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明
金融危機再度襲來,美元趁此機會上漲,非美貨幣或未反彈。
近期外匯市場呈現出了較以往不同的膠著狀態,各主要貨幣都圍繞近期的交易區間來回震蕩。對于任何一種貨幣而言,短期突破區間的上限或者是跌破區間的下限看起來都是一件很難的事,這也表明現在的外匯市場還是缺乏重量級的事件指引。
未來外匯市場會怎樣演繹呢?是繼續在區間內震蕩,還是或突破上限或跌破下限從而進入到一個新的局面?
從目前全球各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央行會議紀要以及各國或各組織聯合會議(如G7會議)后的宣言來看,2009年,特別是上半年全球各區域的經濟前景很不樂觀。金融市場的風險規避情緒依然如舊。在全球低利率以及商品市場和股市樓市繼續低迷的大背景下,大家不用指望什么套利交易能夠大規模的興風作浪。
從2009年1月中旬開始國際金融市場再度爆出問題:花旗銀行、美國銀行和蘇格蘭銀行的巨額虧損只能尋求政府救助,愛爾蘭面臨像冰島一樣的債務危機,希臘和西班牙的主權信用評級降低,而日本政府下調對日本經濟的評估至“迅速惡化”。
諸如此類的重重打擊,讓國際投資者失去對全球金融業的信心,也失去了對非美經濟體能否再次抗住第二波金融危機沖擊的信心。目前第二波金融危機正在演化之中,且對歐洲銀行業產生著巨大的沖擊。就兩波金融危機的演繹過程而言,它們具有明顯的不同的特征。第一波金融沖擊,主要由于房地產泡沫的破裂導致從事高風險業務的投資銀行出現了償債能力風險也即信用危機;第二波金融危機,則主要是由于信用危機導致實體經濟的衰退而導致優質貸款出現不良貸款,以及東歐國家與俄羅斯留給歐洲銀行業的巨額債務面臨的違約風險。
而由于全球銀行業仍未得到實質性的救助,銀行信貸渠道仍然不暢,現在市場流動性很缺,依然波動劇烈。
在第二波金融危機沖擊的大背景下,美元毫無疑問的成為市場中的明星貨幣,在1月19日-2月20日這一個月的交易日里,美元指數不斷突破短期幾個重要的阻力點位,并一度沖高到前期高點88之上。其中美元對歐元漲幅多達800點;美元對英鎊的漲幅最多曾達到1400,點,隨后由于英鎊的超賣反彈,漲幅縮減到目前的700點;而美元對商品貨幣澳元的漲幅也有近600點。
讓人稍感意外的是,第二次金融危機的沖擊并未使得日元再次成為危機中的受益者,日元在此階段也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回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日本經濟的突然迅速惡化以及政治體制的不穩定,使得日元在短期內迅速承壓。其中日元對美元貶值了近8%,而日元對歐元和英鎊則分別貶值了7%和15%。


所以,我仍將保持自金融危機以來對外匯市場走勢的主體判斷,也即美元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保持一個相對的強勢狀態。現階段任何時候談論非美貨幣反轉還是為時尚早,我一直謹慎的對待非美貨幣的反彈,每一次非美貨幣的反彈都是投資者做空的好機會。相信未來仍然還有很多機會可以高位反彈到,時繼續安全的做空。
目前外匯市場膠著的走勢確實給投資者的短期操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這本來就是外匯市場的魅力之所在,我們是沒辦法避免的,唯一可做的就是多點耐心,把握整體趨勢,順勢而為,反彈交易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