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知識經濟的含義與特征,闡述了知識經濟與圖書館服務的內在聯系,以及在知識經濟時代從3個方面提高圖書館服務水平。
〔關鍵詞〕知識經濟;圖書館;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09)04-0037-02
Knowledge Economy and Library ServiceYe Jindi
(Libraby,No.1 Middle School of Quanzhou,Quanzhou 362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imed to outline what knowledge economy was and presen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economy.It also reported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knowledge economy and library service as well as how to improve library service on three aspects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Key words〕knowledge economy;library;service
當今世紀之交,科技突飛猛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正把人類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知識經濟社會。知識經濟的興起,標志著智力資源將成為人類社會的第一資源;知識與信息的傳播,也將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有力杠桿。作為專司社會信息傳遞和服務的公眾機構——圖書館,如何適應時代生存和發展,本文就圖書館服務與知識經濟的關系問題展開研究。
1 知識經濟的含義及其特征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的略稱。它最早是由美國學者馬克魯普等人提出來的。1996年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的報告中,第一次將這種新型的經濟明確定義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即“是指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的、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存儲、使用和消費之上的經濟”。這里所談的知識,可將其他為四大類:
(1)關于事物狀態的知識(know-what);(2)關于自然過程的原理和運行規律的認識(know-why);(3)指具體做某些事情的技藝和能力(know-how);(4)關于誰知道和誰知道如何做某些事情的知識(know-who),在信息社會中,know-who正變得越來越重要。知識經濟時代是與過去的工業經濟時代完全不同的時代,其特征是知識作為一個重要資源,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首要因素,以智力資源為首要依托,通過知識或有效信息的積累和利用來促進經濟乃至社會的全面發展。它是以無形發展資產投入為主,使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經濟。
2 知識經濟與圖書館服務的內在聯系
在農業經濟社會中,圖書館好壞的標準和尺度是藏書量。工業經濟社會中,圖書館好壞的標準和尺度是借閱周轉率。在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要通過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等高科技術手段,對館藏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利用,并不斷產生新的信息,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知識經濟的形成。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IFLA制定的《公共圖書館宣言》就指出:“公共圖書館是各地通向知識經濟之門”、“是各地的信息中心”,公共圖書館有責任“支持個人自學以及各級正規教育”。在新的形勢下,圖書館的社會服務功能表現在:
(1)提供文獻信息服務以及文獻信息產品,并通過知識交流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2)開展社會教育。圖書館面向全體社會成員開放,各種年齡和性別的讀者都能十分方便地利用圖書館獲取自己所需的知識信息,隨時進行必要的即時教育。
(3)提高社會的科學能力,圖書館積累和整理自己已有知識,不僅是創造新知識的科學工作
的前提,本身也是科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3 在知識經濟時代如何提高圖書館服務水平
3.1 轉變服務觀念
在知識經濟時代,首要的是轉變觀念。必須認識到知識經濟時代的圖書館是高度自動化、網絡化,適應知識經濟信息化需求的圖書館。面向市場經濟,一要樹立信息觀念。圖書館工作人員以強烈的信息意識去做好文獻信息開發工作,加強文獻信息的篩選、報導、分析和檢索,全方位地滿足用戶需要,使圖書館真正由知識的寶庫變成開發科技信息的源泉;二要有市場觀念。樹立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價值觀念,經濟觀念。改變以往的工作模式,開拓新的服務領域,建立相適應的市場體系。三要有商品觀念。努力發展文獻信息事業,逐步將文獻信息這個知識商品推向市場,通過市場交換,實現文獻信息的價值補償,形成一種充滿活力的良性循環,使圖書館和情報部門能迅速建立起不斷擴大再生產的自我發展機制。
在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內容將發生轉變,主要表現在:
3.2.1 圖書館必須大力擴展其信息咨詢功能,提供深層次、全方位、多樣化的文獻信息服務
所謂深層次服務,是指圖書館向用戶提供文獻信息產品,不再是簡單的羅列,而要采取現代信息技術,對大量的信息資源進行深層次的研究,生產出適應用戶需求,方便用戶使用的信息產品。全方位服務指圖書館向用戶提供全面的、一攬子信息服務。多樣化服務則要求圖書館提供多種形式,適應各種層次、各種需求的服務。在手工作業條件下,這些服務是難以實現的。因此,圖書館應加強數據庫和網絡建設,并同外部信息網絡聯通,擴張其網絡信息咨詢功能。
3.2.2 圖書館將加強其教育職能,充當新型的教育機構,走向教育舞臺的中央
知識經濟的發展需要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的人才,需要不斷給勞動者以新的知識和技能。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使終身學習成為必需。我國圖書館應當在崇尚學習的知識經濟環境下,充當社會成員技能培養的重要教育機構。電子圖書館的出現,產生了“電子教師”、“電子教育圖書館”、“視聽閱覽室”等新的教育技術、教學群體。以學校課堂教學為主的教育模式將被打破,學校教育將擴展為社會教育,圖書館將走到教育的舞臺中央來。
3.2.3 圖書館將提供休閑性服務
在知識經濟時代,到圖書館休閑將成為一種時尚。新觀念告訴我們,到圖書館不一定都是嚴肅的求知、做學問,到圖書館也可以是一種休閑,一種享受,一種高雅的文化消費。圖書館將不僅僅出借圖書的建筑物、單調的閱覽場所等,還應注意環境的幽雅、舒適,提供休閑式服務,如開辟休閑閱覽室、影視欣賞室,文化娛樂室等,讓人們選擇自己感覺最舒適的空間,享受最休閑的書香世界。
在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將是多元化、便捷化的。人們可以通過終端、傳真機、電話等多種手段索取有關信息,還可通過開展電視廣播、電子出版物、圖文信息等服務提高傳播速度和效率。傳統的服務方式是1→N,即一個圖書館實體對應與廣大的(N)讀者。而未來的圖書館服務方式將日趨N→1,即多個圖書館滿足一個人的情報需要。
3.3 提高人員素質
知識經濟改變了圖書館的功能,也對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的圖書館工作人員,既要懂信息技術,又要有專業知識,是“通才”,在中國的說法是雜家。現在外國的新型圖書館工作人員被稱之為“信息館員”。錢學森院士指出:“現在的圖書館、檔案館、情報單位的人員,應該是信息專家和信息工程師,是信息系統的建設者……。”作為圖書館員,必須具備現代信息技術及應用的知識和技能,能對網上的資料進行組織和分類,實現信息的快速檢索;具有充分背景的科學知識和分析判斷能力,對信息進行有效的管理;現代管理和社交能力;信息市場的開拓能力等。從知識經濟發展的軌跡及要求看,圖書館員的崗位將有一大部分逐漸被信息館員所取代。因此,圖書館員要自覺向信息
館員轉變,實現自我知識結構及身份的轉變,適應圖書館發展的要求。
4 結束語
知識經濟是人類在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又一次革命。最近,我國專家明確指出,我國的知識經濟尚處于萌芽階段,估計在21世紀30年代,我國的知識經濟將全面發展。只要我們抓住機遇,運籌帷幄,開拓進取,把握圖書館的發展趨勢,圖書館必將在未來的知識經濟時代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小琦.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的轉變[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999,(3):18-20.
[2]劉煦贊.省級公共圖書館如何面對知識經濟[J].福建圖書館學刊,1999,(1):5-8.
[3]曹藝.圖書館在知識經濟時代的重新定位[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999,(3):24-26.
[4]鄭偉華,徐晶.知識經濟給我們的啟示[J].圖書館建設,1999,(2):16-17.
[5]馮亮明.論知識經濟與圖書館創新[J].福建圖書館學刊,1999,(1):1-4.