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彰 陳建和
2009年年初,國務院新聞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部、工商總局、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等七部門即召開會議,發起了聯合抵制互聯網低俗之風的專項行動。
據有關報道,現已關閉嚴重違法違規網站1635家,淫穢色情博客217個,公開曝光批評網站86家,刪除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400多萬條,公安機關立案偵辦網絡淫穢色情違法犯罪案件95起、成功破獲47起。包括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等門戶網站在內的一批曾經發布低俗內容的大型網站紛紛公開道歉并著手整改。此舉引起強烈反響,得到社會各界包括廣大網民高度評價。網上調查顯示,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此舉是得民心、順民意的,同時,也得到作為從事互聯網上網服務的網吧行業廣大從業者的支持和歡迎。對于抵制互聯網低俗之風對網吧行業有何積極影響,筆者以為:
一、從源頭整治,有利于為網吧正名
大家知道,目前社會上對網吧的偏見大都與互聯網內容有關。而互聯網上的確有大量不良信息存在,其中最主要的是低俗內容。相關部門對何為低俗內容列出了十三種,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蔡名照概括為;
(1)不符合法律法規的內容,包括宣揚血腥暴力、兇殺、惡意謾罵、侮辱誹謗他人的信息;
(2)容易誘發青少年不良思想行為和干擾青少年正常學習生活的內容,包括直接或隱晦表現人體性部位、性行為,具有挑逗性或污辱性的圖片、音視頻、動漫,文章等,非法的性用品廣告和性病治療廣告,以及散布色情交易、不正當交友等信息;
(3)侵犯他人隱私的內容,包括走光、偷拍,露點,以及利用網絡惡意傳播他人隱私的信息等;
(4)違背正確婚戀觀和家庭倫理道德的內容,包括宣揚婚外情、一夜情,換妻等信息。
這些東西確實有害,可惡!但網吧只不過是一個為人們提供上網服務的場所,既不是這些不良信息和低俗內容的制造者,也不是故意傳播者,更無法對其加以有效控制。而一些對互聯網不太了解的人只要聽說是在網吧上網受到不良信息內容的影響,就會怪罪于網吧,好像這些東西都是網吧制造出來的,使網吧說不清,道不明。
其實,網吧是最怕網上有這些東西的,因為它會給網吧帶來很多麻煩。由于網上低俗信息多通過一些違法違規網站發出,這次專項整治首先從網站查起,并分別強調了網絡媒體、電信傳輸、監管部門的責任,對網吧來說,可以說是抓住了源頭,客觀上在一定程度能為網吧洗涮不白之冤,免得網吧代人受過,網吧何以不舉雙手贊成呢?
二、減輕網吧為防止上網者瀏覽不良網上內容帶來的監管負擔
互聯網上大量不良信息的存在,賦予了網吧沉重的社會責任,并迫使管理部門把一部分監管職能轉嫁給了網吧。比如按照《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規定:網吧“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應當實施經營管理技術措施,建立場內巡查制度,發現上網消費者有《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八條所列行為或者有其他違法行為的,應當立即予以制止并向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舉報”;“應當對上網消費者的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進行核對、登記,并記錄有關上網信息”;“應當依法履行信息網絡安全、治安和消防安全職責,不得擅自停止實施安全技術措施”。要落實這些規定,網吧必須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稍有疏漏,還會受到行政處罰。
筆者曾了解到,為了避免到網吧上網者瀏覽到不良信息,有的網吧經營者花很大精力將那些不良網站的地址封堵起來,還將這些地址提供給其他網吧進行集體封堵,這樣做雖然起了一些作用,但對網吧來說花費的精力太大,也不可能全部封堵,且很難堅持。全面抵制網絡低俗的專項行動使互聯網得到凈化,無疑能讓網吧經營者省了許多心,減少網吧因上網者瀏覽不良網站而連帶受罰的機率。
三、減少機器中毒機率有利于網吧設備系統的維護
經常上網的人都知道,互聯網上一些低俗淫穢的信息往往是病毒綁定的對象。病毒的制造和傳播者也常利用淫穢畫面作誘餌,吸引人們的眼球,讓點擊者中招。由此產生的“網絡陷阱”比比皆是。有不少網吧因此而造成系統癱瘓,甚至不得不停業維護。比如所謂“艷照門”事件發生后,網絡里到處都是“艷照門”的消息及鏈接地址,不少網站都以此來提高點擊率,很多病毒便在網頁上鏈接傳播。上網者一旦點擊“艷照”網頁或者下載“艷照”,病毒都會輕易地感染電腦。特別是網吧,最容易大面積感染。許多網吧的網管為此叫苦不迭。
互聯網上還會經常出現一些蠕蟲病毒,其最大的誘惑在于能夠散播不堪入目的淫穢圖片。它會將一些免費的黃色圖片放置在您的Web瀏覽器及互聯網聊天工具的客戶端上,讓您不想看也不行,其網頁會越關越多,直到死機重啟。令許多網吧的網管們頭疼。
還有QQ傳播黃色圖片,其中隱藏大量“木馬”、“機器狗”等病毒,不僅會使網吧因上網者瀏覽這些圖片而受到處罰,還會造成機器中毒,影響正常經營。每當互聯網出現大量淫穢內容,就會預示病毒開始泛濫。網吧老板經常為此提心吊膽。現在網絡少了這些低俗內容,網管的工作量將大大減輕,網吧老板睡覺也會安心多了。
四、可以從正面提高網吧人氣
不可否認,互聯網上的低俗內容可引起上網人員的好奇心,增加網上點擊率和網吧上座率,有些網吧想借此提高網吧的人氣。但必須認識到,這同時也增加了網吧的經營風險,特別是敗壞了網吧的名聲。
從長遠看,對網吧行業的健康發展是極其不利的。應該看到,現在有很多人對互聯網有抵觸,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不慣網上的低俗內容:對網吧有偏見,認為是網吧在集中傳播不良信息。互聯網存在大量的低俗內容,實際上是起到了把很多想上網的人拒之門外的作用。尤其是年齡稍大的人明顯存在這種“拒網”更“拒網吧”的心理。
筆者就聽到幾個人說過,其實他們也很想讓孩子上網,甚至自己也想學上網,但聽說網上有許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就打消了這個念頭。特別是聽說網吧情況很糟,連網吧的門都怕進。現在,互聯網已成為國家振興的重要標志和手段。在信息化時代,人們大多是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如果網上低俗之風被整肅,呈現出一個既豐富多彩又清潔健康的網絡環境,讓人們進網吧尤如進超市的感覺,來網吧上網的人勢必會更多。現在許多地方開辟“綠色網吧”,也正是想營造這樣的上網環境,讓包括廣大未成年的青少年在內的更多的人能到網吧上網。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互聯網上低俗內容存在已久。觀念的差異、利益的驅動、外界的干擾,不和諧之音的爭執還將持續。抵制低俗之風任重道遠。網吧人真誠地希望整治互聯網低俗內容行動不會成為一陣之風。中宣部部長劉云山同志在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工作會議中強調“要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堅持不懈地把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引向深入,鞏固和擴大已有成果,努力把互聯網建設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沿陣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平臺、促進人們精神文化生活健康發展的廣闊空間”的講話,正寄予了我們這種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