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秋
在漫長的音樂史上,巴赫家族曾經涌現出五十多位音樂家,但是當提到“巴赫”這個名字的時候,人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這個被譽為“音樂之父”、生于1685年的老巴赫。而當說起“小巴赫”的時候,人們也必然會想到那本老巴赫在300年前創作的《初級鋼琴曲集》。作為鋼琴初級教材中復調音樂的鼻祖,“小巴赫”在鋼琴教學中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在2005年之前,鋼琴初級復調教材中,中國復調鋼琴曲集是個空白,最多只能找到像王震改編的《沂蒙民歌》、黎英海改編的《盼紅軍》等零星小曲。2005年5月,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發行了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我國最具權威性的復調大師陳銘志先生的《復調小曲集》,填補了鋼琴初級教材中沒有中國復調作品集的這個空白。
《復調小曲集》是一本程度淺顯、生動有趣,適合鋼琴初學者的復調教材。《小曲集》匯集了3組16首樂曲,都是作曲家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作品。
第一組7首小曲均以民歌為素材寫成,包括《踢繡球》、《打蓮湘》、《畫模型》、《愉快的勞動》、《草原牧歌》、《牧笛》、《舞曲》;第二組4首小曲的主題旋律由作曲家創作,他們是《笛曲》、《對話》、《歌謠》、《追逐》;第三組5首小曲都具有鮮明的標題性,分別是《山歌》、《傾訴》、《諧趣》、《船歌》、《彈唱》。小曲集的三組16首小品除了第一組第七首《舞曲》之外,都具有真正的復調特性。
第一組第五首《草原牧歌》曲調耳熟能詳,這首來自東蒙民歌的旋律在作曲家的筆下變得自由灑脫。
譜例《草原牧歌》:
在那樂曲開頭的變奏結構中,主題并沒有按民歌原型出現,但是音樂中仍然能夠清晰地聽到民歌的旋律。從第9小節開始,主題原型才依次呈示。
第二組的第四首《追逐》,是一首卡農變奏曲,以同樣的旋律在不同的聲部間“追逐”。
譜例《追逐》:

第三組的第四首則根據上世紀60年代廣為流行的歌曲《烏蘇里船歌》改編,樂曲的結構也基本上引用了歌曲原作的結構——從高昂的引子開始進入歌曲主體,然后又回到高昂的引子曲調結束。樂曲的正文時而是三聲部的復調織體,時而用卡農的形式。
陳銘志先生的《復調小曲集》是鋼琴初級階段不可多得的好教材,《小曲集》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它的復調特性,更重要的是作品中所蘊含的大量純正的母語元素,對于中國的琴童來說是不可缺少的藝術養料。三組小曲基本上構成了三個不同的層次,第一組較為容易,第二組適中,第三組相對要難一些。但是在教學實踐中運用這本《小曲集》時卻必須清楚,它有別于為鋼琴教學專門編寫的教材。作為教師,首先要下工夫認真研究每一首曲子,只有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才能根據學生的情況選擇曲目,真正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