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琪
三十年前,我剛參加工作不久,組織上派我和另一位同志去北京搞調查。通知來得很急,第二天就要出發,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趕著去買車票,第二件事便是拿著單位介紹信去糧食管理所換全國糧票。因為去北京是出省了,必須要有全國通用糧票。那時還是計劃經濟時期,吃飯都得要糧票,而要去外地,全國糧票更是一張不可缺少的通行證。
第二天一早登上火車,在車上和同事舍不得用糧票買飯吃,就用從家里帶來的幾個饅頭對付了一天。經過一天一夜,火車到達北京,我們倆決定下車后先找家飯店好好吃頓早飯。不料,在我掏錢和糧票準備買早飯的時候,才發現出差前換的那張10斤的全國糧票不見了。沒有全國糧票,我和同事在人生地疏的北京還不得餓死?想到這兒,我的兩條腿直打顫兒,大冬天的,冷汗也從額頭上下來了。同事知道我弄丟了我倆在北京這一個星期吃飯要用的10斤全國糧票,瞬間就變了臉色,一言不發。后來他好像想起了什么,在身上左掏右摸的,居然掏出一張5斤票面的全國糧票來。比我年長好幾歲的同事告訴我說,這張5斤全國糧票是他前幾次去外省出差時積攢下來的,這次來北京前的那個晚上,他媳婦怕我換的那10斤糧票不夠我們這兩個大肚漢在北京吃的,就將這張5斤的全國糧票悄悄揣進了他衣袋里。也多虧了他媳婦留了個心眼,我和同事才沒在北京餓死或是一路討飯回老家去。
可這張5斤的全國糧票要讓我和同事倆人在北京吃一個星期,其難度可想而知。所以,我們在北京只能做兩件事,第一是趕緊抓緊時間趁早把事辦完,早點回家。第二是勒緊褲腰帶,能省一頓是一頓,能少吃一碗飯就少吃一碗飯。此后在北京的那幾天,早飯基本上全免了,午飯來兩個饅頭就菜,晚上再弄碗稀飯喝喝,喝完了就上床睡覺,不然時間一長肚子鬧得慌,沒法睡著。
就這樣,在北京呆了五天,并提前一天把事辦完了。來北京前,我倆本來還計劃等辦完公事好好在北京玩兩天的,可現在總不能空著肚子逛北京吧。第六天一早,我們就登上了回家的火車。到這時,那5斤全國糧票也用沒了,沒有糧票有錢也買不到吃的,我和同事只好在火車上餓了一天一夜。一到家,我什么話也沒說,先盛了滿滿兩大碗飯吃了個飽,畢竟長這么大還從未如此挨過餓。
幾天后,我特地讓母親做了幾個菜,請那位和我一塊去北京的同事一家過來吃了頓飯。這么做,一來是表示因我的失誤而讓這位同事和我在北京一道挨餓的內疚,二來也感謝因為他媳婦的細心才沒讓我倆在北京餓死。至于去北京前我換的那張10斤的全國糧票,原來是被我放在家里的存折中,上火車前又忘了帶。這張全國糧票,一直保存到現在,看到它,我就會想到糧食的珍貴,更為今天豐衣足食的生活而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