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恒立
“我希望能出一本書,書名就暫定為《活出自己》。”陳文昭期盼經由真實生命故事,激勵殘障朋友或遭遇挫敗想不開的人,尤其是脊髓損傷全身癱瘓者,勇敢活下去,從生命的谷底爬起,重新找到人生的目標。
車禍癱瘓怨天尤人陷低潮
陳文昭出身臺灣南投縣名間鄉一個茶農家庭,因為向往軍旅生涯,也希望以此減輕父母經濟壓力,選擇就讀陸軍官校專科班,歷任排長、射擊隊長、副連長、連長,還拿過全臺體能戰技第三名,一度英挺帥氣、意氣風發。
1995年,陳文昭自軍中退役返鄉,希望協助父親種茶、賣茶,讓父母安享晚年,卻沒想到在秋茶采收后的一次運載茶葉途中遭遇車禍;那年他才32歲,正值青壯歲月。醫生宣布他頸椎受損,頸部以下全身癱瘓時,陳文昭無法接受成為“廢人”的事實,多次拿父母出氣,拒絕進食、糟蹋自己,甚至企圖咬舌自盡。
但命運竟又再開了他一次更大玩笑。陳文昭受傷后5個多月,沒有因為自殘而死,反而是他父親無法承受壓力。喝了農藥自殺!
父親自殺遺憾促成心念轉
陳文昭自責父親的死是因他而起,他認為如果自己夠堅強,父親就不會絕望“離開”。“這是我這輩子最后悔、自責的事,也是心中永遠的遺憾!”每當憶及這段往事,陳文昭總不禁眼眶泛紅,久久無法釋懷,尤其午夜夢回,更是難以原諒自己。
不過,父親的死也猶如一盆冷水淋在他頭上,讓陳文昭面對生命有了較積極的態度,“既然有自殺的勇氣,為什么沒有活下去的魄力?”心念一轉,陳文昭逐步走出“自我封閉”的消沉與墮落。
2001年8月底,也就是陳文昭受傷后的第六年,成為他浴火重生的重要轉折點。南投縣脊髓損傷者協會與臺中市立復健醫院附設輔具中心到陳文昭家中為他裝設無障礙設施,提供高科技的“嘴控鼠標”軟件,讓他有機會接觸電腦,開始用“嘴”敲寫人生歷程。
歷經7年多與電腦為伍,現在的陳文昭嘴控鼠標已相當流暢,輸入、點選完全不是問題。所謂嘴控鼠標,是經由軟件設計,讓使用者靠口游戲桿操作電腦,借著吸氣、吐氣替代左右鍵指揮鼠標。對一個頸椎受傷,胸部以下全無知覺的人,這是怎么辦到的?
“我是個電腦文盲,當時連Enter在哪里都不知道,處處都是瓶頸,練習嘴控鼠標初期,口水一直流,窘態百出,偶爾又有被學員取笑的不愉快,那種困窘使我幾度想放棄。”回想起那段艱辛歷程,陳文昭仍難掩感慨。
不過,“打敗敵人非英雄,克服自己真英雄”,陳文昭并沒有被擊倒,他的信念是“永不放棄”及“忍耐”,這是他成功的不二法門。別人休息時,他不斷練習;面對嘲諷,他學會忍耐。甜美的果實屬于有心耕種的人,陳文昭終于克服障礙,用嘴巴含著口控鼠標,學會文書處理、平面設計,一圓電腦夢;不但如此,他在結訓時還拿下2002年信息向日葵楷模獎。
自力更生賣茶寫書交朋友
職訓結束回鄉后,陳文昭開始嘗試用電腦賣“愛心茶”,自己設計愛心茶卡片和外包裝,利用電腦管理客戶數據。陳文昭說,電腦就像他的左右手,幫助實在太大,這是當初始料未及的,他也因此對未來信心大增。
“我把客戶當成朋友,受傷后難得出門,朋友卻反而比以前多。”仍是低收入戶的陳文昭,不僅要打點生活費,還要支付看護薪資,賣茶的收入雖不多,卻已經可以自力更生,積極地面對人生。
這一股永不放棄、奮戰不懈的精神,讓他在2006年榮獲臺灣第十屆身心障礙楷模金鷹獎。
陳文昭認為,得到這個獎是鼓舞也是責任。近年來,他以“尊重生命、希望無限”為主題,積極在學校、醫院、看守所和機關團體之間演講,現身說法推廣生命教育,希望帶給聽講者啟示,進而尊重生命,珍惜擁有。因為以嘴敲打電腦,陳文昭形容自己為“啄木鳥”,工作室也以此為名。這只“啄木鳥”迄今已辛勤敲出累計64萬余字的日記,并準備出一本自傳,目前也已敲出了12萬余字,他希望這本書能帶給大家求生的勇氣。
“人活著就有希望。”陳文昭說。“像我這樣全身死掉,無法正常排汗、正常排泄,只剩下一張嘴可以動的全身癱瘓者,都感覺活著真好,還有誰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