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慧
我是《安徽日報》的熱心讀者。為了寫好題為《服務科學發展,做好年鑒編輯工作》的文章,翻閱了記載1983年以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25卷《安徽年鑒》,又借閱了1979—1982年的《安徽日報》合訂本。
一、翻閱《安徽日報》的專欄,如同在市場上看到幾盆“活魚”
在翻閱《安徽日報》的過程中,發現1980—1982年的《安徽日報》,每月都有幾期反映基層群眾生產生活情況的《職工生活》《社隊園地》《安徽市場》等專欄。看了專欄,尤其是每月兩期左右的《安徽市場》專欄,如同走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逐步繁榮的工、農、商業“大市場”上,發現了幾盆活蹦歡跳的鮮魚,總想買上幾條或者看上幾眼。
二、《安徽市場》等專欄是改革開放、思想解放的成果展版,是廣大讀者的良師益友
作為一名三十多歲的年輕編輯,看了1980、1981、1982年《安徽日報》上的約60期《安徽市場》專欄,有一種意外收獲。
第一,專欄通常只用半個版,但內容相當廣泛。市場上,產供銷、人財物等各方面的情況都有,包括產銷關系、批零關系、買賣關系、國合關系;商業論壇、顧客意見簿、議市場、商品知識、服務臺、市場新風、市場鱗爪、市場管理等,每期最少六七篇,多則十幾篇。
第二,文體多種多樣。有短通訊、短消息、批評建議、讀者來信、署名短文、雜談、知識簡介、經驗介紹等,還配合小品文、圖片、漫畫、短詩等,圖文并茂,也登載編者按語。
第三,每期的稿件緊緊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結合安徽市場的特點,既注意適當集中,又能夠輔之以“雜”,多方面的讀者都可以在專欄中找到想找的文稿。例如1981年9月2日《安徽市場》的“市場調查”:《三年大豐收的鳳陽農民想買什么?》等。
第四,很多稿件準確、鮮明,生動、活潑,選擇最能表達主題的側面,用最明了的敘述描寫方法,以小見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點睛集”、“市場小景”等小欄目的稿件,文雖短小,但看了以后,猶如吹來陣陣春風。例如1981年10月的《安徽市場》刊登的“市場小景”:《夜過“三孝口”》等。
第五,有些稿件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具有較強的戰斗力。針對市場上出現的“熱點”問題,尖銳、潑辣,有的放矢,擊中要害,說人們之想說,評人們之想評,為群眾代言,供政府參考。例如1982年5月26日在“點睛集”小欄目里刊登的《不妨也掛牌賣豬肉》——群眾監督,“扣一罰十”;1981年9月22日在“議市場”小欄目里刊登的《什么東西最值錢》——為糾正商品搭售風,配了批評短文和漫畫。
第六,許多稿件含有必要的知識性和健康的趣味性,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調起讀者的興味,引人入勝。例如1981年12月8日《安徽市場》里刊登的《花香蝶自來——訪“安慶糕點之窗”》;還有如介紹黃山毛峰、八公山豆腐等商品的知識及產銷情況的小稿件。
上述的六條,加上她的地方特點,讓我這個尋求編輯經驗的年輕人一見鐘情、看得入神。
從1981年8月開始,《安徽市場》專欄內容增多,有時占大半個版,有時用一個整版。陸續增加了市場預測、穿針引線、顧客佳音、市場縱橫談、市場特寫、柜臺營業手記、市場短笛、外貿消息、市場史話、商業人物志、專訪等小欄目,不斷向報道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我看了以后,感到更解渴了。
三、進一步解放思想,服務科學發展,把報紙辦得讓讀者更愛看
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日益豐富。《安徽日報》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逐步擴版。現在的《安徽日報》C版《經濟周刊》有的專頁留有原來《職工生活》專欄的影子,擴展了許多新的內容;《市場經緯》專頁留有原來《安徽市場》專欄的身影,也擴展了許多新的欄目和內容,如市場掃描、市場展望、市場漫畫等。《安徽日報》原來開設《社隊園地》專欄,現在擴展成了《安徽日報·農村版》。翻閱安徽日報的《安徽市場》等專欄,對今天的辦報大有裨益。
首先,有益于采編人員進一步解放思想,服務科學發展。在翻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的《安徽日報》中我感受到: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引下,《安徽日報》的編輯,緊隨著和服務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把《安徽日報》辦活了。學習借鑒當年經驗,對于我們現在的報紙、年鑒編輯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很有現實意義。
其次,有助于幫促我們多從群眾角度采編新聞。在這些專欄里報道的大多是從工、農、商業戰線最基層的群眾角度寫的新聞。群眾喜聞樂見,對領導者和管理者也大有幫助。因為多看一些從群眾角度報道的新聞,有助于領導者和管理者多了解民意,多關心民生。
第三,有利于適應多方面讀者的需要。在我經常接觸的干部、群眾中,市、縣、區黨政領導,尤其是分管財貿工作的領導以及商業、供銷部門的負責人,對市場縱橫談、經濟形勢是“想看”,對市場調查、議市場是“愛看”,對市場行情、市場展望是“必看”;公司、商店的經理、批發部主任以及業務、采購人員還十分關心經濟信息、市場預測、商品研究、商業論壇和經理談生意;商店書記、門市部主任,有閑暇了,看一看商業人物志、顧客意見簿、讀者來信、建議和經驗介紹;一般的商業、供銷人員愿意只用幾分鐘時間,看看點睛集、市場短笛、柜臺營業手記和批評等;有很多讀者,尤其是家庭一把手,愛看商品介紹、“你知道嗎?”、市場掃描和“顧客佳音”等;還有不少顧客喜歡看小品文和漫畫。適應多方面讀者的需要設置欄目和采編稿件,把報紙辦得讓讀者更加愛看,那更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
(作者單位:安徽年鑒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