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證人格】擁有此種人格特質的人常常把自己當做“通行證”,認為任何人都該對自己說“Yes”,都會協助自己實現愿望。他們常常要求一些并不熟悉的人幫自己做事,總覺得別人沒有拒絕自己的理由。
【蒙太奇思維】創作構思時的一種思維方式,特點是有聲音和畫面感。當事人腦海中不斷涌現連續不斷的、跳躍的畫面,這些畫面結構獨特又富有節奏感,同時也是合乎邏輯的。這種思維模式常出現在藝術家身上。
【替代創傷】指聽他人傾訴或看到悲痛的場景畫面,而產生的一種仿佛也經歷了創傷過程的感覺,好像替對方經歷了一遍痛苦。比如媒體記者采訪受災的群眾時,會產生和對方一樣的創傷感。
【繆勒綜合征】繆勒于1959年時發現的一種順行性遺忘癥,就是對新近發生的事件和經歷喪失了記憶。比如某人總是不記得昨天發生的事,這并非一般性的“忘事”,而是大腦海馬區受損所導致的。
【阿尼瑪與阿尼姆斯】阿尼瑪與阿尼姆斯是榮格提出的兩種重要原型。阿尼瑪代表潛藏在男性心中的女性化特征,阿尼姆斯代表潛藏在女性心中的男性化特征。比如一個阿尼瑪型的男人內心高度的女性化,就會在男人的軀殼下表現出很多女性特質,如細膩、敏感、柔弱、情緒化等。
【救世主情結】有此情結者總是覺得自己對世界或某個具體的人,有強烈的使命感,這是助人動機過度的表現。“救世主情結者”與一般助人者的區別就在于,前者總是幻想對方存在困難,放大對方的痛苦和需要,不惜犧牲自己來滿足對方。如果對方拒絕幫助,他會產生極大的情緒波動,依然要去插手對方的事、影響對方。
【青鳥綜合征】童話《青鳥》中那只美麗的青鳥總是找不到理想,于是一直不停地奔跑,在暴風雪中迷失方向。“青鳥綜合征”近年來常發生在優秀的年輕人身上,他們永遠不滿足于自己的工作,總認為理想在別處,于是頻頻跳槽,卻不知恰恰是目標不明確造成了這一切。
【表演性人格障礙】這是一種人格特質極端化的心理問題。這類人自我暗示性強,缺乏為他人考慮的能力,情感表達夸張,他們自我陶醉、富有幻想,并且言談舉止追求劇場效果,持續性地渴望贊揚、興奮和注意。
【棄嬰情結】有棄嬰情結的人,總覺得自己像一個無法惹人喜愛的被拋棄的嬰兒,一旦與別人交往過密,就預感著自己會被拋棄。在與人交往中很被動,逆來順受,覺得自己對別人不重要,經常性地陷入一種被孤立和遠離的不安中。
【拖累癥】這是一種“不太健康”的人際卷入。有此癥狀者潛意識里時刻準備著為別人負責,哪怕對方是自己并不熟悉的人。拖累癥者常想替別人扛責任,老為別人的事情擔憂焦慮,總有沖動去給別人建議,并且會為取悅別人而犧牲自己,同時對別人是否需要自己這件事很在意。而當別人拒絕他的幫助時,他會怒氣橫生。拖累癥可能伴有一種或幾種不可抗拒的強迫行為。編輯/張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