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彭博社20日報道,由于全球都在壓低需求,作為中國最大的交易博覽會,第105屆廣交會第一期130.3億美元的成交量比6個月前下降了將近21%。本期到會境外采購商共計82520人,比上屆下降了5.4%。報道稱,來自歐盟、日本、澳大利亞和美國的訂單分別下降了39%、37%、11.2%和5%。但組織者表示,中國出口企業與一些新興經濟體的成交量卻有所上升,比如與阿根廷、印度和東盟國家的成交量就分別上升了16.6%、9.7%和4.5%。
路透社評論說,受金融危機打擊的中國出口商說,盡管價格更加便宜,但來自西方的訂單卻依然不足。盡管出口下滑勢頭似乎在減緩,但在廣交會上的2.2萬家中國制造商卻為爭奪少之又少的西方訂單而展開激烈的競爭。阿爾及利亞建筑材料采購商凡迪·利亞德說:“對采購商來說,如今有更多的機會。以前,中國的供應商對少于5個貨物集裝箱的訂單會冷冷地一口回絕,可現在,即使只有一個集裝箱的訂單他們也搶著要,銷售商如今更加殷勤了。”盡管中國的出口下降速度有所放緩,但許多西方的采購商似乎還想著價格再降,他們更多地采取等等看的態度。來自也門的白色家電采購商阿爾哈維說,今年開始,中國制造的洗衣機和冰箱的價格已經下降了10%左右,但即使這樣,他的采購量也只有去年10月份的1/3。他說:“我們現在不太放心,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明天的價格將是多少。不要訂大單,要訂小單,這樣可以防止價格的進一步下降,風險太大了。”
盡管訂單減少,但深圳一家專門生產電子產品的工廠的推銷員高先生說,“我們仍然保持著樂觀態度,我們堅信會回到以前的生產水平,不過至少是在明年。”▲(張貴余)
環球時報200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