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巖
【摘要】本文以歷史上《世界日報》成功連載《金粉世家》為例,分析了連載小說昔日成功的原因,介紹了其江河日下的現狀,并為它今后的發展提供了些許建議。
【關鍵詞】《金粉世家》 成舍我 新興媒體 網絡小說
自1897年11月《字林滬報》創辦中國的第一個正式副刊“消閑報”始,副刊就和新聞、言論、廣告一起成為報紙的四大必備版塊。而小說這種始于唐代在清朝達到鼎盛的文學形式,理所當然地被主持副刊的文人們所采用。限于報紙篇幅,連載小說這一特定的欄目形式出現了。
從此,小說連載便成了報紙副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世紀的上半葉更可謂是其鼎盛時期。上海《民權報》連載的《玉梨魂》《孽鏡緣》,《新聞報》的《快活林》副刊刊登的《俠風奇緣》《鏡中人傳》等,都成為傳頌一時的佳作;《時報》從創刊起,即辟有“小說”專欄,大量譯載世界名著,如雨果的《悲慘世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①等,受到了當時無數讀者的追捧;從1927年2月14日至1932年5月22日,連載于當時《世界日報》“明珠”副刊的長篇“章回體”小說《金粉世家》更是奠定了張恨水的文壇地位,使他成為“國內唯一婦孺皆知的老作家”。②
一、《金粉世家》風行的原因
連載2196次,歷時七年,長120回,總字數達百萬余字,當年《金粉世家》在《世界日報》上的連載無疑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時代的報人張友鸞回憶當時情形,稱之為《世界日報》“新聞版外的‘新聞”,“很多人花一個‘大子兒買張報紙,就為了要知道這版外新聞如何發展、如何結局的。”老讀者在幾十年后,“當時情景歷歷如在眼前”,“年輕的人,沒有那經歷,卻從此中得到一課歷史知識。”③
那么張恨水的《金粉世家》為什么會引起如此大的反響,為什么那么多人會為讀他的小說而去買《世界日報》?我們首先就這一問題作一下簡要分析。
1、作品本身的優秀
(1)準確的受眾定位和對現實生活的反映。民國初年,市民階層是小說作品的主要讀者群。而由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教養所決定,才子佳人、武俠黑幕、娼門艷跡之類的作品,正是其喜歡閱讀的。張恨水正是看清了形勢,才開始了他的藝術創作。所以,《金粉世家》中才會既有對金家樹倒猢猻散的揭露,又有對男女主人公愛情和大量民風民俗的描寫,也正為此,才會涌現出一大批的“《金粉世家》謎”。
張恨水還是一個以新聞人的眼光觀察生活的作家,他的小說努力做到了新聞的“真實性”。作者對金銓總理一家的描寫,就像記者用攝像機拍下來的,使金家的點點滴滴在觀眾面前曝光。書中的故事輕松、熱鬧、傷感,市民看了之后,頗感親切有味,“特別是有文化的家庭婦女,都很愛讀”,“議論這部小說人物處理的當否,并追問那些人物后來真正的結局。”④
(2)形式的創新和故事情節的引人入勝。張恨水深知市民階層是自己作品的主要讀者群,所以他在創作《金粉世家》時采用了他們所熟悉的傳統章回小說形式。與此同時,張恨水減去了隨處穿插詩句等顯得重復拖沓的舊套式,他努力爭取敘事方式的頭緒清楚,語言表達的明白曉暢,注重故事的傳奇性和必要的戲劇性。茅盾曾說;“在近三十年,運用‘章回體而能善為揚棄,使‘章回體延續了新生命的,應當首推張恨水先生。”⑤
張恨水還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為符合市民閱讀習慣,小說分一百二十回,每一回都有一個詞藻華美、上下對仗的回目,回目點出所屬章節的高潮。為了讓故事說的精彩,作者大量采用口語、俚語、方言。“比如‘讀書種子、‘媽媽爹(奶娘的配偶)、‘耳報神(喜歡通風報信傳話的人)、‘挑剔某某(麻煩別人為自己做事)……”⑥這些語言相當生活化,富有情趣,迎合了更多市民讀者的口味。
2、《世界日報》的成功創辦和成舍我的苦心經營
(1)《世界日報》自身的成功。1925年2月10日,成舍我創辦的《世界日報》以對開四版(兩個月后增至對開八版)創刊,并以夾敘夾議的新聞報道和評論文章見長,除刊載國內外要聞外,還設有經濟界、教育界、婦女界等專刊。由于報社立場公正不阿,加上消息靈通準確,不畏強權暴力,民眾都非常喜愛和支持,報紙銷路極佳,逐漸成為當時北京發行量最大的日報。這也為《金粉世家》的成功連載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成舍我對連載小說的經營。對于副刊,成舍我和張恨水有著近乎一致的見解。“詩文雖然不妨談風花雪月,談酒,談女人,但必定是另有寄托。不然的話,那還不止是玩物喪志。”“凡是不體恤老百姓的舉動,我們就反對,至少也不應該捧場。”⑦為百姓代言,是成舍我辦副刊和報紙的一個自覺的要求。成舍我還專門邀請劉半農主編《世界日報》副刊“明珠”,并多年連載張恨水的作品,在他們的苦心經營下,《金粉世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當今報紙連載小說衰落的原因
進入新世紀,和當前厚報時代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報紙副刊的日益變薄。今天,“有的報社已經把副刊部的門牌收進了報史陳列室,即使招牌尚在,也擋不住副刊版面日漸式微的趨勢。”⑧報紙連載小說也出現嚴重頹勢,那么,癥結究竟是什么呢?
1、當代傳播方式的優勢沖擊
在張恨水創作《金粉世家》的那個年代,報紙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大眾傳播手段。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廣播、電視等媒體先后出現并與報紙一同成為三大主流媒介。特別近年來,網絡、手機等新媒介憑借其及時互動、方便快捷、多媒體傳播等優勢,已經成為當今傳媒界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報紙的傳統地位受到了空前的挑戰,生存環境已經與上個世紀20年代大相徑庭。
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新聞擴編是各家報紙的應對之策,報社形成“新聞主導”的辦報風氣已經是大勢所趨。再加上人們的精神生活豐富,娛樂方式層出不窮。這種大環境下,連載小說這一古老閱讀形式的沒落好像已成為歷史的必然。
2、受眾心理需求的改變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社會,人們已經沒有更寬裕的時間去舞文弄墨。這正是麥當勞、方便面、益智類節目等出現的社會心理原因。而連載小說這一需要拿出相對固定時間閱讀的紙制消閑形式,已經很難和那些給人以強烈感官刺激的娛樂方式相抗衡。
3、從業人員重視程度不足
現在的報紙從業人員,上到社長、總編,下至責編、記者,人人關心的頭等大事便是廣告量,也就是報紙的發行量問題。這也就無意中把報紙的功能定位狹小化,連載小說由于無法快速給他們帶來直接效益,其受重視的程度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4、小說自身品質的下降
連載小說的日趨衰落和小說質量的下降有著密切的關系。當今小說作家的水平已與張恨水那個年代無法相提并論,即使有作家能寫出一些驚世之作也是稀奇罕見,且由于時過境遷,他們一般會選擇出書來推出自己的作品。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作家們越來越“世俗化”,有些作家一旦出名以后,就忙著搞簽售、出席時尚活動、各地開講座等等,這也影響到優秀作品的數量。種種原因導致了連載小說的發展從源頭上受到了限制。
三、《金粉世家》的成功對當前連載小說的若干啟示
那么我們在《世界日報》成功連載《金粉世家》身上能夠獲得怎樣的啟迪,以便使連載小說煥發出“第二春”呢?
1、結合自身情況看待小說連載
連載小說作為副刊的重要部分有其存在的現實意義,但這并非指所有的報紙都要連載小說。有些專門性報紙或服務類報紙就沒有刊載的必要。比如說,體育類報紙和生活指南類報紙,如果硬要其刊載小說反而讓人有畫蛇添足之感。
能否連載小說,還要根據自己的受眾需要。對于那些受眾主要是生活節奏快、看報是想獲得及時有用信息的報紙來說,就沒有必要去強求連載小說。
2、注重人才的挖掘與培養
如果沒有成舍我對張恨水的重用,很有可能就不會出現《春明外史》《金粉世家》這樣的驚世之作。報紙副刊經營是一門學問,一個優秀的副刊主編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版面,如何適時的推出適當的欄目。可以說,每個優秀的副刊主編都有可能成為優秀連載小說的“伯樂”。
3、選擇適合自身的小說
《金粉世家》的成功連載,除了小說本身優秀外,還有就是小說選取的時代和社會環境具有現實性,能讓讀者從小說中讀出現實的味道,符合受眾的心理需求。
當前小說連載也應當注意讀者需求,在刊載任何一篇小說前,都要有準確的市場分析,要符合觀眾的閱讀心理。現在喜歡看連載小說的人群主要是什么年齡段?他們主要從事什么職業?他們喜歡的小說題材是什么?哪些是自家的報紙所應該爭取的讀者群?這些問題都應該在選擇小說前心中有數。
4、積極利用新的傳媒手段
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為很多喜歡小說創作的網民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網絡小說的創作也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由此帶動起來一批好的網絡寫手,給小說界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同時,也給報紙連載小說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是,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面。網絡小說作為報紙連載小說的“對立面”,在施加壓力、爭奪受眾的同時,也為報紙連載小說提供了一些新的啟示。
與此同時,報紙也已經開始拓展自己的傳播方式,網上報紙、手機報、報紙閱覽器等紛紛出現,這些連載小說也可以借鑒。采用新科技手段,勢必能夠擴大連載小說的影響,增加受眾,特別是能夠吸引相當一部分的年輕讀者。
歷史是一面鏡子。張恨水、成舍我、《金粉世家》《世界日報》共同演繹了中國連載小說史甚至是新聞史上的一段傳奇。我們如能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從中學得些經驗,必將對目前的工作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①劉家林,中國新聞通史(上) [P368][G].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年.
②老舍,一點點認識[M].//老舍全集:第14卷.[P354]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③楊小玲,新聞與文學的張力——略論張恨水副刊連載小說特色[J]. 《新聞愛好者》2007年,(第7期)
④張友鸞,章回小說大家張恨水[P99-109][G]//張恨水,寫作生涯回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⑤茅盾,《關于<呂梁英雄傳>》,《中華論叢》,1946年9月1日,(第2卷/第1期)
⑥王雁雁,張恨水《金粉世家》的平民視角.《名作欣賞(下半月)》.2007年,(第1期)
⑦胡正強,張恨水的辦報和寫小說生涯.《中國現代報刊活動家思想評傳》.北京:新華出版社出版,2003年12月版
⑧王桂軍. 報紙“減副”讀者為何一聲三嘆——關于當前報紙副刊現狀的思考[J]《淮海晚報》,2003年12月16日
(作者單位: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08級傳播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