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飛,美學研究生,現任北京中坤悠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裁。他曾經做過美術老師,在北大方正任過職,也有過自己創業的經歷。現在,他以一個藝術家的視角進行企業管理,他對職場的體驗審視和獨特見解帶給我們更多的遐思。
美學世界里有必然王國和自由王國之分。用朱光潛先生的理論來說,很多人都能學會畫老虎,這是對手部肌肉的控制,屬于必然王國;但是,只有少數人能把老虎畫得活靈活現虎虎生威,這是對神韻的把握,屬于自由王國。在馬達飛看來,職場的最高境界就是從必然王國到達自由王國。
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
《青年心理》:能簡要介紹一下您的職場經歷嗎?
馬達飛:大學畢業之后,我在中學里做了一段時間的美術老師。后來因為仰慕北京的文化氛圍,再加上有一個在美院進修的契機,我就來到了北京。開始自己做了個搞設計的達飛工作室,后來在北大方正工作過,也自己創過業。這些都是很好的經歷,讓我知道了什么樣的工作和生活才適合我。所以,我最后決定重新定位,來到中坤集團做職業經理人。
《青年心理》:從美術教師到職業經理人,您的職業跨度很大。現在大家都強調生涯規劃,對于這種轉變,您是工作之初就有了規劃嗎?
馬達飛:當然不是,而且我覺得剛工作或者大學時,不可能規劃一生。生涯規劃是在不斷積累的基礎上慢慢成形的,或者說,是漸行漸變、越來越清晰的。但就職業規劃來說,我的感受是要分長期的和短期的。
《青年心理》:那么何謂長期規劃?您自己的長期規劃是很早就做出的嗎?
馬達飛:所謂長期,就是每個人都要有個大致的職業方向,這個是基本不會改變的。比如我從小就認定自己要做與藝術有關的行當,從來不會考慮會計、科學家這些職業,因為我對自己的本性有所了解,長期規劃就是建立在這種了解的基礎上的。當然,你說半路轉行的有沒有?當然有。魯迅先生不就是棄醫從文了嘛。但是,這種大的轉變畢竟是少數,而且多是在某些強烈刺激下才會出現的。
《青年心理》:短期規劃又是針對哪些問題做出的呢?
馬達飛:短期是針對工作的具體環境、薪酬水平等問題的,它是建立在你對社會發展、行業體系等問題的理解上的。比如說,現在鬧金融危機了,你可以判斷出隨后的幾年里,哪些行業會萎縮,哪些行業會蓬勃發展。這時候,你就要結合自己的長期目標,在與之相關的周邊行業中找一個朝陽產業去從事。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補充相關知識,這是未來職場必用的儲備,而這些儲備又會拓寬你的眼界,讓你的規劃越來越清晰有效。
歸零比創新更需要勇氣
《青年心理》: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向往自主創業。您也有過創業的經歷,但是后來為何放棄了?
馬達飛:可以說,每一個創業者,每一個企業的決策者,都是相當了不起的。他們需要花費絕大部分時間,甚至是全部的精力在企業的發展上。在我創業的那段時間里,我感受到了挑戰的樂趣,同時也獲得了成就感,但是,為此我也付出了很多與家人相處、從事藝術創作的時間。可以說,直到現在我也有創業的夢想和激情,但我同時很清楚,那種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選擇放棄。
有舍才有得。很多時候,人們不是缺乏開創的勇氣,而是缺乏歸零的勇氣。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再去想辦法獲得。否則就是做無用功,甚至南轅北轍。
《青年心理》:您對職業的選擇標準是什么?
馬達飛:職業要有意義。為社會創造價值這種大的“意義”暫且不論,只是這份職業對我們自己的意義所在,那就是讓你感到舒服,享受其中,并且不斷激發你的活力、創造欲。如果你覺得你的工作中,每件事都很值得做,而且你也認真去做了,那么,你就會欣賞你已經走過的每一天,同時也會對未來抱有希望和憧憬。
有一個故事講得好:一個經歷豐富的企業家去海邊曬太陽,同時,一個從未離開過漁村的漁民也在曬太陽。他們曬到的太陽一樣,但是感覺相同嗎?這就是充實與空虛的區別。而我們的工作就是讓我們變充實,而非虛度。
《青年心理》:跳槽也是一種歸零,您認為在跳槽之前需要考量的因素有哪些?
馬達飛:跳槽有很多原因,但我覺得最可信服的一個原因就是:目前的工作我已經盡到最大努力,并且不會再創造更大的價值、獲得更大的進步,此時,你可以跳槽了。事實上,我建議大家不要輕易跳槽,除非目前的公司實在讓你感到沒有前途。要知道,換一份工作的成本非常高,時間成本、信用成本、人際成本……都不是漲幾百塊錢的薪水就能擺平的。有很多人是一寸一寸地跳,我建議是一尺一尺、一丈一丈地跳。如果一定用報酬來衡量,那么薪水沒有翻一倍就不要跳。
《青年心理》:作為一名管理者,您認為年輕人找工作時最容易出現的失誤是什么?
馬達飛:普遍有點只顧短期目標,說白了就是眼光有點短。這兒比那兒薪水高100塊,我就選這兒。其實,從長遠來看,選擇一個大的平臺,適合你發揮的工作更重要。
另外,很多年輕人不懂得感恩,只要離開原來的公司就形同陌路了。其實,你的薪水不是現在的老板給的,而是上一個老板給的。為什么呢?因為薪水是魚,賺錢的能力則是漁。你的上一個老板讓你擁有了這份能力,跳槽后你才能談薪水。所以,只要在職一天就要積累能力、創造價值,這樣下一份工作才能給予你更多。
編輯/張鳴
minni19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