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凡
爸爸離開以后……
Q 女兒2歲,我的婚姻即將面臨解體。孩子爸爸在這兩年里,對女兒的付出少得可憐,父女在一起的時間也很少,但她對爸爸還是很親的。我該怎樣彌補離婚后因為沒有父愛而給她帶來的缺憾呢?
A 無論怎樣,你和他婚姻的解體,都意味著關系的變更。解除了婚姻關系,還會不會是朋友關系?大多數人都很難。不是仇人就不錯了。通常是曾經有過多少愛,此時便有多少恨。
這種情緒如果調整不好,肯定會影響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當然也會影響孩子。孩子和你生活在一起,對你的情緒會很敏感。所以,你對孩子的影響,不僅僅在于你說什么。
你和他的婚姻解體,并不等于孩子和父親的關系解體。孩子喜歡父親,必有父親可愛之處。這是孩子的感受,不受你的感受左右。你小心地不把自己的情緒加進去,是非常明智的。
父親有父親的義務,也有父親的權利。這一點并不會因你們婚姻的終止而中結,除非是父親不盡自己的義務、放棄自己的權利,或者他人強行干預。你擔心離婚后孩子會在沒有父愛的情況下長大,那么是他會放棄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還是你會做父女關系中間的干預者呢?情況不一樣,你們未來的生活狀態也會不一樣。在這個問題上你需要仔細權衡: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生活空間,孩子的情感、孩子的發展需要……有時候,我們需要從爭取孩子發展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調整自己的態度。
如果你期待女兒是樂觀的,那你自己就要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一切難題。常常對自己說,也對女兒說:“這有什么難的,我們一起想想辦法……”
也可以和女兒一起讀讀那本可愛的童書《爺爺一定有辦法》,和女兒一起享受積極生活的智慧與快樂。
如果你期待女兒是主動的,那你除了一切立足于自己的力量,靠自己爭取到的外援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還要給女兒留出主動做事情的空間。
“咱們今天要讓家變得整潔漂亮些,我來擦地,你先請這些玩具回到它們自己的家里去吧,臟的玩具放到這個盆里,一會兒給它們洗個澡。”只有兩個人的世界,意味著女兒從小有更多的機會和你一起做事情。保護好女兒的積極性,缺失也會成為一種成長的資源,讓女兒越來越能干。
如果你期待女兒是誠實的,那你對女兒也要誠實。當女兒問及父親,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孩子能夠理解的信息,客觀回答。減少答案中情感的成分,你會覺得輕松和釋然。孩子想知道你的感受,你不必隱瞞,但也不要把你的感受強加給孩子。父親的是非功過,留給孩子自己去評說。因為她的評價能力,來自于你,也來自社會。
如果你期待女兒是自信的,那么你要讓女兒看到自己的能力。即便是一個沒有玩具的世界,也能創造出快樂的游戲!
無論別人怎么說,對女兒來說,最重要的還是你。
有一本書推薦給你,《養育女兒》,它不僅會在如何養育一個自信的女兒方面給人以啟示,更在引導我們如何做一個自信的女性。
怎樣能學會自我保護?
Q 我的孩子快2歲了。上周在親子園,有個小男孩在蹦蹦床上把她推倒了,她不哭,也不說話,只是害怕地過來找我。我告訴她以后有這種事要告訴對方你不喜歡。可是除此之外,我發現自己竟然不知道怎么告訴她要自我保護。
A 孩子對自身安全的保護,主要依賴孩子是否意識到危險和孩子主動避開危險的能力。因此,如果你期待孩子能夠恰當維權,首先要幫助孩子提升人際交往方面的自信,讓孩子體會到自己只要表達恰當,就能夠影響別人,而不是經常替孩子表達;
其次還要向孩子傳遞恰當的價值觀,并尊重孩子發自內心的決定。不到2 歲的孩子,對自身安全的保護能力肯定是比較差的,孩子遇到陌生人、陌生情景,知道快速回到養育者身邊,是一種尋求保護的行為,孩子的反應基本和她的年齡是一致的,您該感到欣慰。在孩子初學交往的階段,父母可以做這樣幾件事:
告訴孩子什么是危險 由于視野和經驗的限制,孩子在很多時候意識不到自己處在危險中,手不抓緊秋千繩,會摔下來;倒在蹦蹦床上起不來,有可能被別的小朋友踩到;乘車吃糖葫蘆,有可能被竹簽扎著;廚房的鍋,有可能是燙的……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孩子第一次接觸相應情景時,用孩子能懂的方式及時告訴他,幫他建立起安全意識。
發展孩子的力量 和孩子一起多做些大運動,如跑、跳、攀爬等,能增強孩子的力量。身體結實的孩子才能經得起沖撞。
提高孩子的靈敏度 踢皮球、打氣球等許多球類游戲都需要孩子敏銳地判斷球的來去方向,并果斷地擊球、接球或躲閃。這些游戲同樣也幫助孩子在奔跑的人群中避開危險。
讓孩子敢于表達 尊重孩子的表達,別以為自己懂了就替她說,或替她做了。耐心聽,細心想,并以平和的態度來鼓勵孩子和我們“辯論”,“糾正”我們理解錯誤的地方……這樣做,會發展出孩子用語言來保護自己的能力。
明規則,嚴監管,少幫忙 孩子和同伴一起游戲時,彼此都存在不大會交往的問題。父母要做的是在開始游戲前,要根據孩子以往的特點定些規則。在游戲中,眼睛不要長時間離開孩子,但對于安全范圍內的孩子間的小摩擦要忍住,不干預;發生過分沖撞時可以叫暫停。
游戲后和孩子聊一聊 孩子開心的事情是什么?下次怎么才能不摔得那么狠?哪個小朋友最靈活?哪個小朋友主意最多?誰的行為不夠禮貌,誰表現得像個紳士……這種聊天一定要平等,讓孩子在和你分享快樂的過程中,感受到你的態度、你看問題的角度、你的提醒。
吃飯慢
Q 我女兒已經上中班了,吃飯很慢,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都吃到最后,常常吃冷飯。為此我和老師想了不少辦法都“夭折”了,怎么才能幫助到她?
A 不知孩子的身高、體重怎樣,屬于偏瘦、偏胖還是適中?孩子的生長發育曲線怎樣?要解決吃飯慢的問題,首先要清晰地判斷孩子有沒有因為吃飯慢而影響了生長發育。關于生長發育方面的信息,您可以咨詢兒保醫生,也可以從父母必讀育兒網上下
載生長發育標準曲線。
有些孩子吃飯慢,是因為食欲不佳。在兒保醫生配合調理脾胃的同時,要讓這樣的孩子增加運動量、增強體質。隨著運動量的增加,孩子的胃口也會好起來。
還有的孩子吃得慢,是因為咀嚼能力弱。由于吃液態食物和泥糊狀食物的時間比較長,咀嚼能力沒有得到及時的鍛煉,固體食物往往含在嘴里半天也嚼不完、咽不下。從現在開始教孩子咀嚼和吞咽,是非常緊迫的。
夏天的黃瓜,冬天的甘蔗、干菜、堅果,四季皆有的鍋巴和磨牙餅干,都是不錯的練習咀嚼的食品,只是別在飯前吃。
無論孩子是哪種情況,要增強孩子的食欲,父母都有共同可做的事情:
多運動 3 歲多的孩子由于剛入園,運動量可能會比以前少,加上入園的緊張焦慮,沒胃口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帶孩子多做些開心的大運動游戲,有利于增加孩子的食欲。每天接孩子的時候讓孩子在戶外放松地玩上一陣,會讓孩子胃口大開。
少喝甜飲料 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不愛喝白水,怕孩子喝水少,會不由自主地給孩子準備下甜飲料。但甜飲料喝多了,是會影響孩子的食欲的。要保護孩子的食欲,最好的飲料還是白開水。
沒有零食的等待 飯前一小時,不要給孩子零食。孩子渴了餓了,可以喝少量水,但不能吃東西,告訴孩子,等一等,飯馬上就好。如果孩子在家中,甚至可以讓孩子到廚房門口看看爸媽正在忙著做什么,聞一聞廚房飄出的飯菜香。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還可以請她幫幫忙。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她帶著饑餓感等待一小會兒。
到點就收 一般來說,一兩頓少吃點,甚至少吃一兩頓,都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這頓沒吃飽,下頓她會帶著饑餓感多吃點。如果你把在吃飯問題上你們之間的關系從“你要她吃”變成“她自己要吃”,你便是為孩子的自主成長讓開了道路。
關于孩子的教育還有更多問題?給我們來信!請注明:教育提問 askedu@bphg.com.cn如果想閱讀更多相關問題,歡迎登錄父母必讀育兒網(www.fumubidu.com.cn)專家在線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