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怡士
無公害肉雞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無公害標準及規范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證書,并允許使用無公害標志的未經加工或者初加工的肉雞產品。無公害肉雞生產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場地環境
1. 雞場應選址在地勢高、干燥、采光充足和排水良好的區域,周圍3千米內無大型化工廠、礦場等污染源,距其他養殖場至少1千米以上,雞場也不可建在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區內。距離干線公路、村鎮居民點1千米以上,因村鎮居民區散養雞群多,容易導致疾病傳播,不利于雞群防病。
2. 雞場應嚴格執行生產區與生活區相隔離的原則,凈道和污道要分開,防止污染和疫病傳播。
3. 雞舍內墻表面應光滑平整,墻面不易脫落、耐磨和不含有毒有害物質,地面和基礎最好為混凝土結構,防止鼠打洞進入雞舍,防止雞啄食地面。雞舍所有開口處都應用孔徑為2厘米的鐵絲網封閉,不應留有任何鳥類或野生動物進入雞舍的方便之處。
二、環境衛生條件
1. 雞舍清理、消毒后應至少空舍2周再進雞,應選擇對人和雞安全、沒有殘留毒性、對設備沒有破壞的消毒劑。
2. 雞場的消毒范圍包括雞舍、孵化室、育雛室、用具、飲水、飼料加工廠,以及雞舍周圍環境、道路、交通工具和工作人員。
3. 雞舍周圍環境每2~3周用生石灰或2%火堿溶液消毒1次,場內周圍及污水池、積糞坑、下水道出口每1~2個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要經常對蛋箱、蛋盤、喂料器、孵化器、孵化盤、出雛盤、清掃和運輸工具進行消毒。
4. 雞場門口設消毒池和消毒間,進出車輛應經過消毒池,所有進場人員要腳踏消毒池,消毒液應定期更換。外來人員不應隨意進出生產區,進入需消毒、更換工作服。
三、飼料和飼料添加劑
1. 一定要保證所用飼料原料、飼料添加劑、預混料的質量,發霉、變質、結塊及異味的飼料均不能使用。
2. 禁止在飼料和飲水中添加禁用的藥物,禁止使用激素類、安眠鎮靜類藥品等作肉雞促長劑,禁止用抗生素濾渣作飼料原料,制藥工業的副產品也不能在肉雞生產上使用。
3. 飼料及飼料原料不得與有毒有害物品混裝、混運,儲藏飼料的場所要干燥、通風、衛生,消滅蒼蠅、老鼠等。不允許將飼料、藥品、消毒藥、滅鼠藥、滅蠅藥或其他化學藥物堆放在一起。在生產不同藥物添加劑的飼料產品時,對所用的生產設備、工具、容器應進行徹底清理,用于包裝、盛放原料的包裝袋和包裝容器也必須無毒、干燥、潔凈,避免交叉污染。
四、獸藥使用
1. 無公害肉雞生產在正常情況下禁止使用任何藥物,治療患病肉雞必須憑臨床獸醫處方用藥。使用的獸藥有休藥期規定的,應準確計算停藥時間,并嚴格執行休藥期。建立并保存患病肉雞的治療記錄,包括患病肉雞的舍號、發病時間及癥狀、治療用藥的經過、療程、所用藥物的商品名稱及有效成分。
2. 禁止使用未經國家畜牧獸藥行業管理部門批準的用基因工程方法生產的獸藥,禁止使用人用藥,禁止將原料藥直接添加到飼料及動物飲水中或直接飼喂動物。提倡使用無毒副作用、無藥物殘留的中草藥制劑、微生態制劑、有機酸制劑、酶制劑等。
五、免疫
1. 肉雞養殖場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選用適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做好疫病預防接種工作。
2. 疫病監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要求,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定期對無公害家禽養殖場進行疫病監測,確保禽場無傳染病發生,其中重點監測禽流感、雞新城疫、雞白痢、傷寒等高致命性禽病。
六、生產檔案
1. 肉雞飼養場應建立一系列相關的生產檔案,確保每一只雞的可追溯性。建立并保存肉雞的免疫程序記錄、全部獸醫處方及用藥的記錄。
2. 建立并保存肉雞飼料飼養記錄,包括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的生產廠家、出廠批號、檢驗報告、投料數量,含有藥物添加劑的應特別注明藥物的名稱及含量。
3. 建立并保存肉禽的生產記錄,包括進雛日期、數量、來源、肉禽日齡、存欄數、死亡數(死亡原因)、出欄時間、檢驗報告、出場記錄、銷售地記錄。
七、病死雞及廢棄物處理
1. 病死雞及撲殺雞應進行無害化處理,需作病原檢驗及病理解剖的雞,應送檢驗室,不應隨處剖檢。
2. 使用墊料的飼養場,采取家禽出欄后一次性清理墊料,網上飼養的應及時清理糞便。清出的墊料和糞便在固定的地點進行高溫堆肥處理,堆肥池應為混凝土結構,并有房頂。雞場應有廢棄物存儲設施,便于及時處理廢棄物。
3. 如果確診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時,肉雞場應配合當地畜牧獸醫管理部門,對雞群實施嚴格的隔離、撲殺措施。發生雞新城疫、禽結核病等疫病時,應對雞群實施清群和凈化措施。全場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對因新城疫、禽流感病死或淘汰的雞,尸體進行焚燒銷毀,對因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死或淘汰的雞,尸體進行高溫處理。雞舍進行熏蒸消毒,環境用火堿進行噴霧消毒。
(作者聯系地址:江西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郵編:3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