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斯君
“孩子流鼻涕,肯定是感冒了。”其實,這掛在孩子鼻子外面的兩串鼻涕看似簡單,其中的內容可真不少呢!
清鼻涕、膿鼻涕的“涕”下之意
鼻腔疾病或某些全身疾病都會表現出流鼻涕的現象,但各種疾病所流出的鼻涕可完全不同,各有其特點。所以,你別以為孩子流鼻涕是小事,也別因為嫌鼻涕臟而不愿多看一眼,你知道嗎?通過觀察鼻涕,可以判斷孩子得的是什么病——
水樣鼻涕(清鼻涕):多見于急性鼻炎早期(俗稱感冒初期),有些家長看到孩子感冒時只是流鼻涕,但不發熱、不咳嗽,覺得無所謂,也不帶孩子去看病,以至于孩子的感冒未能得到徹底的治療,慢慢轉化為慢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遇到過敏物質,會立即流出水樣鼻涕,同時伴有連續性打噴嚏脫離過敏物質,就會逐漸好轉。
黏液性鼻涕:鼻腔在正常情況下分泌的液體就是黏液性的,但一般情況下不主動流出來。如果有較多的黏液l生鼻涕流出來,常見于過度驚喜、悲傷、啼哭等感情變化時。
另外,當鼻腔受到某些物理性刺激或有炎癥時,也會使黏液性鼻涕增加而流出來。
黏膿性鼻涕:急性鼻炎的后期,也就是感冒后期,鼻涕會由水樣轉為黏液涕,到了恢復期即轉為黏膿性鼻涕。
膿性鼻涕:常見于慢性鼻竇炎持續時間較長,炎癥侵蝕的范圍較大時。
急性上頜竇炎,呈黃色膿性鼻涕,嚴重的慢性上頜竇炎,可呈稀水膿性鼻涕并有臭味。
孩子鼻腔內有異物并且停留在鼻腔時間較久時,也會有膿性鼻涕,并有臭味。
血性鼻涕:如果發現孩子的鼻涕中經常混有血涕或本身就是血性鼻涕,特別是慢性的或間斷的長期血性鼻涕,應當引起高度重視。一般多見于萎縮性鼻炎、鼻結石、鼻肉芽腫、鼻腔異物、潰瘍及惡性腫瘤等。
鼻涕常流,不是小事
流鼻涕多伴有鼻塞癥狀,有的還表現有頭昏、頭痛、嗅覺減退、說話帶有鼻音等,如果不積極治療,還可引起中耳炎、氣管炎、肺炎、心肌炎、腎炎等并發癥。因此,孩子常流鼻涕一定要重視。而不同的鼻涕,又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和護理要點。
急性鼻炎(即感冒)
●孩子患感冒時,飲食宜清淡,易消化,要多讓孩子喝水。
●注意室內通風。
●發熱時要適當休息,如果病情較重,最好臥床休息。
●在冬春感冒高發季節,可給孩子服用姜糖大棗湯(生姜10克、大棗10克、紅糖70克水煎服),可以預防感冒。
急、慢性鼻竇炎
治療急性鼻竇炎,要用足量的抗生素來控制感染,防止轉為慢性。鼻腔局部點藥可使用鹽酸羥甲唑啉噴鼻劑、3%~3.5%的高滲鹽水等。
而慢性鼻竇炎以局部治療為主,可選用鹽酸羥甲唑啉噴鼻劑、3%~3.5%的高滲鹽水、輔舒良噴鼻劑、雷諾考特噴鼻劑、伯克納噴鼻劑等。但血管收縮劑滴鼻不宜長期使用,以免發生藥物性鼻炎。另外可選用鼻淵丸、鼻淵舒口服液、鼻炎丸等口服中成藥,療程一定要足夠。
●要想預防鼻竇炎,首先要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在流感時期可燒醋熏居室,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每天早晨堅持用冷水洗臉,以增強鼻腔黏膜的抗病能力。
●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孩子鼻塞時不要強行讓他擤鼻涕。
●不要用手給孩子挖鼻,也不讓孩子自己用手挖鼻子。
●保持孩子大便通暢。
父母必讀相關鏈接
什么是高滲鹽水?
0.9%的生理鹽水是等滲透的。超過這個濃度就是高滲透,低于這個濃度就是低滲透。高滲鹽水可使慢性鼻炎、鼻竇炎患者的鼻腔黏膜清除時間縮短,促進黏膜的清除功能。它有抑制黏膜水腫、抑菌的作用,使得早期竇口通暢,縮短病程。高滲鹽水沒有副作用,尤其適合2歲以下的嬰幼兒。
過敏性鼻炎
預防:預防過敏性鼻炎,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對哪些物質過敏,盡可能避免孩子接觸這類物質,也就不會發病了。
通常吸入性的變應原有室內外塵埃、塵螨、真菌、動物皮毛、羽毛、棉花絮等,會引起常年性發作。而植物花粉引起的過敏多為季節性發作。
食物性變應原通常有魚蝦、雞蛋、牛奶、面粉、花生、大豆等。特別是某些藥品,如磺胺類藥物、奎寧、抗生素等均可致病。
治療: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方法有脫敏療法,藥物療法,微波、激光局部治療和手術療法。
護理:過敏性鼻炎的孩子要加強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另外在飲食上也要注意,忌食寒涼、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冷飲、芥末、辣椒等,慎食魚、蝦、蟹類等海產食物。多吃一些含維生素C、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如大白菜、小白菜、白蘿卜等。適量吃些生姜、蒜、韭菜、香菜以及糯米、山藥、大棗、蓮子、紅糖和桂圓等,對減緩過敏性鼻炎的癥狀有一定好處。
醫生實操指導
擤鼻涕,這么擤
給孩子擤鼻涕,要掌握正確的擤鼻方法:緊壓一側鼻翼,輕輕擤出對側鼻腔的分泌物。千萬不要用手捏緊兩側鼻孔用力擤鼻涕,這樣會使鼻腔內的壓力急速上升,很容易造成鼻黏膜受傷甚至出血,或者是把鼻涕經由耳咽管灌入中耳腔,形成急性中耳炎。
滴鼻子,這么滴
鼻腔局部滴藥是治療鼻炎、鼻竇炎等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滴鼻方法必須正確,否則將影響治療效果。滴鼻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使用滴鼻劑前,要先將鼻腔內分泌物擤凈,如果鼻腔內有干痂,可用生理鹽水清洗、浸泡。待干痂變軟取出后再滴藥。
2.常用的滴鼻方法是仰臥垂頭法,即滴藥時應仰臥于床上。肩下墊一個軟枕,頭盡量后仰.使鼻腔低于口咽部。滴藥時可讓藥液順著鼻孔一側慢慢流下,以免藥液直接流入刺激咽部。滴藥后輕按兩側鼻翼,保持原位3~5分鐘.讓藥液充分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