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結晶實驗證明 “愛和感謝”的力量
日本科學家江本勝做了些關于水結晶的科學實驗,并把現場用顯微鏡拍攝的一些照片收錄到《水知道答案》一書中,該書出版后震驚了全世界,迅即被譯成16種語言暢銷全球。這類實驗大意是:在水的旁邊放一張寫上字詞的紙條,或張照片,或對著水說好聽或者刺耳的語言,放上一段音樂,心里產生一些念頭……水結晶就呈現出相應的結構,從而證明了水“能聽”、“能看”。例如,將寫有“愛,感謝”的紙貼在水瓶壁上,水就呈現出形狀整齊的美麗結晶,不論用哪國語言所寫都是如此。再如,如果令水“看到”傷人的字詞,如“混蛋”、“氣死我了,殺了你!”等等時,水就無法形成結晶,甚至呈現出丑陋的相狀。
水結晶實驗的意義何在?在實驗者看來,人的善言與惡語對人的身心健康會產生正面與負面兩種不同的影響,因為在人的身體構成中,水通常占到70%的比例。語言是心靈的體現,人的善惡心態會通過水而影響全身,而一個心靈的扭曲會影響周圍的人群,甚至更多的人。拯救心靈扭曲負面影響的藥方,就是要心懷“愛與感謝”。
【啟示】現實中,我們身為管理者或員工,有時可能會對自己看不慣的人或事予以惡言惡語的攻擊,這其實首先是傷害了我們自己,因為我們在先用惡語傷害他人之時,同時也使自身體內70%的水受到了傷害,進而影響到身心健康。罵人其實是在罵自己,所謂“生氣是拿別人所謂的錯誤懲罰自己”的說法,恰好由水結晶實驗給它做了一個注腳。因此,我們為人處世當心懷“愛與感謝”的態度,多贊美,多感謝,少批評,絕不怨無尤人。非要批評也應心懷善意,采取能夠讓人接受的方式。
以愛對恨,化敵為友
卡爾是一位銷售建筑用磚的商人,生意一向不錯,但一位競爭對手的出現卻使他陷入了煩惱中。原來該對手經常在其經銷區域內散布他的壞話,諸如:卡爾的公司不可靠,磚塊不好,生意要破產了,等等。聽到對方的誹謗卡爾怒火中燒,他真想“用一塊磚頭去敲打那個家伙肥胖的腦袋”作為發泄。
為平息煩惱的心情,卡爾在一個周日早上到教堂去聽布道。那天牧師講的主題是:“要施恩給那些故意為難你的人?!笨栒J真做了筆記,然后告訴牧師說:“在上周五,因那個競爭對手的搗亂,他失去了一份25萬塊磚的訂單?!钡翈焻s告訴他要以德報怨、化敵為友,并舉了很多實例來說明。
當天下午,卡爾在安排下周日程表時,意外發現一位客戶正需要為新蓋一幢辦公大樓購進一批磚,但他要的磚不符合卡爾公司的產品型號,卻與競爭對手的產品相符,而卡爾確信那位競爭者完全不知道這件事。這使卡爾感到為難:若遵從牧師的忠告,他應該告訴對手這個機會,并祝他好運:但想到對手的無禮表現,他又不情愿對手得到這筆生意??杻刃膾暝撕靡粫海詈笏麤Q定不妨試一下牧師的話。于是卡爾撥通了競爭者的電話,然后很有禮貌地告訴他有關那筆生意的機會。那位對手尷尬至極,好一陣子結結巴巴地說不出話來,但顯然他很感激卡爾的幫忙??栍执饝螂娫捊o那位承包商,并推薦由對手來承攬這筆訂單。
此事獲得了出乎卡爾預料的驚人效果:對手不但停止了散布有關他的謊言,而且還把他無法處理的一些生意轉給卡爾做。此后,他們之間的一些陰霾逐步散去,卡爾的心情也恢復到了往日的平靜。
【啟示】把競爭者當敵人,以恨對恨,彼此間的怨恨就會越來越深,即便以實力服人,怨氣也難消。反之,以愛對恨,以德服人,恨自然會消失,如此則能化敵為友;即便免不了競爭,也是基于愛心、有所規范的正當競爭,不致出現使用不正當手段的極端局面,并易于爭取較多的合作機會,實現利益的共贏。正如老子所說: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低調的力量
美國第二任總統是富蘭克林,他年輕時恃才傲物,愛鉆牛角尖兒,常與人爭執,為此招來同事們的反感,吃了不少苦頭。有一次,他因公事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當他進門時,一不小心頭撞在了比他身高矮截的門框上,疼得他眼冒金星。迎接他的老先生看到這副樣子笑著對他說:“你要記?。阂腠樌_成一個目標,光靠匹夫之勇是不夠的,該低頭時就要低頭,否則吃苦的只能是自己。這是我今天給你的一個教導?!?/p>
這席話給富蘭克林以很大的啟發,他將這次拜訪中的意外收獲看作是一生中最大的收獲,并獨自將“低調做人“作為其為人處事的一個人生準則。此后,每當遇到與別人爭論的情況時,他總是主動退讓,不跟別人做無謂的爭執。這使他不再像以前那樣到處樹敵,朋友也越來越多,在仕途上亦步步高升,后來終贏得多數人的支持而登上了美國總統的寶座。
【啟示】此故事說明了“低調做人”的道理。常言道:天不言自高,地不語自厚,海不言自闊,水不語自清。關于低調做人的道理,古往今來的圣哲多有論述,如老子指出:“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梁者不得其死”、“柔弱勝剛強”;孔子也指出君子要“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等等。做人固然應“低調”,但做事則須要“高調”,即要有理想、有志向,立下宏偉的目標,有信心、有毅力地前進,并要將勇氣與智慧、熱情與理智、戰略與戰術等方面緊密結合起來。
一個人也不裁
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波及到全球,日本也不例外。一時間,企業裁員、減薪等舉措紛紛出臺。當時松下公司剛在大阪福岡區設立了工廠不久,并大批量生產出產品,但在此不景氣的形勢下,產品難以售出,倉庫積壓成堆。對此,管理部門擬定了“生產減半,員工減半”的方案,報請松下總裁指示。
此時松下幸之助恰好有病住院,公司兩位副總裁武久和井植特地到醫院看望。問候之后,松下問道:“你們對公司目前的困難有什么高見嗎?”
“看來除了裁員沒有別的好辦法了!”井植說。
松下在病床上欠起身,語氣堅定地說:“我已經決定了,一個人也不裁!”武久和井植聽了,都吃了一驚。松下接著說:“不能因為公司處境艱難就裁人,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關心員工啊!”
“沒有這么多的活干怎么辦?”武久問。
“辦法我已經想好了,改為半天上班,工資按全天標準計發?!彼上抡f。
武久和井植回到公司,召集全體員工傳達了松下的決定。員工們聽后,歡聲雷動,無不為松下的仁心慈念所感動,紛紛發誓為公司而戰。隨后,公司上下出現了萬眾一心、共渡難關的局面。雖說生產減半,只上半天班,卻沒有一個員工休息。大家全力以赴忙推銷,不到兩個月就把堆積如山的庫存產品銷售得一干二凈。接著,大批訂貨單來了,不僅半天工作制停止了,而且還要加班加點地干活,才能完成任務。
【啟示】人的潛力是無窮的,關鍵在于如何激勵和開發。經濟危機下,員工一旦失業難免就要面臨較大的生活困難,并給社會帶來更多的問題和壓力,此時企業若能不裁員,設法激勵起員工的積極性陛、主動性和創造性,奇跡往往就會出現。再則,盡量不把企業問題推向社會,這本身也是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良好體現,正如管理學家曾仕強所指出的:“中國式管理的考核心態,最主要的特征,應該是‘救人而非殺人’?!瓪⑷嗽谄髽I管理上相當于開革或辭退員工,結果還是增加社會問題,所以非不得已,不要有開革、辭退這一類的念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