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規定養老保險 可隨戶口遷至外地
近日,北京市勞動保障局、北京市財政局聯合公布《北京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辦法實施細則》,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辦理手續、繳費標準、享受待遇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說明。其中,參保人員戶口遷居外埠的,其保險關系連同繳納的保險費本息,可轉入遷入地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該細則從2009年1月1日起實施,至此,北京市養老保險體系覆蓋到了每一位需要參保的群眾。(《京華時報》)
事業單位養老金將下調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證實,“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發,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五省市將作試點。此次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將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下調至與企業一致。目前,超過千億元的事業單位退休費令財政不堪重負。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介紹,2009年將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制度。重點是制訂實施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全面實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做好大學生參加居民醫療保險工作,基本解決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的醫療保障問題,推進解決老工傷問題;開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爭取年底前覆蓋全國10%有農業人口的縣(市、區);繼續推進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試點工作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等各項試點工作;研究制定城市無工作老年居民養老保障辦法。(《重慶晚報》)
海外華僑華人達4800萬
中國新聞社課題組近日發表的《2008年世界華商發展報告》指出,目前,海外華僑華人總數約為4800萬人。若以方言劃分,使用閩南、廣府、潮州、客家四種方言的人,占海外華僑華人總數的八成左右。
在各個歷史時期,華僑華人的地區分布呈現不平衡、動態變化趨勢。當前,亞洲尤其是東南亞地區,華僑華人絕對數量增加,但所占比例卻相對減少。世界其他地區,尤其是北美洲和歐洲,因為華僑華人再移民以及大陸新華僑華人匯入等原因,華僑華人數量迅速增長。
(中國新聞網)
大珠三角地區
成為世界第三大都市圈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表示,包括珠江三角洲9個城市和香港、澳門在內的大珠三角地區的生產總值如按單一經濟體計算,在亞洲僅次于日本、韓國和印度,已成為僅次于紐約都市圈和東京都市圈的世界第三大都市圈。(中國新聞網)
社會保險法征求意見反響熱烈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2008年底向社會全文公布社會保險法草案以來,至2009年2月1日,共收到有關社會保險法草案的意見56194件。人民群眾提出的意見有建議社會保險范圍全覆蓋、建議適當減輕繳費負擔、建議取消或者降低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提高醫療保險待遇水平、農民工應當與城鎮職工享受同樣的社保權利等。(中國新聞網)
中央將接訪
上升為“規定動作”
中央最近提出要求,各地領導干部接待群眾來訪,要做到規范化、制度化。同時,還要求中央和國家機關定期組織干部下訪,了解社情民意,推動中央決策部署,督導解決信訪問題。中央提醒各級各地干部注意形勢變化,尤其注意干部隊伍自身建設,以良好的作風應對復雜局面。(《瞭望新聞周刊》)
扶貧標準上調逾四千萬人受益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決定,從2009年起,我國將貧困線標準從人均年收入786提高至1067元;扶貧開發的目標人群將由1497萬增加到4320萬人,占全部農村人口的4.6%。
據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國農民平均水平”已被列入未來12年扶貧開發工作的奮斗目標之一。2008年我國的絕對貧困線為人均年收入786元,人均年收入786元至1067元之間的為相對貧困人口,又稱低收入人口。從2009年起,我國將取消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區別對待的政策。扶貧開發的首要對象從沒有解決溫飽的絕對貧困人口調整為人均年收入在1067元以下的全部人口,并對其全面實施扶貧政策;扶貧開發的首要任務,是盡快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溫飽并實現脫貧致富。(《人民日報》)
社科院報告反映社會價值新挑戰
近七成人認為
“善良正直的人常吃虧”
中國社科院《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研究報告》提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深刻變化,社會價值觀越來越多樣化,“一切向錢看”的價值取向明顯,社會風氣面臨諸多問題。報告提醒,這種挑戰對我國社會和諧穩定的影響是深層次的,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與物質利益成為普遍價值追求相對應,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社會在總體上執守著道德底線,但同時,社會風氣也面臨諸多問題。
調查顯示,一方面,“信用”和“知恩圖報”的同意率高達98%和95%,說明我國社會還保持了一些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另一方面,有69.8%的人同意“善良正直的人常常吃虧”,84.5%的人同意“有關系或后臺硬,要找份工作不是件難事”,反映了社會風氣方面存在嚴重問題。同意“人生就是應該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的人也達到了54.6%。
(《中國青年報》)
中國十大壽星揭曉
2008年中國十大壽星揭曉,年齡最長的壽星是新疆喀什的薩迪克·薩伍提,維吾爾族人,生于1887年8月9日,今年122歲。年齡最長的女壽星為新疆烏魯木齊的買合甫·孜汗,維吾爾族人,生于1890年6月15日,今年119歲。
據了解,十大壽星平均年齡117.1歲,均生于1893年4月以前,都跨越了三個世紀。
十大壽星帶有共性的長壽秘訣主要有五條:一是心態平和,順其自然,不苛求,不攀比,不埋怨;二是生活規律,喜歡勞動,定時作息;三是心地善良,待人寬厚,樂于助人;四是家庭和睦,子女孝順;五是遠離喧囂,環境幽雅,居室簡單,大多數壽星居住在農村的磚瓦或土木平房。(《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