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江 李文峰
一、溫室結構及品種選擇
日光溫室栽培大櫻桃,應選避風向陽、水源充足、地勢平坦,砂壤土或壤土,以及遠離污染源的地方建立日光溫室,溫室跨度75~9m,脊高29~33m,拱梁可用竹木或鋼筋等材料。東西山墻及后墻均為50cm雙空心磚墻結構,后墻高180cm,溫室長50~80m,每個溫室需投資1~3萬元。其采光、保溫、抗壓等性能都很好,竹木結構成本較低,鋼筋結構成本偏高,但堅固性好,使用壽命在10年以上,是今后日光溫室栽培的發展方向。
適合日光溫室栽培的櫻桃以早熟品種最佳,這樣才可進一步提早成熟,提高經濟效益,栽培上表現比較好的有紅燈和意大利早紅。紅燈:果實發育期40天左右,平均單果重9.2g,最大12g,果紫紅,有光澤,艷麗美觀,酸甜可口,品質上等。樹勢強健,萌芽率高,成枝力強,長勢旺,豐產,果實優質,耐貯運,一般露地栽植4年后開始結果。授粉樹宜選用紅蜜、大紫,濱庫等。意大利早紅:早熟,大型果,成熟期比紅燈早3~4天,單果重8.5g,果紅色好,風味優于紅燈,授粉樹宜選用大紫、那翁、紅燈、濱庫等。一般栽培密度為2.0m×2.5m或2.0m×3.0m。
二、土、肥、水的管理
大樓桃屬于淺根系樹種,根系呼吸旺盛,所以要盡量滿足根系生長所需水、肥、氣、熱的要求。每個生長季最少要中耕4~5次。中耕以5~10cm深度為宜,既鋤草又保墑,使土壤活化,增強通透性。在釆收后要進行淺翻,促進根系更新生長。施基肥的時間應在晚夏或早秋進行,施用肥料以有機肥為主,加施適量的鈣、鎂、磷肥。在生長季還要追肥2~3次,花前和花后果實速長期迫施,每株施尿素0.5kg或三元復合肥0.5kg。果實釆收后每株可追尿素0.5kg或過磷酸鈣1kg、硼砂50g,施后澆水。以促使花芽形成和補充營養,另外還要進行2~3次葉面施肥。除結合秋施基肥、花前花后追肥和釆后二次追肥各澆一次水外,還要在果實膨大期澆一次透水,上凍前澆一次封凍水。
四、整形修剪技術
1、主要樹形及整形技術適合日光溫室栽培的主要樹形有自然開心形和自然紡錘形。1)自然開心形。干高20~40cm,無中心主干,全樹有2~4個主枝,開張角度為40°左右,每個主枝上配備2~3層側枝,每層間隔30cm,側枝上有各種類型的結果枝組,2)自然紡錘形,干高40~60cm,中心干上配備單軸延長的主枝6~10個,角度開張幾乎成水平,上面著生大量結果枝組。修剪時要及時落頭開心,以控制樹高。整形時,定植當年留50cm定干,定干后從抽生的長枝中選留長勢健壯、方位好的作為主枝,在生長季節拉成水平角。第2年冬剪時中心干延長枝留40~60cm短截。生長季對主枝開張角度,主枝背上的強旺枝摘心。冬剪時對競爭枝和背上枝要疏除或短截,其余的斜生枝、中庸枝可緩放或輕剪。第3年對中心干留50cm摘心,生長季繼續開張角度,背上枝和內膛旺長枝摘心,培養成結果枝組。
2、修剪技術(1)生長期修剪。主要在新梢生長期和果實釆收后進行。前者主要是抑制新梢旺長,促進分枝,可進行多次摘心。釆果后的修剪主要是疏密枝,保證樹體通風透光,均衡樹勢,促進花芽分化。對2年生枝在腋芽處短截,待結果后再從基部疏除。(2)休眠期修剪。幼樹期宜適當短截,以促分枝,增加花束狀果枝及葉叢枝,結果后應適當回縮,維持樹體長勢,提高結果能力。
五、扣膜與除膜
大櫻桃的需冷量,一般為7~2℃以下1440h,大多數扣膜時間在12月中下旬,除膜在果實采收前10天,方法是先將兩側的膜揭開,放風鍛煉2~3天,再將膜大部揭開,以增加光照,促進著色,提高果實的含糖量和質量。果實采收后可完全除掉覆膜,氣溫降低或下雨時可將膜重新蓋好。
六、溫度的調控
主要靠開關通風窗、作業門和揭蓋草苫調控。在溫室覆蓋地膜也可提高地溫2~3℃。覆膜至發芽前,白天控制在18~200℃,夜間2~50℃;發芽至開花期白天為18~20℃,夜間6~7℃;開花盛期白天溫度為20~22℃,絕對不能超過25℃以上,落花期白天20~22℃,夜間7~8℃;果實膨大期白天22~25℃,夜間10~12℃,以后白天22~25℃,夜間12~15℃,如連續幾天超過30℃高溫,著色不良,花芽分化不好,影響下年產量。
七、濕度的調控
從覆膜至發芽前,空氣相對濕度要求在80%左右,過低開花不整齊,易受高溫危害。過高對花粉、發芽不利,易染病。花期的相對濕度宜在40%~60%之間,濕度低柱頭易干燥,影響授粉。果實膨大期濕度控制在60%,著色至成熟期濕度控制在50%左右。土壤濕度可通過灌水來調節,果實膨大期需水較多,但此期宜小水勤灌,每次灌水10~15mm。果實成熟前灌水量在5~7mm為宜。
八、病蟲害防治
1、穿孔病葉片初期出現紫褐色小斑點,后期病斑干枯而脫落,造成葉片穿孔,嚴重時早期落葉,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剪除病枝、消除病葉是防治此病的根本。在落花后至釆收前,噴2~3次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也可噴施硫酸鋅石灰液防治。采果后噴波爾多液防治。
2、流膠病主要發生在枝干上,尤其在分杈處發生較重。一般從采收后開始發病,隨雨量的增加而加重。常因凍害、蟲害、機械損傷所致。因此防治此病最主要的是保護好樹體,冬前在樹干和枝條上涂白防止凍害,防治蛀干害蟲,消除機械損傷等,對發生流膠病的枝干及時刮治,并涂疏理劑防治,以防蔓延。
3、紅頸天牛該害蟲是為害枝干的重要害蟲。主要防治方法:(1)在成蟲發生期人工捕捉成蟲。(2)在成蟲發生產卵前,用涂白劑(生石灰10份、硫磺1份、水40份配成)在主干、主側枝上涂抹,防止產卵。(3)刮皮時發現有蟲孔,用針或鐵絲刺死或釣出在韌皮部為害的幼蟲,(4)對注入木質部的幼蟲,可用100倍的敵敵畏藥液注入蟲孔,或用1/4磷化鋁片劑塞入洞中,再用塑料膜或泥將洞口封死,將洞內的幼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