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丕杰
“望其項背”的意思是能夠望見前面人的脖梗子和背脊(項,脖子的后部,脖梗子),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或反問句。明·周藩憲王《三度小桃紅·楔子》明·孟稱舜眉批:“氣味渾厚,音調復諧,畢竟是本朝第一能手,近時作者雖多,終難望其項背耳。”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這真是天趣盎然,決非現在的‘站在云端里吶喊者們所能望其項背。”
報上誤用此成語的例子如下:
與大型農村金融機構競爭,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還存在明顯劣勢……短期內只能望其項背。(金融時報,2008-05-13)
②民主黨陣營是希拉里和奧巴馬兩馬爭先,處于第三位的愛德華茲眼下只能望其項背。(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01-22)
③我們這一代學人與前輩大師根本沒有可比性……我們只能望其項背。(北京青年報,2007-12-23)
以上三例無一例外都說是只能落在別人后面,根本趕不上,與“望其項背”的意思正好相反,純屬誤用。應該改為“望塵莫及”。
“望塵莫及”原作“望塵不及”,意思是望著前面人、馬奔跑揚起的塵土而追趕不上,比喻遠遠落在別人后面。《南史·何點傳》:“豫章王尚望塵不及,吾當望岫息心。”后作“望塵莫及”。老舍《趙子日》:“你由歐陽的一片話,會悟出這么些個道理來,你算真聰明,我望塵莫及。”“望塵莫及”用在前引四例中正好合適。
之所以誤用“望其項背”。顯然是這些作者誤認為,既然只能望見前人的項背,想必是遠遠落在人家后面趕不上了。珠不知這條成語是說,已經看得見前人的項背了,就說明距離并不遠,完全可以趕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