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
如同題目中的“烏托邦”,這不僅僅是指這套超級影院所用的產品名字,它更是指所有愛好者心目中那個“完美無缺理想中的超然境界”。
當要打造一間高級影音室設想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個設想,連地點也只有這么一個藍圖。而實際的地點依然是廢墟一片。把自己置身于一個黑暗的空間,我們可以看見的是凌亂的建筑工地,一種茫茫然的感覺伴隨著嘈雜的建筑聲音,而我們只專注于這個空間里。

這是一個專屬的影院會所,業主的要求很簡單,極盡豪華。和普通的公寓房不一樣,將來會作為會所的地下影音室的頂上各種管道錯綜復雜到極點,而且突上突下的屋梁也比比皆是。如果不是專業人員根本都不知道這些管道是用來作什么的,于是我們需要一些規劃。 靚聲靚影的影音系統絕對不是只要搬進好的器材就能實現。真正好的效果在于好的規劃、好的環境、好的搭配、好的調校、好的服務……而器材僅僅是一部分。
上世紀60年代,聽音室的重要性已經引起人們注意。從70年代起,聲學家們對此進行了廣泛研究,并取得不少成果。在此基礎上,有關國際組織和各主要國家都形成了自己的設計標準文件,用來交流視聽室和監控室的聲學設計,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既然房間對音質的影響有利有弊,那么,無論哪一類聽音室,在“揚長避短”這一點上就必然存在著共同點。這一共性形成了對聽音室的一些基本要求:
1.噪聲要小,隔聲要好
為了避免對最小信號電平的掩蔽,室內各種設備和設施本身的噪聲要小,室中的墻門隔聲性能要好。一般,室內的總噪聲電平至少要低于最小聽音電平10dB以上。具體低到什么程度,取決于節目源的最低電平和重放的最高電平。有關標準推薦低于NC-25曲線或35dBA。
2.要控制駐波
作為專業標準的視聽室,最大容積推薦值一般都在150m3一下(約50m2上下)。家庭聽音室往往更小些,一般在20m2上下。但從聲學上說,都屬于“小房間”之列。“小房間”的最大問題之一,便是300~500Hz以下存在著由駐波引起的房間共振。如果不加以適當控制,就會產生明顯的音染,這是目前家庭聽音室音質不佳的主要原因。 為了減小駐波音染,如果可能,房間體積應選得大一些。同時,房間的尺寸比例要適當。另外,還要注意加強對這些頻率的吸聲或擴散處理。這樣就有利于減小駐波引起的音染。
3.混響要適當
房間的混響,對音質有利也有弊,因此混響要適當。對音樂廳這樣的“大房間”是這樣,對家庭聽音室這樣的“小房間”同樣如此。所謂“適當”,就是混響“過長”不好,“過短”也不好,這是用聽感很容易分辨的。于是必然存在著一個“長”與“短”之間的折衷值,這就是所謂“最佳混響時間”。


4.抑制有害回聲
從物理學的概念看,所有室內反射聲都可叫回聲。有的回聲與直達聲相融合,不分彼此。有的回聲則與直達聲不相融合而可被單獨聽到。后者一般都是有害的回聲,因為它們影響了室內聲音的清晰度,還容易分散聽者注意力,或容易產生聽覺疲勞。
整個視聽室的設計過程比較復雜,根據上面的方針,我們需要做大量的控制、論證、計算,還有材料的選擇、采購,其間遇到的變數,就交給專業人士去負責好了。
由于原始房間非常不規整,特別是前面,我們需要對四周的墻面進行處理,幕布這一面需要有平整的懸掛幕布的空間,同時,在墻體填充了吸音材料,用特制穿孔板覆蓋,通過計算,根據要求來減少房間的直角角落。兩個側墻也不是平行,目的也是為了減少來回反射。
對于畫面效果而言,墻面當然以黑色最為理想,但作為一個會所,整個環境的美觀顯然是客戶更看重的一環。于是顏色選用了深棕色,就如同文中開始的效果圖中所顯示的效果,大家可以感覺到溫馨舒適的感覺。
在頂面的燈光上,采用白色燈箱片內藏日光燈的方式。這樣可以使燈光泛開,減少點光源對畫面或者觀看者的影像。
這是B面的立面圖,銀灰色橫紋軟包,和柚木飾面,間隔排列,這些是相對于視聽位置來排布,需要吸音和擴散相配合,使得每個頻段擁有比較一致的響應。
在銀灰色橫紋軟包中間離縫中以不銹鋼裝飾條修飾,中間嵌入深柚木花格裝飾燈,在柚木飾面中以三角形凹巢柚木飾面內嵌冷光射燈。整個風格典雅高貴,但也不像普通電影院黑漆漆的一片。
大家還可以注意頂部,很多愛好者的視聽室裝修為了在頂部做一些處理,會將一些樣子奇奇怪怪的擴散吸聲材料安裝在頂部,當然作為個人家庭也可以接受,但作為會所,首先要考慮效果,然后又要美觀,再則要考慮和頂上各管道的兼容,我們一定要有一個綜合性的同時又是簡潔的方案。以每個臺階基礎,通過計算,在這個環境里做5度斜度的吊頂會讓聲音到視聽者的相位吻合。


全套FOCAL極品喇叭
前置為Alto Utopia Beryllium,中置也是Utopia中置,環繞為SR1000BE掛壁揚聲器。
經常會有人提到某某產品是HIFI箱或者AV箱的說法。我們認為音箱本身是不存在HIFI或者AV的界定。好的音箱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高度還原輸入信號。對于音樂也好、電影也好,正確的還原都是真理。如果建立在相同的預算下,來配一套HIFI和AV,那么HIFI只有兩聲道,而AV要5.1甚至7.1,還要配視頻產品,顯然每個聲道的品質及不上HIFI。于是國內開始蔓延一種觀念,HIFI要比AV音質好。然而這顯然是一種狹隘的理解,多聲道系統并不是因為它“多聲道”而音質差,只要以高品質去要求,當然會有非常完美的效果。
一體化“快思聰”控制系統
中控系統對于家庭影院顯得非常重要,對于一件件復雜的設備,很少有用戶會很熟悉地操作。如果不會操作,那再高級的影院也顯得毫無意義。特別是這樣一個影院會所,把所有播放設備都放置在中控室的情況,那更不可能每次為了調節音量而去另外一個房間了。除了對影院系統的控制,對于視聽室內燈光,電動吊架的控制也可以融為一體。當所有的設備產生連動的時候,通常是最美妙的時刻。
快思聰是影音設備與家居結合得最好的控制系統,把所有需要控制的設備通過編程的方式嵌入到智能控制的中央處理器中,以達到更加人性化的影音體驗。設計師相信這就是未來影院娛樂的發展方向。
全套CHORD放大器
對于英國CHORD這個品牌,我們又愛又恨。它是英國少數真正屬于High-End級數的音響廠家,它的聲效、造工及售價毫無疑問的屬于High-End級數,所以能一擁而后快之的人不多,這次的這套和弦的前后級器材售價超過30萬元。包括環繞聲前級DSP8000R,兩聲道純后級SPM 1200E,以及SPM2400五聲道純后級,罕有的以兩聲道的規格去制作家庭影院的多聲道的產品。所以其音效十分超群,令人印象難忘,即使只是試過,作為一個發燒友也是一個珍貴經歷。整套家庭影院沙發,電動投影機吊架當不用的時候可以把投影機隱藏。
雖然這個影院的建造已經過去了一段日子,它給腦海中留下的印跡也漸漸淡去,可是最近在和一位年輕愛好者的交流后,我們覺得還是有必要來總結一下那段的工作,不僅僅是來回憶那份甘苦,也是給在這條發燒之路上珍貴的漸行者的一種鼓舞。
當歲月把那份天真的激情漸漸磨光了的時候,一些年輕的愛好者如同一面面鏡子一般照射出前人的足跡,也許有必要給他們一些鼓舞的素材。當然不希望發燒的目的是一種攀比和彰顯,當真正愛好音樂,電影,繼而思考這些藝術載體所要表達的人生道理和人生哲學,然后進一步去用文學的方式,藝術的方式去和人們做一個交流,那么“發燒”可能也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了。
器材配置
前置音箱:Focal Alto Utopia Beryllium
中置:Focal Centrale Utopia Beryllium
側環繞:Focal Electra SR 1000 Be
后環繞:Focal Electra SR 1000 Be
超低音:Velodyne DD-12 X 2
AV前級:CHORD DSP 8000R
兩聲道后級:CHORD SPM 1200E
多聲道后級:CHORD SPM 2400
投影機:SIM2 HT305E
幕布:Stewart123寸灰鷹
播放機:PIONEER 989
喇叭線:AQ FLX 15/4
HDMI線: AQ HDMI-3
低音炮線:AQ蛟腹蛇
中控系統:Crestron
當要打造一間高級影音室設想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個設想,連地點也只有這么一個藍圖。而實際的地點依然是廢墟一片。把自己置身于一個黑暗的空間,我們可以看見的是凌亂的建筑工地,一種茫茫然的感覺伴隨著嘈雜的建筑聲音,而我們只專注于這個空間里。
這是一個專屬的影院會所,業主的要求很簡單,極盡豪華。和普通的公寓房不一樣,將來會作為會所的地下影音室的頂上各種管道錯綜復雜到極點,而且突上突下的屋梁也比比皆是。如果不是專業人員根本都不知道這些管道是用來作什么的,于是我們需要一些規劃。 靚聲靚影的影音系統絕對不是只要搬進好的器材就能實現。真正好的效果在于好的規劃、好的環境、好的搭配、好的調校、好的服務……而器材僅僅是一部分。
上世紀60年代,聽音室的重要性已經引起人們注意。從70年代起,聲學家們對此進行了廣泛研究,并取得不少成果。在此基礎上,有關國際組織和各主要國家都形成了自己的設計標準文件,用來交流視聽室和監控室的聲學設計,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既然房間對音質的影響有利有弊,那么,無論哪一類聽音室,在“揚長避短”這一點上就必然存在著共同點。這一共性形成了對聽音室的一些基本要求:
1.噪聲要小,隔聲要好
為了避免對最小信號電平的掩蔽,室內各種設備和設施本身的噪聲要小,室中的墻門隔聲性能要好。一般,室內的總噪聲電平至少要低于最小聽音電平10dB以上。具體低到什么程度,取決于節目源的最低電平和重放的最高電平。有關標準推薦低于NC-25曲線或35dBA。
2.要控制駐波
作為專業標準的視聽室,最大容積推薦值一般都在150m3一下(約50m2上下)。家庭聽音室往往更小些,一般在20m2上下。但從聲學上說,都屬于“小房間”之列?!靶》块g”的最大問題之一,便是300~500Hz以下存在著由駐波引起的房間共振。如果不加以適當控制,就會產生明顯的音染,這是目前家庭聽音室音質不佳的主要原因。 為了減小駐波音染,如果可能,房間體積應選得大一些。同時,房間的尺寸比例要適當。另外,還要注意加強對這些頻率的吸聲或擴散處理。這樣就有利于減小駐波引起的音染。
3.混響要適當
房間的混響,對音質有利也有弊,因此混響要適當。對音樂廳這樣的“大房間”是這樣,對家庭聽音室這樣的“小房間”同樣如此。所謂“適當”,就是混響“過長”不好,“過短”也不好,這是用聽感很容易分辨的。于是必然存在著一個“長”與“短”之間的折衷值,這就是所謂“最佳混響時間”。
4.抑制有害回聲
從物理學的概念看,所有室內反射聲都可叫回聲。有的回聲與直達聲相融合,不分彼此。有的回聲則與直達聲不相融合而可被單獨聽到。后者一般都是有害的回聲,因為它們影響了室內聲音的清晰度,還容易分散聽者注意力,或容易產生聽覺疲勞。
整個視聽室的設計過程比較復雜,根據上面的方針,我們需要做大量的控制、論證、計算,還有材料的選擇、采購,其間遇到的變數,就交給專業人士去負責好了。
由于原始房間非常不規整,特別是前面,我們需要對四周的墻面進行處理,幕布這一面需要有平整的懸掛幕布的空間,同時,在墻體填充了吸音材料,用特制穿孔板覆蓋,通過計算,根據要求來減少房間的直角角落。兩個側墻也不是平行,目的也是為了減少來回反射。
對于畫面效果而言,墻面當然以黑色最為理想,但作為一個會所,整個環境的美觀顯然是客戶更看重的一環。于是顏色選用了深棕色,就如同文中開始的效果圖中所顯示的效果,大家可以感覺到溫馨舒適的感覺。
在頂面的燈光上,采用白色燈箱片內藏日光燈的方式。這樣可以使燈光泛開,減少點光源對畫面或者觀看者的影像。
這是B面的立面圖,銀灰色橫紋軟包,和柚木飾面,間隔排列,這些是相對于視聽位置來排布,需要吸音和擴散相配合,使得每個頻段擁有比較一致的響應。
在銀灰色橫紋軟包中間離縫中以不銹鋼裝飾條修飾,中間嵌入深柚木花格裝飾燈,在柚木飾面中以三角形凹巢柚木飾面內嵌冷光射燈。整個風格典雅高貴,但也不像普通電影院黑漆漆的一片。
大家還可以注意頂部,很多愛好者的視聽室裝修為了在頂部做一些處理,會將一些樣子奇奇怪怪的擴散吸聲材料安裝在頂部,當然作為個人家庭也可以接受,但作為會所,首先要考慮效果,然后又要美觀,再則要考慮和頂上各管道的兼容,我們一定要有一個綜合性的同時又是簡潔的方案。以每個臺階基礎,通過計算,在這個環境里做5度斜度的吊頂會讓聲音到視聽者的相位吻合。
全套FOCAL極品喇叭
前置為Alto Utopia Beryllium,中置也是Utopia中置,環繞為SR1000BE掛壁揚聲器。
經常會有人提到某某產品是HIFI箱或者AV箱的說法。我們認為音箱本身是不存在HIFI或者AV的界定。好的音箱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高度還原輸入信號。對于音樂也好、電影也好,正確的還原都是真理。如果建立在相同的預算下,來配一套HIFI和AV,那么HIFI只有兩聲道,而AV要5.1甚至7.1,還要配視頻產品,顯然每個聲道的品質及不上HIFI。于是國內開始蔓延一種觀念,HIFI要比AV音質好。然而這顯然是一種狹隘的理解,多聲道系統并不是因為它“多聲道”而音質差,只要以高品質去要求,當然會有非常完美的效果。
一體化“快思聰”控制系統
中控系統對于家庭影院顯得非常重要,對于一件件復雜的設備,很少有用戶會很熟悉地操作。如果不會操作,那再高級的影院也顯得毫無意義。特別是這樣一個影院會所,把所有播放設備都放置在中控室的情況,那更不可能每次為了調節音量而去另外一個房間了。除了對影院系統的控制,對于視聽室內燈光,電動吊架的控制也可以融為一體。當所有的設備產生連動的時候,通常是最美妙的時刻。
快思聰是影音設備與家居結合得最好的控制系統,把所有需要控制的設備通過編程的方式嵌入到智能控制的中央處理器中,以達到更加人性化的影音體驗。設計師相信這就是未來影院娛樂的發展方向。
全套CHORD放大器
對于英國CHORD這個品牌,我們又愛又恨。它是英國少數真正屬于High-End級數的音響廠家,它的聲效、造工及售價毫無疑問的屬于High-End級數,所以能一擁而后快之的人不多,這次的這套和弦的前后級器材售價超過30萬元。包括環繞聲前級DSP8000R,兩聲道純后級SPM 1200E,以及SPM2400五聲道純后級,罕有的以兩聲道的規格去制作家庭影院的多聲道的產品。所以其音效十分超群,令人印象難忘,即使只是試過,作為一個發燒友也是一個珍貴經歷。整套家庭影院沙發,電動投影機吊架當不用的時候可以把投影機隱藏。
雖然這個影院的建造已經過去了一段日子,它給腦海中留下的印跡也漸漸淡去,可是最近在和一位年輕愛好者的交流后,我們覺得還是有必要來總結一下那段的工作,不僅僅是來回憶那份甘苦,也是給在這條發燒之路上珍貴的漸行者的一種鼓舞。
當歲月把那份天真的激情漸漸磨光了的時候,一些年輕的愛好者如同一面面鏡子一般照射出前人的足跡,也許有必要給他們一些鼓舞的素材。當然不希望發燒的目的是一種攀比和彰顯,當真正愛好音樂,電影,繼而思考這些藝術載體所要表達的人生道理和人生哲學,然后進一步去用文學的方式,藝術的方式去和人們做一個交流,那么“發燒”可能也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了。
費用情況
影院設計:3萬
影音設備:80萬
安裝調試:2.5萬
影院沙發:3.5萬
聲學處理材料:7萬
智能控制系統:12萬
普通裝修材料:6萬
裝修施工人工費用:1.8萬
設計人員介紹
曾銘淵
曾先生為愛威影音首席影音顧問,主導設計過頂級家庭影院超過200間,現已是THX II,ISF雙認證的大師級人物。同時也是愛威影音的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