對于這樣一個舞蹈家來說,“國王”這份職業當然當得不稱職了。
這個時候,原楚國下面一個小小的屬國——吳國,慢慢強大,變得越來越不聽話,而楚靈王卻不理朝政,天天排舞練舞,還大興土木,弄得民不聊生,最后被自己的弟弟搶去了王位。楚靈王的弟弟楚平王即位,楚平王把太子建交給一個叫伍奢的大臣教導,伍奢家功勛卓著,龍淵寶劍當時就在伍家。
太子建漸漸長大,他和爸爸楚平王因為一個女人而起了矛盾,最后兒子和老子兵戎相見,太子建打不過楚平王,便跑路了。楚平王聽信奸臣費無極的話認定是伍奢煽動太子建叛變的,便把伍奢抓了起來殺了。費無極害怕伍奢的兩個兒子報仇,便派出使者去召伍家兄弟入宮,說:“你倆的爸爸因為圖謀叛變已經被抓了,現在大王召你倆馬上入宮,如果肯去,說明你倆和伍奢并不是同謀。如果不肯去,馬上就地正法!”
伍家老二伍子胥對老大伍員說,這肯定是個陰謀,我倆就算去了也只是和爸爸一起被處死,不如逃跑以求報仇。伍員則不同意,他覺得伍家人問心無愧,如果不去,會被天下人恥笑。倆人爭論了一番,最后決定,哥哥伍員入宮,弟弟遠走他鄉。
伍子胥帶著龍淵劍,一路殺了出來,他找到了隱藏在民間的太子建,一起逃到了鄭國。但沒過多久,太子建便病死在了鄭國,伍子胥又無路可走了。無奈之下,他只得再次穿過楚國,逃到吳國去。他經過吳楚兩國邊界昭關時,躲在了一個名叫東皋公的家里。身負家仇的伍子胥心急如焚,一夜之間,頭發和胡子就都愁白了,東皋公見伍子胥一夜之間白頭,模樣全都變了,便馬上帶著他出關了。
伍子胥告別了東皋公,一路狂奔到江邊,卻又沒船渡江,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此時恰好一個漁翁搖著小船過來,伍子胥連忙請求上船,漁翁二話不說,馬上帶著伍子胥過了江。
伍子胥下船之后,謝過了漁翁,漁翁說:“你就是伍子胥吧,昭關上貼著你的畫像!”伍子胥大吃一驚,求漁翁不要告訴別人,漁翁答應了。走了一段路后,伍子胥覺得不太放心,又折回,把七星龍淵解下,對漁翁說:“這把龍淵寶劍是天下第一神兵,在我伍家已經傳了三代了,我現在把它送給您,只求您千萬不要透漏我的消息。”
漁翁接過龍淵,仰天長嘆:“我因為你是忠良之后,才會救你。你既然不相信我,我就用這把龍淵寶劍以示我的誠信和高潔。”說完,漁翁提起龍淵,自刎而死。
伍子胥見漁翁如此剛烈,當下撫尸大哭,然后把漁翁鄭重地埋葬了。伍子胥到了吳國輔佐吳王闔閭,成就霸業,并攻打楚國,為自己家人報了仇。他的仇恨是非常強烈的,楚平王當時已經去世多年,他仍把楚平王挖了出來鞭尸三百。
伍子胥之后,龍淵劍便再沒有出現在史籍中。唯一的一條信息是,到了唐朝,因唐高祖李淵的名字有個淵字,為了避諱,所以龍淵劍便改成了龍泉劍,可見龍淵一直是流傳到了唐朝。唐朝之后,龍淵劍便徹底消失了,但世人都記得無名漁翁的高尚人格,所以龍淵劍也被稱為了“誠信之劍”。
編輯/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