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天
幸福夫妻:丈夫——志鵬,公司職員:妻子——曉菲,教師;婚齡8年
幸福秘笈:不苛責自己,也不苛責對方,保持婚姻中的平衡最重要
講述人:妻子曉菲
去年上半年,股市以“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速度往下滑。一年前,將家里的全部積蓄投進股市的志鵬一下子像打蔫的茄子,每天一到家就鉆進書房面壁思過。我拿出大家風范,比以前更細致、更賢惠地做著好妻子、好母親。每天做好飯,我才讓兒子去叫爸爸上桌:吃完飯,我什么都不讓他干,還提醒調皮的兒子別打擾爸爸。
本想自己的高風亮節能“隨風潛入夜”地溫暖志鵬,沒想到,他根本不買這個賬。
星期六的中午,我喜滋滋地將志鵬最愛吃的杭椒爆炒牛肉絲端上桌,志鵬嘗了一口,立刻板起臉說:“鹽都沒放!你做飯時心里在想什么?”我覺得很委屈,嘟囔著說:“不過是偶爾忘記了。”“有些事是不能有‘偶爾的!”志鵬突然將聲音提高,“難怪兒子的作業老出錯,原來是你放縱教育的結果!”我的火噌的一下子就躥上來了:“你這是沒事找茬!你心里有氣別往我身上撒啊!我辛辛苦苦地侍侯你們爺兒倆,我倒做錯了?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咱倆換個角色看看……”我越說越氣,沖進臥室,把門摔得震天響。
更惱人的是,志鵬不僅不采哄我,還興致勃勃地和兒子商量:“咱把媽媽氣跑了,現在由咱爺兒倆當家。走,爸帶你玩兒去!”爺兒倆有說有笑地出門了。
我氣昏了頭,睡了一大覺。
傍晚,爺兒倆高高興興地回家來,又商量著:“今天由老爸做飯,說吧。想吃什么?”“我要吃火鍋!”“行啊!咱們把鯽魚、火腿、蘑菇、白菜、豆干、胡蘿卜弄成一個大雜燴的火鍋,怎么樣?”“太好了!我還要加上西紅柿”兒子興奮地嚷嚷。
我聽得心里直發毛:那可是我準備的這一周的菜呀,今天全要被他們暴殄天物?那又成又甜又酸的“大雜燴”會是什么樣?我真想沖出去阻攔他們,可轉念一想:這個家又不是我一個人的,你們想怎么著就怎么著吧。
我索性就在床上瞇著。良久,一聲溫柔的呼喚傳來:“老婆,起來吃飯吧!”我一驚,以為是在做夢,志鵬卻在我臉上輕輕地拍了拍:“我們做了非常棒的火鍋,你一定要嘗一嘗。”我的肚子還真是咕咕叫了,而且對他們的“大雜燴”也有些好奇,就順坡下了驢。
“大雜燴”的味道那就別提了,考慮到它不是什么毒品,我也就應付了一下肚子。吃完飯,我碗筷一丟,又把自己關進臥室。
志鵬對兒子說:“媽媽今天想偷懶,咱們成全她。今天我刷碗。你擦桌。怎么樣?”
我懶得理他們,百無聊賴地打開電視。節目主持人在和英達聊,談到他的兩次婚姻。英達說:“我和宋丹丹的婚姻,是一個對的人和一個錯的人在一起。她太能干,我太不能干,我覺得壓力很大,長期下來。極度地不平衡,所以無法過好;而我和梁歡,我們倆懶到一塊兒去了,在一起誰都感到不欠誰的,我們就能生活得好。”
我一下子覺得有如醍醐灌頂:原來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做一個十分對的人,而志鵬投資失誤本來心里就有愧,現在又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便更覺得錯上加錯。一個十分對的人和一個十分錯的人在一起生活,后者的壓力可想而知,難怪志鵬今天要借題發揮和我鬧別扭。我被氣惱了。撒潑耍賴,置家務于不顧,實在不像一個合格的家庭主婦,我終于犯了“錯”,志鵬的心理壓力一下子輕了,所以他的家庭熱情高漲,對兒子、對我、對家務都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心。兩個都錯的人在一起,平衡就找到了,和諧也有了。
這以后,我也學著不讓自己總是很“對”,偶爾也做一回“錯”的人。
比如,心情不太好的時候,我就罷工,膩在沙發上,一邊嗑瓜子一邊看韓劇。沉迷于電腦游戲的志鵬頭也不回地說:“咱們今天叫外賣,我請你吃魚香茄子。”兩個懶惰的人吃著味道、營養都不咋地的外賣卻是津津有味。周末的上午,雖然要做的家務一大堆,可我卻由著性子睡到日上三竿,從小就有睡懶覺習慣的志鵬高興得不行,嘴上卻說得好聽:“我陪你睡吧!”
自從我開始變成一個不那么“對”的人之后,漸漸覺得心里輕松了。對自己要求不高,對志鵬的缺點也很放縱,家里多了些許懶散,卻少了很多爭吵。志鵬概括為:生活質量下降了,婚姻質量提高了。
昨天,老媽來我家,看到滿屋狼藉的狀態直搖頭。她說:“我們院里的小玲離婚了,你知道什么原因嗎?她丈夫嫌她不像個女人,不愛收拾、不會做家務、家里亂七八糟。后來,那男人又找了一個特能干的女人。”
我不置可否。母親提高嗓門,正色道,“我說這話的意思你不明白嗎?像你這么懶惰、不做家務的女人,小心志鵬……”
我哈哈大笑起來:“如果我變得勤快、整潔了。還有人不樂意呢!”
母親不解。我說:“人家小玲和老公,一個是典型的錯,一個是典型的對,當然過不好,所以她老公要找一個同樣對的人過日子。而我和志鵬,都是錯誤一大堆的人。您放心,沒事兒,我們互不嫌棄。”
母親搖搖頭,大嘆:“謬論!謬論!”
我和志鵬卻偷偷地笑了,
專家指導:
都說在婚姻中每個人都要做到最好,但事實往往是你做得很好了,可對方卻往往跟不上步伐。如果你不介意,那也好,愛的本質就是奉獻嘛:如果對方不介意,那也好,人家愿意當落后生,也沒礙著誰。但真實的情況往往并非如此。
大多數情況下,做得好的一方會生出心理優越感,而落后的一方會產生心理劣勢感,而且優勢方常會有嘮叨、指責、抱怨、聲討、控訴等言行,并乘勝追擊,步步緊逼:劣勢方則會覺得壓抑、郁悶、委屈、自暴自棄。進而破罐子破摔或在墮落中爆發,最終使婚姻受到威脅。
婚姻生活其實就是玩蹺蹺板的游戲,不是看你蹺得有多高,而是看如何達到平衡。誰都希望婚姻能在高水平上實現平衡,但是,如果對方實在只有半斤,那你最好只做八兩。如果你一定要求自己達到一斤、兩斤的標準,并苛責對方也如此,那勢必帶來一頭高一頭低的失衡。
在婚姻中,我們不能主動要求對方提高水準。但我們卻可以為了對方、為了婚姻的平衡,而主動降低自己。這不是妥協,這是智慧。
高山白云是一種境界,小橋流水也是一種景致。和諧與共才是婚姻中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