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喉喘鳴的寶寶如何護理?
我的寶寶剛過2個月。從他出生的時候開始,我們就發現他的呼吸有些粗,而且每天總會出現像小公雞一樣“咯咯”的鳴聲。我們很擔心,于是在寶寶滿月后,我們帶他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當時告訴我們說寶寶是肺炎,于是遵醫囑住院了。可是在醫院經過治療后,寶寶的癥狀并沒有減輕,最后才被醫生診斷為先天性喉喘鳴。
對于先天性喉喘鳴,我們了解得不多。上網查了一些資料,感覺說什么的都有。當時孩子的主治大夫告訴我們,這種病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會慢慢自愈,但是又有大夫告訴我們,這樣下去孩子很危險。我們這里是小地方,很多醫療條件不如大城市,所以想請《父母必讀》幫助我們聯系貼身醫生,請醫生告訴我們孩子是否確實為先天性喉喘鳴?孩子為什么會得這種病?對患先天性喉喘鳴的寶寶怎么護理?
關于先天性喉喘鳴
根據你描述的孩子情況,孩子應該可以診斷為“先天性喉喘鳴”。先天性喉喘鳴的特點是孩子在出生后即出現,也可在出生數周后逐漸發生喉喘鳴,多為持續性或呈間歇性加重。喉喘鳴一般發生在吸氣期,也有的孩子平時喉喘鳴不明顯,但在哭鬧、吃奶或受到刺激后發生。喉喘鳴發作可表現為持續性的,也可以是間歇性的,孩子在睡眠或安靜時常無癥狀,但啼哭時或受到驚嚇時癥狀則比較明顯。多數患喉喘鳴的孩子在哭鬧和咳嗽時聲音并不嘶啞,借此與急性喉炎區別。
先天性喉喘鳴有輕有重,輕的沒太大影響;重癥患兒喉頭在吸氣時如狹窄嚴重,可造成缺氧。此外,孩子由于呼吸不暢,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難,往往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一旦感染,呼吸道黏膜水腫,更加重了呼吸道的狹窄,使病情加重,并且遷延不愈。在治療時千萬不能認為孩子有喉喘鳴是炎癥持續存在的結果,而長期使用抗生素,這樣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先天性喉喘鳴會隨孩子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好轉,如果喉喘鳴一直不減輕,可做鼻咽側位X片或直接喉鏡檢查,看是否有喉部發育異常的情況。
護理重點:預防呼吸道感染
寶寶患有先天性喉喘鳴,父母在日常護理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盡量預防呼吸道感染。平常避免孩子與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密切接觸,根據天氣冷暖及時給孩子增減衣服。除此之外,要讓孩子多做戶外活動,以增強孩子的體質,適當補充維生素A和微量元素鋅。及早添加維生素D并適當補充鈣劑,可加速軟骨的硬化。
平日對孩子的喂養也應更加細心,要防止孩子嗆奶和嗆水。當孩子因喉喘鳴而睡得不安穩時,可調整孩子的體位,采取側臥位以減輕癥狀。如果孩子患了呼吸道感染,發生嚴重的喉阻塞,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貼身醫生注解
先天性喉喘鳴:先天性喉喘鳴由于嬰幼兒因母親妊娠期營養不良、胎兒缺鈣導致喉部組織軟弱松弛,孩子出生后吸氣時組織塌陷、喉腔變小所引起,亦稱喉軟骨軟化。這是與孩子發育有關的疾病,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軟骨會逐漸變硬,至6個月以后逐漸減輕,約1歲左右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