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平
一
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直逼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后妃及大臣,約千余人倉惶西逃,最終落腳古都西安,住進了當地官員為他們在西安南院門修建的行宮里。衣食住行終于有了著落,慈禧太后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這天清晨,慈禧太后剛剛起床,光緒皇帝就過來請安說,西安古都美食非常多,想請她一起走上西安街頭,嘗嘗有名的羊肉泡。自從戊戌變法至今,兩個人的關系一直是水火不容,難得今天光緒皇帝有這樣的心思,慈禧也就同意了。
兩個人在當地官員的陪同下,來到了南院門行宮街口的一家名叫“萬盛祥”的泡饃館。“萬盛祥”新開張不久,店面不大,但據當地官員說,這家的羊肉泡饃還算正宗。當時,西安城已三年大旱,街上到處都是流民餓殍。慈禧太后可不想走得太遠,便聽從光緒的建議,到這家“萬盛祥”嘗嘗這有名的羊肉泡。
然而當他們來到萬盛祥門口的時候,卻發現店門竟然還沒有開。時間已近中午,正是做生意的好時候,門怎么還會關著呢?這不符合常理。慈禧有些不高興,說了一句:“算了,咱們回行宮吧,找個像樣的廚子給咱們做一碗不就行了么。如果這泡饃真的好吃,那你們就養上一群羊,咱們天天吃。”說著就要走。而光緒皇帝卻急切地說:“等一等,朕覺得有點不對勁。”說著,命幾名侍衛將店門擋板一一拆開,一股濃重的血腥味一下子撲了出來。令人恐懼的一幕出現在慈禧面前:萬盛祥老板張金山和他的女兒張巧娘躺在血泊中,張巧娘已經被砍得面目全非,而店內的桌椅也已經被砸得稀爛。
慈禧哪里見過這等場面,一下子昏了過去。光緒皇帝趕忙命人將她抬回行宮,同時下詔,命當地官員速速破案。
經過勘驗,張巧娘已經死了,而張金山卻還活著。他驚魂未定地說,今天一大早他就跟女兒張巧娘起床殺羊煮肉。忽然店外傳進來一陣急促的砸門聲,張金山開了門,幾個蒙面大漢提著刀一下子沖了進來,關上門之后,又是搶錢又是砸店,父女倆蜷縮在墻角嚇得渾身發抖,抱著破財免災的想法,父女倆都一聲不吭,然而幾個大漢還是向他們舉起了刀……
在離自己行宮不足兩百米遠的地方竟然發生了這樣一起滅絕人寰的血案,這不是明擺著不把皇家的威嚴放在眼里么!從驚嚇中慢慢緩過神來的慈禧在了解了兇案發生的經過之后,降下懿旨,命令西安的官員三天之內破案,將兇犯抓獲嚴懲。
官員們哪敢怠慢,又是走訪張金山的街坊鄰居,又是調查與張金山有仇的人,然而兩天很快就過去了案情卻沒有一點進展。慈禧心里的火一下子就冒出來了,大罵他們是酒囊飯袋。是啊,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她帶著皇帝大臣們逃了,她很清楚,如今的朝廷在百姓心目中是怎樣的形象,如今倘若再連這樣一起相對簡單的案件也破不了的話,那朝廷在百姓的眼里可真的就是顏面掃地了。
“明天就是第三天了,這案子到底有沒有希望破了,誰有把握?”慈禧眼露兇光地看著在場的每一個官員,他們都低著頭,身體顫抖,誰都不敢多說一句話。通過這兩天的調查,他們認為這根本就是一起無頭命案,偵辦起來無異于登天入海。
“飯桶,全都是飯桶!”慈禧用力地拍了一下榻上的方桌,罵了一句。“朝廷的臉都讓你們丟盡了,養你們還不如養一群羊。”看到慈禧震怒,官員們的頭埋得更低了。就在這時,坐在慈禧身邊的光緒皇帝忽然起身走到她的面前說:“親爸爸,這樁案子交給朕吧,朕要親自督辦,明天定能抓獲兇犯。”“你這么有把握?”慈禧疑惑地看著光緒。“有把握!”光緒肯定地說。慈禧準了。
光緒轉過身來看著那些官員們,嘆了一口氣說:“你們辦案只盯著與張金山父女有瓜葛的那些人,這根本就斷不了案。殊不知有的時候,你身邊的人,或者你最親的人有可能就是時刻想著要你命的人。”“皇上,您……您的意思是說張金山他?”官員們似乎有些開竅了。光緒皇帝點了點頭說:“走,馬上提審張金山。”說著便帶著官員們離開了,而慈禧的神色卻一下子變了。
二
光緒親自坐堂,與官員們提審張金山,幾番審問之下,張金山果然交代了殺害自己女兒巧娘的事實。
原來,張巧娘自幼體弱多病,常年吃藥,而張金山又好賭,雖然有泡饃館的生意但還是入不敷出。漸漸的,張金山便對張巧娘有了加害之心。那天清晨他對正在燒火的張巧娘舉起了砍刀,在確定巧娘已死之后他便精心偽裝了現場,然后又對自己揮起了刀……
真相果然就是光緒皇帝預想的那樣,這讓在堂官員以及旁聽的百姓們都大吃一驚,嘖嘖稱嘆。“皇,皇上,我殘殺親生女兒,死有余辜,可是當時沒有人看到我行兇,殺人的兇器我又已經沉入了渭河之中,現場也沒有一點漏洞。草民不明白,皇上您,您怎么會斷定我就是殺人兇手的呢?”張金山無比疑惑地問。
光緒皇帝嘆了一口氣,沒有多說什么,只說了一句話:“你張金山殘殺親生骨肉,喪盡天良人倫,其罪當誅。來啊,馬上處以極刑。”十幾分鐘之后,張金山被拉到了西安城郊外砍了腦袋。光緒身邊的一個小太監馬上將這一切報告給了慈禧,慈禧的臉色再次變了,她問站在一邊的榮祿:“咱們的皇帝成功破獲了這起命案,你有何感想呀?”
榮祿回答說:“依臣看來,這不過是皇帝走運,猜對了兇手是誰。如今,朝廷風雨飄搖,為了咱大清,臣等還是泣血請求老佛爺從大局考慮,廢光緒,另立新君。”自從戊戌變法之后,榮祿等大臣一直向慈禧進言,廢黜光緒,慈禧一直猶豫不決。西逃至西安之后,他們再次向慈禧進言,請求她趁時局紛亂之時,盡早解決了光緒,然而慈禧依然猶豫。
聽完了榮祿的話,慈禧重重地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說:“這件事永遠都不要再提了。”“為什么?”榮祿急問。“一般人不容易想到殺害巧娘的兇手會是她的親生父親張金山,可咱們的皇帝卻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一下子就認準了張金山。這真的是你所說的運氣好,猜對了么?不是,絕對不是。這說明咱們皇帝的心里一直都有著這樣的憂慮,他始終擔心著咱們會動他,而我就是他身邊的人,也可以說是他最親的人。正因為心有所想,所慮,他才會去懷疑巧娘最親的人。你說他有著這樣的擔心,能不防范著我們么?如果我們動手未必會有十成的把握呀。所以說這件事永遠都不要再提了。在我眼里他早就不是皇帝了,廢不廢,解決不解決都一樣。”榮祿認可地點了點頭。
第二年,清政府與八國聯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求得了一時的和平。慈禧便帶著光緒和文武大臣以及他們搜刮來的金銀財寶離開西安,返回了北京。七年之后,慈禧和光緒相隔一天死去。
而就在他們死去后不久的一天,一個老人和一個青年女子背著行囊,走在西安的街頭上。人們吃驚地認出來,他們倆一個是張金山,另一個是張巧娘。他們不是都已經死了么,怎么會忽然出現在西安的街頭上,是人還是鬼?慌亂之中有人趕忙報告了官府。幾十名衙役壯著膽子將不知是人是鬼的張金山父女倆抓到了大堂之上。
“你,你們到底是人是鬼?”大堂上的官員問。“是人,我們是人,我們都沒有死。”說著,張金山從懷里掏出了一張金燦燦的圣旨。上面寫著:張金山殺女一案,純屬子虛烏有,張巧娘未死,張金山無罪,官府永遠都不要再追查此案,違者必斬。下面就是光緒皇帝的大印。
又幾年過去,清政府亡了,而張金山的萬盛祥泡饃館的生意卻紅紅火火。人們到這里來,不單是為了吃上一碗正宗的羊肉泡,更為了聽張金山不厭其煩地講他與光緒皇帝之間的那段故事。他說當年的那起所謂的命案其實都是光緒皇帝安排的,那具女尸其實是一個剛剛病死的女子,而被光緒皇帝下令砍去腦袋的也只不過是一個跟自己長得相像的死刑犯。然而他至今也想不明白,光緒皇帝為什么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