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修辰
吃一個“勝博殿”日式炸豬排便當,價格比餐廳便宜33%,卻擁有餐廳級的食材;穿一件UNIQL0女性內衣,價格只有平常內衣的1/2,卻具有一衣三穿功能;坐一趟MK出租車,起步價比別家車行便宜10%,卻享有私家司機級的服務。
這是日本經歷18年的不景氣,出現的低價但是卻有更好質量的新生活消費形態。
質優價廉MK Taxi招人妒
發跡自京都的MK Taxi,是日本出租車司機殺手,讓東京傳統出租車司機害怕。黑色的車身,車頂有著不同于一般出租車長方形的燈,它是紅字、白底的MK字樣的心形燈,讓客人可以遠遠就辨識出哪一輛是MK的出租車。
每個司機,穿淺灰色西裝、黑色西裝褲,頭戴白色禮帽與白手套,當你招呼MK Taxi時,司機會主動下車為客戶開門,更重要的是,MK的價格比一般日本出租車起跳價710日元(約合人民幣51元)便宜10%。
以比別人低的價格,卻有如私人司機的優質服務,讓MK Taxi在日本大行其道。在東京街頭,如果不打電話預訂,幾乎攔不到MK Taxi的車。這也是MK Taxi讓東京其他出租車司機恨得牙癢癢的原因。
《日經Business》去年底推出2008年度日本最熱賣商品的報道,發現日本出現“不虛榮主義”,能夠在不景氣下仍熱賣的東西,必須符合“節約a”(節省又加值)的概念。
例如,朝日啤酒去年推出新品“Clear Asahi”,只賣140日元,比一般啤酒便宜37%,熱量比一般啤酒低,銷量大增10倍;日本和子老店INAHO本鋪的煎餅原本1公斤要賣1500日元,但在日本樂天市場上販賣煎餅的瑕疵品,1公斤只要1050日元,相同的質量與材料,只是因為碎掉了就便宜30%,剛推出4天就賣到缺貨,占了INAHO本鋪煎餅銷量的90%。
低價之外,還能在材質上創新
專家分析,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后帶來的通貨緊縮,讓日本人花錢變得更加小心,要日本人消費,除了價格要夠低,質量還要更好。這就是日本現在消費者心理的“虛榮主義”現象:消費者要的是“下流上”(低價品里的上等貨)——低價,還要好質量。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低價西裝的代表青山洋服與UNIQLO的對比與轉變。日本人傳統往大企業集團上班,西裝成了日本上班族必備服裝。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人的西裝非常貴,買一套一般的西服通常要花5萬日元,但在青山洋服,你只要用半價,就可買到相同布料、質量的西服,因此青山洋服一直很暢銷。但過去5年,洋服出現成長瓶頸,平均年營收成長率只有2.8%。青山洋服的魅力不再,低價已不再是熱賣保證。
同樣是以低價著名的休閑服品牌UNIQLO,過去5年平均年營收成長率達14.6%,仍維持兩位數的成長力度。同樣打出低價,為何UNIQLO勝而“青山”敗?
原來UNIQLO比“青山”多做的只有一點:在低價之外,在材質上創新。過去日本女生不喜歡讓人知道身上穿UNIQLO的衣服,因為UNIQLO是低價品牌,但現在她們認為,懂得買UNIQLO衣服才是聰明的。
UNIQLO已然成為一個“聰明的品牌”,在不景氣里,以“低價好商品”,殺出一條成功的血路,也把UNIQLO創辦人柳井正身價推上61億美元,成為《福布斯》雜志2009年日本首富。
外帶便宜33%,食材也不縮水
場景轉到東京西新宿,中午12點,午餐時間一到,位于東京都知廳旁,一棟辦公大樓地下室一樓的炸豬排連鎖店勝博殿的外帶店,排了長長的人龍,上班族拿起一個要價800日元的炸豬排便當結賬。這個價格,比起坐在店里吃一客炸豬排定食,便宜33%。
“勝博殿”在全日本有515家店,去年營收創新高,達265億日元,是日本最大炸豬排餐廳。擁有勝博殿連鎖餐廳的日本關東地區最大團膳企業Green House集團總經理田沼千秋說,他們在1995年發現日本家庭飲食習慣改變,外食人口越來越多,當時已有30年歷史的勝博殿餐廳,炸豬排定食一客售價1200日元,田沼決定跳入低價便當市場,成為全日本第一家投入外帶便當的食品集團。
“我們以餐廳級的食材與質量切人這個市場,這是與其他炸豬排便當店的不同之處。”田沼看到這個商機,用大企業的規格,打一場高規格的低價戰爭。就算是800日元的炸豬排便當,用的也是餐廳同等級的食材與原料,用大企業的采購優勢壓低成本。
因此,田沼敢在最不景氣時逆勢開店,一口氣在全日本開了400家這樣的炸豬排外帶店。
2008年原物料價格大漲,大型連鎖餐廳如麥當勞、肯德基等業者紛紛調漲售價,但田沼堅持不漲價。他祭出創新策略,提供不同于炸豬排的其他主食餐點,在一片餐廳漲價聲浪中,“勝博殿”以“炸豬排不漲價”吸引客人上門,而以價格較高的新商品來沖刺獲利。
田沼這一套“低價,好商品”思維,在不景氣下讓“勝博殿”去年獲利還能夠創下5年新高,達15億日元,成為日本不景氣下的逆勢贏家。
(摘自《商業周刊》)
編輯王克峰
海外星云 200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