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清峰
奧巴馬大選博客立功
美國總統奧巴馬擅用網絡新科技,去年美國大選他親自以黑莓機上“微博客”(Twitter),直接訴諸群眾,發揮了強大的傳播效果,既省掉廣告費,又可跟選民直接溝通。奧巴馬網絡輔選大將吉娜·庫柏也表示,邀請民眾參與選舉,讓他們彼此聯結,是奧巴馬勝選關鍵。
Twitter影響力在其他國家也不遑多讓。6月伊朗大選后,示威群眾通過Twitter抗議舞弊、組織抗爭、傳播第一手現場報道,聚焦國際對這起抗爭的注意力,改變國際新聞組織的新聞重點等,被稱為“Twitter革命”。
嗅覺靈敏的臺灣綠營最先發覺網絡的奧妙,敗選后,綠營政治人物頓失政治舞臺,新聞能見度低到不行。“噗浪(Plurk)”或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網站,無疑是直接與選民互動的一條出路,因此,臺灣政壇重量級人士紛紛學玩“噗浪”,以爭取年輕族群。
蘇貞昌網聚燈泡做暗號
綠營的蘇貞昌經營“噗浪”最積極,不久前還在臺北市西門町舉辦首次網聚,慶?!班塾选蓖黄?000人,這場名為“臺灣不點不亮:蘇貞昌噗友大點名”的網聚活動,現場聚集近200名噗友。參加蘇貞昌噗友會必須準備“入場暗號”,只要帶著跟“電燈泡(蘇貞昌外號)”有關的配件都可以;有許多參加的噗友手持燈泡入場,有人在身上貼電燈泡貼紙,還有人什么都沒帶,因為禿頭就是最佳暗號。
去年11月在“噗浪”注冊的蘇貞昌說,“噗浪”作為一種新溝通工具,這陣子以來,已不斷被各界從各種面向分析、探討,有褒也有貶,他個人從使用經驗以及和噗友的互動中,獲得許多提升。隨著時代進步,通過網絡世界,馬上知道噗友在做什么,也了解大家的想法,像上回他女兒邀他看日劇“CHANGE”,馬上就有50名噗友響應說好看。
政客寫博客不能玩虛的
年輕世代是臺灣藍綠必爭之地,他們多半對政治厭惡、冷漠,意識形態、政黨認同很低,他們被認為是飄來飄去、最不容易掌握的選民,卻也是影響選舉關鍵的一群。雖然他們跟政治疏離,但越來越多年輕世代成天掛在網上,網絡成為他們對外接觸的唯一渠道,遇有精彩的議題,他們會快速傳遞信息,政治人物就抓住這種時空無止境延伸的網絡特性進行政治營銷。
把紅衫軍反貪運動策劃得有聲有色的“廣告才子”范可欽指出,“噗浪”會被政治人物當作極具代表性的工具,第一它是網絡,第二它很時尚,所以他們可以要年輕利用這個工具來經營自己的形象。但是政治人物永遠有一種淺薄的群眾心理,他們做一些事情,是怕被選民認為不夠進步、跟不上潮流。卻不能一步步、很深刻慢慢去做。
奧巴馬對網絡新科技的巧妙運用,讓苦無政治舞臺的政治人物大得啟發。有“廣告教父”之稱的孫大偉指出,臺灣政壇人物學的都是皮毛,“學皮毛沒有用”,就像現在一些臺灣老男人去跳“天鵝湖”,那不是好笑嗎?他說,當大家都這樣做的時候,你也跟著干,就只是學到形式,而不是內涵。現在天鵝湖已經跳濫了,“你應該去裸奔、唱歌仔戲,這就是很多潛能訓練所教的,他們要你去高空彈跳、逼你在天橋人最多的地方喊口號、找出10個女生問她電話、或者坐在街頭跟人家要錢。做完才發現,原來也死不了人。否則你去做業務員,可能會自我設限?!?/p>
馬英九周記
今天記明天事
在這場爭奪年輕選民的網絡戰役中,馬英九當然也沒有缺席,精心設計的影音網頁“周記”不久前上線,馬英九第一篇網絡影音談話也同步上網。但看似四平八穩的周記卻遭踢爆,有網友從網頁影音檔案儲存頁面破解,指馬已預錄好未來兩周內容,有網友嘲諷馬作弊。“周記可以先的哦,把群眾當白癡”。
孫大偉說他根本不看馬英九的周記?!叭タ催@個東西不如一頭撞死!”但從另一種角度看,這是馬英九“好學生”的心態,就是暑假第一天就把所有暑假作業做完。
孫大偉擅長政治營銷,馬英九兩次參選臺北市長的文宣都是由他操刀。他指出,馬英九的周記,講白了,就是宣傳,絕對不是馬英九自己做的。問題是搞這個周記要干嗎?“我們選一個領導人,要他寫周記給我看,哇塞,大伙兒不是選你來做這些事情的!”
海外星云 2009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