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 然
本期出場:馮軍,華旗資訊總裁,“愛國者”掌門人。
印象素描:有業(yè)內記者曾用“會變魔術”來形容馮軍。他說馮軍總是風塵仆仆,行色匆匆,但是他的身上裝著許多“道具”,到哪兒都能“變魔術”。比如他和朋友談到興起時,會摸出錢包,從里面拿出一張拖著USB接口尾巴的薄片,這就是愛國者同時具備U盤和VIP美食優(yōu)惠卡功能的“貴賓王”。去年有一陣兒,他經常愛摸出一沓卡片,像發(fā)撲克牌一樣甩給大家。卡片上的圖案說明了一個令人興奮的事實:愛國者與F1邁凱輪車隊宣布建立長期的伙伴關系。在產品的推廣活動上,他會興致勃勃地不知從身上哪兒摸出一臺愛國者相機,和坐在身邊的人聯(lián)機打游戲……每次上訪談節(jié)目、接受采訪,他都會使主持人或者記者“崩潰”,因為短暫的時間總會變成“魔術專場”,各種“愛國者”產品紛紛亮相。
我的采訪也不例外,照樣觀看了馮總“變”出的和孩子有關的“愛國者”產品。但是我想,這也許就是一位老總給自己的企業(yè)帶來的榜樣的力量。相信他企業(yè)中每一位“愛國者人”,提起自己的產品都會同樣無比興奮和充滿自豪,相信他們終有一天會贏得全世界!
其實,作為育兒雜志的記者,我更關注的,不是他的“企業(yè)家”形象,而是他怎么做父親。但是,說來說去,好像他也只說出了一個同樣的道理:父親的愛,也應該是榜樣的力量。
榜樣一:多元思維
馮軍接受采訪的開篇就是一聲長嘆:“忠孝不能兩全啊!”他說自己這些年忙于事業(yè),照顧家、照顧孩子的時間確實很有限,所以對兒子和妻子是有愧疚的。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小家伙在學校里非常出色,考試成績總是全班第一。
盡管相處的時間有限,馮軍卻逼著兒子必須學會下“愛國者象棋”。父子倆有一段時間幾乎把大部分的相處時間都交給了這副棋盤。小家伙現在的水平幾乎能和父親打個平手,在“愛國者”公司每個月一次的家屬可以參加的象棋大賽中還每每名列前茅。馮軍覺得,兒子成績好、聰明,和被他逼著學了下棋有很大的關系。他堅信“愛國者象棋”更具有讓孩子變聰明的“能量”,因為既有中國象棋需要的“全盤考慮”,又把國際象棋的開放式思維、團隊精神融入其中,是一種多元化思維的培養(yǎng)。他反復地強調:“孩子都應該學一學‘愛國者象棋。”
馮軍的輸贏論:
下棋和做事業(yè)是一個道理,輸很正常,怎么可能不輸呢?所以兒子開始跟我下棋,一下就輸,一輸就哭,我都不讓他,但是允許哭。這是一個必然的心理過程,誰輸了都不舒服,哭出來、發(fā)泄出來也就好了。但是哭過之后是要接受這個事實,輸了也才有機會提高自己。人都是輸出來的,先輸才能有后面的成功。最怕的就是不輸、不贏、不參與。
企業(yè)一瞥:多元棋局
據說,馮軍每天都要說上100句的話就是:“讓‘愛國者成為令國人驕傲的國際品牌。”所以,從產品的擴張領域,到世界的營銷策略,都看得出來,他下的“愛國者”這局棋,用的就是多元化戰(zhàn)術。既有中國人的聰慧和實在,又汲取了國外企業(yè)的管理和團隊建設模式。如今的“愛國者”,在中國市場上遍插“紅旗”,也把它三個大大的漢字標示插到了亞洲、歐洲、美洲……
榜樣二:逆向思考
小家伙的考試成績優(yōu)異,馮軍會以“自己挑選旅游目的地”作為獎勵。但是他會“攛掇”兒子把目的地定在國內,所以“迪斯尼”一般不是小家伙的“口頭禪”。但是,馮軍也有一次帶著全家出國旅游了一番。目的地是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不過,時間是那場駭人聽聞的爆炸案的第二天。
游客紛紛逃散之后的巴厘島一片清靜,于是馮軍全家人愜意地獨享海灘,度過了一次浪漫的“私人巴厘島”之旅。
馮軍的恐懼論:
恐懼都是來自于自己,是對自己內心的恐懼。所以這世界上,沒有什么好怕的。戰(zhàn)勝自己,就可以贏得你想要的東西。
企業(yè)一瞥:逆者為王
很多年前,在別人都忙著用走私貨在中關村掙大錢的時候,馮軍以微薄的利潤賣著國產的鍵盤和機箱,落下“馮5塊”的外號,但是,如今他卻擁有幾十億的身價;在很多企業(yè)都熱衷于“合資”以及引進“外資”的熱潮中,馮軍偏要逆流而上,就要做一家轟轟烈烈、血統(tǒng)純正的民族企業(yè),結果,他成功了;當“愛國者”因為研發(fā)數碼相機而經歷著成長以來的第一次虧損時,他卻沒有按照常規(guī)“縮短戰(zhàn)線,節(jié)約資本”,而是更加大手筆地去開拓了國際市場。很快,“愛國者”享譽歐洲、亞洲……產品贏得國際奧組委的青睞,他又成功了!
榜樣三:高效習慣
馮軍的兒子在班里人緣特別好,老師喜歡,更是受到小伙伴們的擁戴。但是,這可不是因為他的老爸。要不是前不久學校向馮軍這名奧運火炬手借了火炬到學校展覽,小伙伴們沒有一個知道他有一個“愛國者老爸”。其實就算是現在知道了。小孩子們并不管這些,他們喜歡的還是那個積極、友善、充滿活力又樂于承擔責任的小男孩。
馮軍的平等論:
我覺得人和人都一樣,孩子和孩子也都一樣,沒有什么差別。差別就在于引導。我是拼工作拼得很兇的那種人,孩子看在眼里自然對自己的要求也會很嚴格。這就是所謂的“身教勝于言傳”吧。我要求兒子必須背熟《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剛開始他不懂,我會慢慢地講給他聽,幫他理解。即使不理解,也必須背下來!我會冷不丁地抽查,就是想讓他把“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六贏思維、知彼解己、統(tǒng)合綜效、不斷更新”這7個信條融入到血液中。這可能也是他成為一個招人喜歡的孩子的原因。
企業(yè)一瞥:高效數字
華旗公司里,人人必讀《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這本書。于是,這個高效能的團隊,展示了以下的一組數字:移動存儲產品連續(xù)8年市場占有率第一:MP4播放器入市不到1年即成為中國市場占有率第一;“愛國者”數碼相機是市場中傲然挺立的為數不多的中國民族品牌之一;自主研發(fā)的“妙筆”成為奧林匹克中國巡展唯一指定導覽產品,受到國際奧委會的稱贊;2008年9月,“愛國者”錄音筆圓滿完成神舟七號錄音及存儲任務……過完12歲生日的“華旗”,正以每年60%的“高”速度前進。
編后:
馮軍說,有時問兒子:“爸爸好還是媽媽好?”兒子會很“壞”地笑而不答,或者答案是:“都好。”但是這位老爸卻很“吃醋”地認為:“兒子肯定是覺得媽媽好。”
我倒是不這么看,我覺得小家伙的回答是真心的。媽媽的悉心照料,父親的榜樣力量,是他在成長中都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有這樣一位以振興民族產業(yè)為己任、大愛無私的堅定的“愛國者老爸”,說“不好”才是瞎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