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投融資對于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重要性及其風險。對投融資可行性研究中的零次情報進行了研究,包括:投融資運作中零次情報的收集和分析;綜合運用灰色系統理論的灰色關聯分析、灰評估方法建立了融資投目標企業的灰色選擇模型。以防止投融資可行性研究中產生的零次情報的流失,為投融資決策提供依據、減少風險,使投融資運作的決策過程更為準確、快速。
〔關鍵詞〕零次情報;競爭情報;投融資;灰色系統理論;灰色選擇模型
〔中圖分類號〕G350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0821(2009)04-0195-04
Research on Zero Level Information in Feasibility Study
of Financing or Investment Based on Grey System TheoryYan Sumei Tang Yonglin Chen R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China)
〔Abstract〕Importance and risk of financing or investment is briefly introduced.It is discussed that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of Zero Level Information generated during feasibility study of financing or investment.And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target enterprises,and builds grey selecting model to select target enterprises using grey relation analyzing method and grey evaluating method based on grey system theory.Thus loss of the information can be prevented in this process.Then velocity and efficiency of utilizing of information will be promoted,and the decision-making should be accurate and quickly as well.
〔Key words〕Zero Level Information;competitive intelligence;financing;investment;grey system theory;grey selecting model
我國整體對中小企業金融政策的不夠健全,政策法規方面明顯存在著對民間投資的歧視傾向,使得中小企業籌集生產經營資金等問題沒有著落。同時,中小企業存在的自我發展能力弱,大部分的企業項目處于低水平、低技術含量,即使有好的技術水平、技術創新的項目也不容易得到別人的認可。在企業資金的運作和管理上缺乏既嚴格又科學運用,這也是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1]。而另一方面,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全國金融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7月份全國企業存款已達40 24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6%。反映出企業投資渠道的單一,企業集團的閑置資金由于各種原因沒有進入生產領域,無論從資源配置還是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角度,都是低效率和不利的。因此,對于企業集團來說,應該通過各種手段進行資金投放為企業閑置資金尋找出路[2]。
當然,我們更應看到投融資運營中高風險性,國外統計情況表明,就創業投資項目中約70%是失敗的,20%業績一股,而只有10%是成功的。這一結果說明,投融資運作中存在較高風險。正因如此,投融資風險管理在創業投資活動中處于核心地位,它區別于一般企業風險管理的顯著特點在于勇于承擔風險。一般企業在經營上總是設法回避風險,而投融資則總是主動駕馭投融資風險,它的最終目的和根本動機是要在承擔巨大風險的前提下獲得高額收益。
經濟的全球化,使資金流動和資本運作已沒有國界,而在這種以人為本的經營活動中由語言表達、形體表達等產生的大量零次情報有著其他領域中所無法比擬的重要性,對投融資的成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例如,我們可以從講話(會議、演講)、報道、訪談等渠道對某個企業領導人的性格略窺一斑。而從領導者的性格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式,是敢于冒險、勇于創新,還是注重內涵增長、挖掘內部[3]。一個領導者的性格也很容易主導企業的文化和價值觀。通過各種渠道零次情報的收集、分析,對于預測投融資企業有什么戰略、該戰略是否能被成功實行等有很大的幫助。據而廣之,還可以推進至對投融資對象企業團隊的各級主管人員的零次情報的考量。
對投融資運營中零次情報進行研究,能夠為融、投資雙方及投融資中介方提供最優化運營操作原理、工具和方法,全面推動企業特別是廣大中小企業,在投融資市場中的有效運營,并給決策者提供重要情報、輔助決策、減輕決策者的腦力負擔并提高決策效率。
1 零次情報概述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知識管理、競爭情報已成為繼產品、資金、人力資源之后的重要管理要素,企業情報競爭力也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收集、信息組織、信息分析與決策的能力已經成為當代企業領先于競爭者的基本能力。只有控制了信息和情報才能掌握企業競爭的命運。要想掌握競爭情報,就得先掌握情報。否則,搜集情報將成為無源之本、無水之木。零次情報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情報,更是一種不可忽視的重要情報。零次情報是情報創造者和使用者直接對話的結果,是利用非文獻系統傳遞的信息,通過人際間或在一個組織和群體中進行信息交流,不同于一、二、三次情報,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情報信息源。
零次情報具有以下特點:①直覺快速;②針對性和選擇性強;③具有隱蔽、短暫和非檢索性。網上零次文獻除了具有一般信息的可存儲、傳遞、轉換、共享的特點外,還有其獨特特點:內容標新立異,啟發性大;傳播周期短,實時效性強;具有高度選擇性和針對性;具有國際化和開放思維;直觀形象,易于理解。
根據零次情報交流的不同載體,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1.1 口頭交流型
包括參觀、考察、訪問、對話、會議、學術交流、信息交流會(發布會、沙龍)、技術座談、技術談判、轉讓洽談、解答咨詢、個人之間交談等。很多有價值的、不寫進公開發表文獻中的技術訣竅、細節和具體的實用方法,也可以在口頭交流中獲取。
1.2 私人通信型
包括各種手稿、信件、筆記、記錄、講演稿、討論稿、合理化建議、對某個問題的觀點、個人計劃及私人之間的來往書信等。情報占有者和情報接受者不論認識與否、距離遠近,都可以通過書信來往,互通情報。
1.3 實物展示型
包括實物樣品、樣機、模型、產品、實驗設施、實物展覽、現場操作等。情報用戶可以直接觀察實物,通過對實物造型、結構、材質化學成份等方面的分析,從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中收取各自所需的情報。通過參觀實物,可直接測繪制圖,以便仿制、改進等。
1.4 其 他
包括圖片、公式、反應式、數據各種形式的廣告。各單位的小報、新聞發布會、廣播和電視中的信息等。
其次,網上零次文獻完全脫離了“紙介質”信息載體,演變成一種網上閱讀交流的電子信息[4]。網上零次文獻的類型包括:網上即時交流的口頭信息、電子論壇、聊天室等;網上發布的各種內部刊物;網上發布的統計表、調查表、工程圖紙等原始數據;網上發布的設計樣品、產品樣品、設計模型等實物信息;網上發布的各種說明書、產品介紹、各種通告等。
此外,企業競爭對手專利申請的動向往往是保密的,是零次情報。由于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采用先申請制原則,對于同樣的發明,誰先申請,誰就有可能獲得專利權,進而占領市場。德國克虜伯公司的人造茜素的專利比英國人在英國申請專利早了一天,從而在英國獲得專利權。德國的人造茜素產品長驅直入,占領了英國的市場。正如孫子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由此可見注意搜集競爭對手正在研究開發中的專利技術信息,密切監視競爭對手專利申請動向對于企業在競爭中戰勝對手是至關重要的。
2 投融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投融資項目是一次性的,它不像作業那樣可以重復性操作,可以在以后的重復操作中得以糾正。投融資運作中,任何一點失誤就可能給項目帶來非常大的損失,要使項目盡可能地減少風險,要求在項目選擇的最開始時就必須進行嚴格的決策。
我國加入WTO后,國內市場進一步開放,加快了我國市場機制的完善和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傳統的市場規則發生重大變化,國際競爭對手開始進入我國市場。企業面對來自國內外兩個方面的競爭對手,在進行投融資工程項目決策時(包括技術改造、新建或擴建等),必須進行產品或企業層次的競爭情報分析,以免造成決策失誤,尤其是以扭虧或減虧為目的的投融資決策與以做大做強為目的的投融資決策對比時,根據投融資運營的特點,對在投融資運營中起著十分重要作用的零次情報分析就更顯重要。
如果在可行性研究階段缺乏情報分析,決策時簡單追求投融資效果,只顧及自身內在因素以及對方外部具備的投融資條件,而忽略了外部競爭環境和對方內在的條件,致使許多項目其投融資之日即為破產之時,或者投之予巨款后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根據我國編制投融資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要求和實際,可行性研究階段競爭情報分析的目的就是在通過對各種技術經濟評價指標進行比較的基礎上,發現投融資項目自身的不足和弱點,明確所評價的經濟、技術指標可能的變化趨勢,提出增強擬建設項目競爭力的措施和途徑。因此,應以投融資項目的產品競爭力分析為重點,進一步優化技術經濟方案,為投融資者提供決策參考。
一般來說,對投融資方分析的內容應包括以下幾方面[5]:
3 投融資項目可行性研究中的零次情報
3.1 零次情報的收集
3.1.1 直接收集
即加強與投融資項目直接負責人面對面的接觸,可以通過多次的溝通,如在閑聊、喝茶、打高爾夫球等等活動中有意識探訪收集零次情報,包括談吐、舉止主要了解其人的人品、風范、好惡、意志、學術水平、綜合素質,對投融資項目今后的施行底氣足不足,對企業的執管能力強不強等。這些信息可以說對即將進行的投融資項目可行性具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力。
3.1.2 間接收集
是從側面途徑和工具獲取零次情報重要的非公開情報源的方法。對于一個企業而言,人際網絡相當復雜,涉及很多方面,其構成主要包括企業內部員工、行業協會、領域專家、專業會議、經銷商、供應商、客戶、廣告機構、展覽會、訂貨會、公開活動、反求工程、經銷渠道、證券分析家、競爭情報咨詢公司、消費者保護協會、政府官員等等。
對大量原始初級的雜亂無章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使其化為清晰信息,同時進行初步篩選,做好文件、記錄等資料的保管及定期歸檔工作。
3.2 零次情報的篩選和評價
對信息進行驗證一般有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考慮到零次情報實踐和驗證方法的運用難度,建議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對信息的可靠性進行評價。信息驗證的定性分析方法是指對信息進行評級。評級的主要標準是信息源的可靠性和信息本身的可靠性。本文采用灰色系同理論就是企圖解決信息不充分環境下,根據信息源和信息本身的可靠性進行“定級”,不僅有助于情報分析人員了解原始信息的相對價值,幫助投融資方及時、準確地掌握各種情報源,并以此做出決策,有利于投融資有效運作。
3.3 灰色系統理論在投融資決策中的應用
灰色系統理論是由我國學者鄧聚龍[6]在1982年首先創立的,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樣本”、“貧信息”不確定性系統為研究對象,是一種研究少數據、貧信息不確定性問題的新方法。可根據灰色系統理論,運用灰色系統分析方法,建立投融資目標企業的選擇模型,用于目標企業的選擇。
3.3.1 評價樣本矩陣
將本文第二節中的8項內容相關的零次情報作作為投融資可行性的評價指標,對候選企業進行調研,獲得相關信息,特別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零次情報的定性和定量數據,形成目標企業評價樣本矩陣D,D={dij},
其中:i代表候選的目標企業,i=1,2,3,…,m
j代表評價指標項,j=1,2,3,…,n
如果是定量指標dij就表示由歷史統計或實驗所得的客觀數據值,如果是定性指標就dij就表示第i個候選目標企業在第j項指標上的隸屬度。
3.3.2 指標矩陣的標準化
因各因素間量綱存在差異,數量級相差懸殊,致使其幾何曲線比例相異,故需進行標準化處理,消除量綱(單位),轉化為可比較數列。指標評估矩陣經標準化處理后,得到[0,1]之間的無量綱數字組成的規范化矩陣D′=(d′ij)m×n。
3.3.3 確定參考列
確定原則是:從各指標因素中選出最佳值組成。記參考向量為G=(G1,G2,…,G8),Gl=(gi),l=1,2,…,8;i=1,2,…,nl;gi表示參考列在第i項指標上的取值,一般取最大值。
3.3.4 候選目標企業灰關聯排序
由以下公式求出第i個候選目標企業Qi與參考向量G的關聯系數:
ζi(Qi,G)=minj minid′ij-gi+λmaxj maxid′ij-gid′ij-gi+λmaxj maxid′ij-gi
按慣例λ一般取0.5。可計算出目標企業在各指標上的灰關聯度ω1,ω2,…,ω8。再根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向量C=(c1,c2,…,c8),可以得出所有候選目標企業總的灰關聯度:ω=(ω1ω2ω3ω4ω5ω6ω7ω8)CT=(S1,S2,…,Si),由此可得出i家候選目標企業的的相對排序。
3.3.5 確定評價灰類
確定評價灰類就是要確定評價灰類的等級數、灰類的灰數及灰數的白化函數fk(dij)。劃分目標企業的聚類灰數,并將其記為k,則k=1,k=2,k=3,分別代表向目標企業投資的可行性,“值得投資”,“可以投資”和“放棄投資”3個等級。投融資目標企業評價指標的白化函數用來描述某項評價指標灰數對其取值范圍內數值的“偏好”程度。k∈K={1,2,3},K為灰類集。令fk為灰類k的白化函數,則有:
f1f1(c1,∞)
f2f2(-,c2,+)
f3f3(0,c3)
式中的ck(k=1,2,3)為白化函數fk的特征值,它代表了k灰類的本質,是該灰類的核心值。
3.3.6 k類白化值計算
對于上灰類即第1灰類的白化函數f1的算式如下:
f1=f1(c1,∞)f1(d′ij)=d′ijc1,d′ij∈[0,c1]
1,d′ij∈[c1,∞]
中間灰類的白化函數,即k=2的算式如下:
f2=f2(-,c2,+)f2(d′ij)
=d′ijcj2,d′ij∈[0,c2]
-d′ijc2+2,d′ij∈[c2,2c2]
下灰類即第3灰類的白化函數fj3的算式如下:
f3=f3(0,c3)f3(d′ij)=1,d′ij∈[0,c3]
-d′ijc3+2,d′ij∈[c3,2c3]
3.3.7 求灰類評估值σik
σjk=∑mj=1fk(d′ij)∑3k=1∑mj=1fk(d′ij),其中j代表第j個候選目標企業
3.3.8 綜合灰類評價
對各侯選目標企業的各項能力指標進行綜合灰類評價以確定它們適用的投融資等級。對第j個侯選目標企業
σX=max{σj1,σj2,σj3}
則σX所對應的灰類k即為目標企業符合投資企業投融資意圖的程度。
在投融資的可行性研究階段,建立灰色選擇模型,可以得出候選目標企業投融資可行性的相對排序,同時還可以指出哪些企業是在值得投融資的范圍內。
4 結 論
相對于有序的、穩定的常規情報,零次情報是隱性的、分散的、無序的、隨機的、不穩定的,同樣一個項目不同的人參與可能產生的零次情報也不同。研究投融資項目中的零次情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其中的任何一個零次情報都有可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捕捉、收集的基礎上,對零次情報進行整合、分析,利用灰色選擇模型進行投融資目標企業的選擇,將Information轉化為Intelligence,為投融資決策提供依據、減少風險,使投融資運作的決策過程更為準確、快速。
參考文獻
[1]唐永林,田憶凱.中小企業融資對策與信息活動的切入[J].情報雜志,2002,(9):77-78.
[2]唐永林,陳榮,嚴素梅.投融資運營中零次情報有效性評估研究[J].現代情報,2006,(6):182-184.
[3]楊煜丹,唐永林,唐菊紅.關于競爭對手領導者性格的信息收集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08,(5):34-37.
[4]孫國霞.網上零次文獻的開發利用[J].圖書館雜志,2003,22(7):21-25.
[5]彭靖里,宋林清,郭平,等.論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競爭情報分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3,26(6):523-527.
[6]鄧聚龍.灰理論基礎[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2.
[7]常亮.基于灰色系統理論的企業戰略兼并決策模型研究[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